第319章 先研发,然后再起飞(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许大茂早上九点钟就迫不及待的给邹志雄打去了电话。   “公司近况如何?”   得到邹志雄一切都好的消息后,他这才开口步入正题。   “老邹,今天你在香江给我成立一家食品有限公司,名字就叫康师傅,公司注册好之后给我回个消息,我还有其他事情交代给你。”   邹志雄没二话,直接答应下来。   许大茂挂断电话,看着面前摆着的泡面。   他之所以着重强调康师傅这个名字,为的就是提前先把饰品店的品牌定下来,然后再树立品牌形象,这样就会打下几十年兴旺发达的基础!   倒也不存在说他许大茂借用康师傅的名气,如今康师傅三个字还没影呢,他也不存在借用的问题。   只是单纯的觉得这三个字更顺耳一些,否则他完全可以叫李师傅、许师傅、何师傅。   品牌效应的影响其实对商品的影响是极大的。   比方说那个极端聪明的皮尔卡丹先生。   明明皮尔卡丹品牌在法国就是一个不出名的品牌,在欧洲更是排不上号。   可人家79年,在京城民族文化宫第一次举办内部皮尔卡丹时装表演。   81年,在京城饭店第一次举办对外皮尔卡丹时装表演。   85年,在京城工人体育场举办中国也是皮尔卡丹最大的时装表演,一万多人观看了此表演。   就因为他皮尔卡丹是第一个来到华国的外国著名设计师,就因为他主持了开天辟地的第一次时装秀,然后又把华国的姑娘小伙子们带到巴黎去走了一场时装秀,从此国人的心中就有了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皮尔卡丹是名牌,是世界名牌!!   在往后的几十年时间里,皮尔卡丹都是卖着比在欧洲还要贵的价格,但它最多也就是在香江宝岛生产而已,甚至后来直接移到内地生产了,但价钱可一点儿也不便宜。   即便是30年之后,巴宝莉、阿玛尼、路易威登等等超一线品牌进入国内,可在许多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心中,仍旧不如皮尔卡丹,这绝对是让那些国际一线品牌泪奔的事情。   到90年代,皮尔卡丹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甚至达到了40%。对于那一代来说,穿一件皮尔卡丹是特别有面子的事情。   要不是未来的网络时代,又加上国际贸易不好做,一大堆的代工厂把自己生产的漂亮服饰拿到网上卖,挤垮了无数的百货公司,说不定2020年你都能在各地的百货商店看到皮尔卡丹专柜呢!   这就是品牌占得先机的重要性。   说那个有些远的话,咱们就说说近的。   许大茂开的啃得鸡快餐店,不也是同样的原理打的正版肯德基满地找牙么。   这就是品牌占据了先机后的力量!   所以,在方便面这一道路上,许大茂依旧想把这种做法延续下去,让康师傅这个品牌深入人心。   让所有内地人知道,康师傅就是方便面行业的领头羊,它不但是最好吃的,也是最牛逼的。   有了这么一个印象,自然而然就会使得康师傅这个品牌以后在内地的道路越发的顺畅。   邹志雄的办事效率很快,刚过中午他的电话就给许大茂拨了过来。   “许先生,康师傅已经注册完毕了,商标也是依照您所讲进行了备案。”   许大茂说了句好,然后接着说:“老邹,年后用这个康师傅的名义准备在天津唐古经济开发区进行投资,这件事还是由你出面吧。”   “许先生,您不是说过我们今年要暂时停一下公司发展的进度么。”   “老邹,先听我说完。我们投资项目,但是不招工也不生产,先把生产线给我装好。   对了,这个康师傅生产的就是泡面,跟宝岛的统一大概一致。   另外,有件更重要的事,这件事如果有可能的话要在年前办好。   在香江给我招50名厨师,研发新口味泡面的料包,具体研制方向我会让叶舟带回香江给你。”   方便面这东西,自从它50年代出现在rb之后,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已经席卷了全球,特别是亚洲的各个发达国家。   事实上,国内的方便面出来的时间可也不晚。   70年代的时候,京城食品总厂便手工用富裕的鸭油开始炸方便面了,然后供应给一些特殊的单位。   而浦江的益民四厂更是自己研发了设备,年产量足足发展到了有200万包的地步,然后也就是这几年,他们同样从rb引进一条油炸方便面的生产线,生产量更是会翻一倍都不止。   但为什么他们到最后都没有发展起来,反而被后来居上的康师傅给一飞冲天了呢?   没错,料包。   这个年代的方便面生产厂家,根本就不重视料包口味的开发和生产。   rb那边虽然料包已经很丰富了,但那只是迎合小rb的口味,许多国家的人根本吃不习惯。   内地人就更是这样了,他们生产的方便面,居然很多时候只是有面饼,没有任何的调料,要等你把面煮好之后,再自己添加各种调料。   自己家里做的方便面调料,味道是怎么样的,那真是可想而知了。   康师傅也正是凭借着他们的“红烧牛肉面”的料包,才一炮而红,把康师傅这个牌子做到了数千亿人民币以上的。   如今许大茂想插手方便面市场,他自然知晓怎么把方便面做得更好的方法。   真正的秘诀不在方便面本身,而是在让它变为美味的料包。   具体怎么做的料包,许大茂不知道。   但是他知道味道啊!   红烧牛肉面、香辣牛肉面、鲜虾鱼板面、香菇炖鸡面、酸菜牛肉面、酸菜仔鸡面、酸辣牛肉面、雪笋肉丝面、爆椒牛肉面、泡椒牛肉面以及老坛酸菜面,这些经典口味许大茂都是吃过的。   只要把味道的方向告诉了那些天南地北的厨师,单凭着字面的意思,厨师们也会朝着那个方向努力琢磨吧。   当然了,许大茂也不会那么傻,一次就把这些口味全部都投出去。   那些厨师们短短几个月、一两年,也不可能研发那么多的口味出来。   先来一种最经典的口味,便已经足够,等到其他的方便面厂商也开始琢磨料包之后,他在把其他口味的料包放出来。   特别是号称“挽救了方便面”的老坛酸菜面,起码也要10年之后才会推出。   只要恰好时间,永远敢在别人的前头,他还真就不信有人能争得过他。   引进生产线、安装生产线、研发料包,还有与其配套的塑料叉子厂等等,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弄好的。   所以乘着没办法有大动作的一年来搞这些事,倒是再好不过了。   等到进去90年,那就直接起飞。   康师傅的事情暂时交代完,没有其他事情之后,许大茂挂断了和邹志雄之间的通话。   他很轻松,但是邹志雄却因为许大茂的这个交代,忙的不可开交。   招研发料包的厨师,联系rb方便面厂商进口方便面生产线。   总之整个年前他就没怎么消停得了。   而本来还想着让傻柱研究研究料包事情的许大茂,到最后竟然放弃了。   不是放弃研发新料包,而是他把他的目标人物给放弃了。   从傻柱的身上转移到了何父的身上。   傻柱一天天干的都是正事,可何父这个每天跟在娄母身后晃的老头就没有啥正事咯。   所以,他很自然的把目光投向了何父。   直接找何父请他帮忙,那肯定是行不通的。   而且何父估计也不会惯着他,给他这个面子。   深知这一点的许大茂直接玩了一出曲线救国。   他直接找上娄母,把自己所想跟娄母一说。   娄母自然没什么反对意见,她替许大茂找上了何父,让他帮这个忙。   何父自己百般不愿,可娄母的请求他也没拒绝。   一物降一物,彻底被娄母给拿捏了。   这下子平常闲出屁来的何父,现在确是每天琢磨着研发出名为“红烧牛肉面”的料包出来。   他心里想的很美,只有把这个料包研究完了,那他又能成为娄母的跟屁虫了。   他没发现许大茂看着他的神色,都充满了怜悯。   红烧牛肉之后,他还能拿出不少的料包口味,那就让何父慢慢研究吧。   怕是到他死那天,都不见得能把许大茂脑海中所有的方便面料包给改进出来。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省的两个加起来那么大的老头老太太,还不分场合的在四合院乱秀着,   京城的程小繁和娄晓娥同样很忙,两人的基金会需要招人手。   而且年后还要看一眼各个公司的财务状况,确认没有太大的偏差。   倒是许大茂每天悠哉悠哉,他的工作就是照顾一下两个已经会叫爸爸的儿子。   两个大女儿不用他管,何叶和李红两个丫头,自然会带着她们玩。   带的厌烦的时候,直接扔给许父许母,给他弄得倒是无事一身轻。   无所事事的感觉终归不好,许大茂也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同样也在浪费生命。   可耐着性子抱起一本书,这才看了没两页,他竟然躺在床上睡着了。   心也着实够大的。   88年的春节,他们一家几口是在香江晓繁园度过的。   而今年人在京城,那自然要回许父许母哪儿。   除夕一大早,一家人回到轧钢厂这边四合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