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孤本奇书川汇海 僭栋跳梁狸入罠(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6章孤本奇书川汇海僭栋跳梁狸入罠(上)   萧衍等旧时门客忙着与竟陵王叙旧,萧锋却抽暇过来拍了拍庆云的肩膀,   “小子,你不错啊。   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看。   一身技业如脱胎换骨,   比之当日与王书仙一战,进境犹如天壤。   你是如何做到的?”   庆云连呼不敢当。   那日他得了虫二的指点,不但对剑道精义有所感悟,又自悟了竹马凌波步这样的旁门左道,战力的确是提升了不少。   自入江湖,庆云的战力在实战当中如火箭般蹿升,   这等天赋,令觉法,虫二这样的大能都纳罕不已。   今日萧锋也是爱才,他忽然传向王书仙,问道,   “书仙?你送我的宝贝,我可否转赠他人?”   书仙捋须微笑道,   “怎么?难道我王僧孺送出去的东西,还会忝腆着老脸要回来不成?   老夫赠你的本来就是抄本,真本早就藏好了。   你若是想做人情,何必还来问老夫意见?”   “如此便好!”,萧锋飞也似的蹿了出去,须臾便回,手中却多了三簿抄本。   王僧孺一见,不由赞道,   “乖乖,你还真大方,把箱底儿全拿出来了。”   “哎!庆少侠屡次仗义相助,我等如何能够见外。”   萧锋将书向庆云手中一塞,庆云赶忙称谢接过。   只见第一本书封面写着:   《剑道三十八篇——附剑掌通易》,又署名庆帝。   后面两本是《服子》上下篇。   萧锋见庆云面露迷茫之色,在旁解释道,   “这三簿抄本,是我从王书仙存货里淘出来的宝贝,均是孤本。   这《剑道三十八篇》的作者,似乎与檀宗有莫大渊源。   三十八式剑法皆脱胎《易》传,又附《剑掌通易》讲述剑法与掌法间的互通之处。   我失剑之后,弃剑学掌,这本书对我启发最大。   书中还有一些我自己的心得注解,以及根据剑道三十八篇改良而成的一套掌法。   我称之为——降龙卅八掌。   虽然算不得是什么高明武学,但用来防身应急,却也足够。   另外两篇《服子》,似乎是上周服不氏的秘传,   分作序,例,目,答,心,知,阴,阳,时,器,共十章节。   上至兵法诡道,捭合取舍;   下至鸡鸣狗盗,易容暗杀,   无所不包,号称万川集海。   我之所以能够一直伴作竟陵王模样,而不为人看破,便是托了这本奇书的福。   想来在北朝威名赫赫的保义三忍所长手段,   百变拔拔,遁地不雨,豢兽服不,   也都是从这本书散逸的残篇所记中派生而出的。   方才我们诱敌,激将,埋伏等等这一系列布置,也是我个人读书心得的体现。   以少侠的悟性,读完这几簿抄本,他日成就至少不会在我之下。   当是时也,什么拔拔,枚叔,皆不在话下!”   王书仙啐道,   “能不能不吹!   若是衔枚不中计,抑或是将高桥尼擒了去,安心布置夜袭,你还能不能抗得住?”   萧锋傲然用大指在鼻尖上横刮了一下,   “哪里有什么如果?赢了便是赢了……”   庆云自然知道这三本书的分量,趁萧锋与书仙争吵的当口,便已经忍不住翻看起所谓庆帝遗篇来了。   以他现在的眼力,自然也可算上是老江湖了,只翻了几页便看出那果然是檀宗遗篇。   所谓剑道三十八式乃是汉代古架,似乎隐然包含了本门乾雷落中失传已久的乾卦诸般变化,以及一些触类旁通之法。   他不禁心下大喜,   “这庆帝是何人?   难道上古真有庆国不成?”   王书仙听见庆云的小声嘟囔,舍了萧锋,含笑解释道,   “老夫也曾看过此书。   书中所记,确实与我檀宗法门同源。   因此庆帝此人很可能署得便是本名,出自檀宗庆氏,是少侠的先祖。   观其剑理,俨然宗师风范;   读其行文,亦是严谨通达。   如此文武双全的人物,若真是君王,   必然永垂青史,怎会寂然无名呢?”   萧锋平日里似乎颇好与王书仙抬杠,只是人前扮作萧子良时压抑了性子,一旦放开,这种反弹便更猛烈些。   他听见王书仙如此轻率的下了结论,立即不以为然地打断道,   “哎,此言差异。   庆国,只是中原不曾存在。   可是蛮荒远服,也许有之。   自古八纮九野,王者无不通华夏文字;   大汉天君传捷之处,常以庆,贺冠土。   渤海,陇西,塞北,均有庆,贺之州。   而最出名的,还是当年汉灭夜郎,雄师观海,   名贺水,建贺州,   庆,贺同也。   所谓临贺国,与临庆国,贺州均是一地。   故苍梧有庆国,居贺水之西,与临庆相望。   南庆无史,但未必出不得什么杰出人物。   我在齐国南抚林邑时,得知林邑滨海有庆山,当地山民仍有北齐南庆东望夷州的世界观。   也曾提道过有一位文武双全的庆帝,在与林邑国范氏的争斗中陨落……”   “这事我知道。”   两位眷娘和林邑小王子其实已经凑过来半天了,只是苦于一时插不上话。   范文赞忽然听到有人提起自己的家乡,自然也来了兴致,也忍不住搭话道,   “庆国是夜郎诸国之一,本在苍梧贺水畔。   后来汉军铁骑不断南下,直捣日南。   庆人便退入了今日日林邑境内,庆山之畔。   当时我范氏只是林邑西南澹州(笔者案:今柬埔寨干丹。)的武家。   范氏得了扶南神殿的助力,夺了林邑国。   林邑只是以地称国,就像三韩之称鸡林。   其实我国国号仍延称庆,初代大君范熊曾封禅庆山,封其麓延庆。   但至此以后,扶南对林邑的影响力也一直难以消除。   直到他们强行扶植范当根纯上位,坏了规矩,   才被家父范诸农抓住机会,一网打尽,重塑林邑。”   书仙,萧锋,小王子,都是健谈之人,一聊起来就是滔滔不绝。   若不是高桥尼带了小龙王,祖暅之,殷色可,慧可,明练以及若干僧兵急急忙忙赶了过来,他们怕是可以一直聊到深夜。   小龙王见眼下事泰,大感诧异。   就这么十几号人,居然击退了大名鼎鼎的衔枚军,而且竟然无一伤亡?   等到庆云把其中原委详细说明,又将萧锋介绍给诸位认识,小龙王还是感觉难以置信。   他自负掌法神通,初闻这等传奇,也是热血上涌,左掌暗捏大手印心诀,出其不意向萧锋一掌拍了过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