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怒火!胡言! 互施礼节过后,二人出招,各使马背上的绝学迎敌,刘浪将一杆长枪抖出寒星点点,虚实不辨,直击悉诺.勇,使悉诺.勇顿感有排山倒海的压力袭来。 这吐蕃将领见得刘浪枪法,知唐将武艺不凡,马背上将长矛舞动,形成光幕护身,其密度使水泼不能进,自然将刘浪长枪击出的虚实招皆挡在光幕之外。 “叮叮当当”的兵器撞击撞击声里,二人拨马倒退,此合不负胜负。 悉诺.勇控马退后百步,调转马头,手举长矛,纵马向刘浪发起冲锋。 刘浪也不示弱,同样使长枪,拍马迎上。 待得二人相接,刘浪手中长枪抖出梨花摆头之势,其枪花银光皪皪,端是好看,其中却是蕴含要人命的杀招,那吐蕃将领识货,知道其中的凶险,将手中长矛摆动,施出力避华山的降枪招式,将四面近身的枪花捣碎,接着将长矛使出如蛇形扑击猎物的迅猛之势,带着破空之声的矛尖直刺刘浪咽喉。 其时,刘浪被吐蕃将领猛力击得双臂酸麻,枪势已老,见得对方矛尖闪着寒光刺来,眼看避无可避,却听他如春雷炸响般大喝道。 “来得好!” 便是这千钧一发之际,刘浪于马背上施出铁板桥之功,将身倒卧马背,险险避过刺向咽喉的矛尖,却是被矛尖带起的罡风刺得脸面生痛。 秦晓乐阵前望见这险境,直是为刘浪捏把汗水,见得他躲过吐蕃将领一击,方长吁一口粗气。 秦军阵中,单思敬等将同是如此,有老将廖桓一旁点评说道。 “吐蕃将领所使长矛力大沉猛,刘将军枪法虽精妙,却是输在力上,如果刘将军不改变战法,只顾与敌将拼力,正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此战,必输无疑。” 正如廖桓所说,躲过一击的刘浪,此时已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两马交错过后,刘浪于马背挺起身躯,控马回转,冲向悉诺.勇,却是使手中长枪不与对方长矛硬碰。 二人于场中如猛虎争斗,枪来矛往,甚是激烈。 悉诺.勇欲发挥自己力大优势,却总被刘浪精妙的枪法使巧化解,使他每次将带着风声的长矛击向刘浪,皆有手中长矛被对方枪法引开刺入空气,不着力般的能受,当真憋屈。 数百回合之后,刘浪感受对方的攻击似有迟涩,想是悉诺.勇有些力竭,心中大定,马背上暗忖,此时也该老子发威,且让这贼将看看老子的手段。 刘浪手中长枪招式突然变化无穷,行云如水般的枪招使得越来越快,挑、刺、扫、撩等招式枪枪不离悉诺勇胸腹、咽喉要害,直杀得悉诺勇忙于应对,再没有开始时那般的英武。 吐蕃军阵中,噶尔.钦陵率众将观战,见到己方将领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形,对身边将领言道。 “何人上前替下悉诺.勇。” 话落,身边一员猛将已然纵马奔出。 见得敌营中有将领奔出,单思敬不待徐晓乐吩咐,也是纵马迎上。 新出战的二人,纵马奔到场中皆不说话,相接便是各使兵器战在一起,那使一柄长刀的吐蕃将领,手中长刀带着风声,直劈、斜削,起的是不给单思敬一丝机会还击的想法。 这吐蕃将领长得俊美,却是想到更美,怎料到唐将岂是好相与的。 单思敬手中马槊连续挥动,荡开对方刀招,立马还击,两马交错时,竟是从神仙也不备的刁钻角度,使马槊对这使刀的吐蕃将领,发出狠狠一击。 吐蕃将领见得这挡无可挡的攻击,也算他反应迅速,躲过身上的要害部位,却是被马槊扫中左肩,旋即落马。 场中突起的变化,使与刘浪争斗的悉诺.勇一时分心,被刘浪抓住机会使出平枪招式,你看他手中红樱长枪快如闪电,破空的啸音中,被红樱簇拥着的枪尖如从空中扎入江河捕鱼的鱼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穿悉诺勇胸背。 吐蕃军营中见得本军将领一死一伤,有数员将领赶紧拍马冲出欲救人并夺回尸体,唐军中老将廖桓和薛仁贵也是拍马出击,稍后是尉迟小黑、程大宝、李敏忠三个小子“哇呀呀”地叫着纵马冲入战斗场中。 两军十数员将领场中混战,各逞威风,使长枪的、使马槊的、使板斧的、使长戟的、使铁锤的,使泼风大刀的等等,十八般兵器,搅动风云,捉对儿厮杀。 那被单思敬击落马背的吐蕃将领,此时趁机逃回自己一方军阵,而被刘浪击杀的吐蕃猛将悉诺.勇的首级已然被割下,挂在刘浪的马鞍。 噶尔.钦陵见得本军首战失利,已无恋战之心,传令鸣金收兵,并吩咐弓兵警戒,预防唐军趁机踹营。 场中与唐军捉对厮杀的吐蕃将领闻军令边战边退,徐晓乐怕麾下有失,也是传令鸣金。 待得两军将领各回本阵,噶尔.钦陵使人于军前传话,约定隔日再战。 秦晓乐允准,率军回城中,中军帐里记刘浪头功,单思敬次之,吩咐军士将悉诺勇首级挂在城楼以壮军威。 吐蕃军中军帐里,噶尔.钦陵满面怒容,一干将领却是不敢吭声,听得军中谋士噶尔.赞鲁禀报说道。 “将军不必为此战失利而忧虑,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在一时,属下所虑却是我军长久于此与唐军相持,除却粮草、给养不说,恐大唐缓过气来,如是使河州、姚州、岷州及松州等地驻军,出兵反击吐蕃,那时当之奈何。” 噶尔.钦陵闻言,略作思索言道。 “我也有此顾虑,然、就此罢兵却又心有不甘,想我等占据西域之地,乃是为逼使大唐放弃对吐谷浑的控制,虽如今使大唐罢安西四镇,看似达到目的,却还未达成我方真正目的,吐蕃国此战得利,不过是占了地利之便,如论实力不如大唐,使军于此,其战略目的,不过是欲使大唐朝廷与吐蕃谈判,使安西四镇和吐谷浑永为吐蕃之境。” 噶尔.赞鲁对主将有此等战略眼光甚是敬佩,想大唐如今失利,除了兵士不适西南山川地形和高原气候之外,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唐如今领兵将领青黄不接,加之朝廷中政治形态不够清明,国力被连年的灾情所累,使吐蕃有机可乘,如是那日这只猛虎缓过气来,吐蕃将无力与之争锋,能与大唐在如今情势下达成某种协议,正是吐蕃国上上之选,靠一味施武力征服,吐蕃国还没有那么大的能力。 噶尔.钦陵不愧为吐蕃名将,算得是少数民族势力中不可多得的,集军事、政治才能的大家。 隔日天明,吐蕃军与唐军继续于大非城下摆开战事。 秦晓乐与吐蕃主将噶尔.钦陵仍是如昨日一般,各自立马于本军阵前,任麾下将领出阵叫战。 唐军阵营,薛仁贵今日打了头阵,跃马提戟出战,于吐蕃军阵前,手指吐蕃诸多将领,大声喝道。 “谁敢与薛某大战!” 吐蕃将领闻言,军阵中闪出位穿戴玄铁盔甲,面相凶猛,端坐马背如一尊铁塔的猛汉,手持一柄宣花斧,纵马“踏、踏、踏”奔出,将手中大斧挥舞一圈说道。 “某家尼雅.旺前来会你!” 这猛汉话落,再不啰嗦,使手中大斧,上来便是力大沉猛的打法,薛仁贵有心掂量对方究竟有多大的蛮力,使“方天画戟”也是硬碰硬接战,两般兵器相交,巨大的撞击声音中,薛仁贵感双臂酸麻,勒马倒退,暗叹敌将天生神力。 知道敌将深浅,薛仁贵将一杆长戟使得神出鬼没,再不与对方大斧硬碰,多是以消耗对方体力的战法应对这如塔的汉子,使这叫尼雅.旺的吐蕃猛将,将一柄宣花斧虽使得如秋风扫叶般精妙,除了耗费力气,却是做的无用之功。 二人捉对厮杀,薛仁贵多是纵马以侧击的招式应敌,使尼雅.旺欲近身与他拼战不得,勒马滴溜溜转动,以手中的宣花斧上下左右舞动,抵挡薛仁贵招式多变的长戟,陷入施展不开身手的憋屈中。 如此交战数十回合,这厮好不气恼,如猛虎般的吼叫中,索性跳下马背步战,倒是有些头脑,再不似开始那般被薛仁贵牵着鼻子交手。 见这猛汉跳下战马,持宣花斧立于场中,大有敌不动、我不动的打算,薛仁贵一时无计可施,马背上稍加愣神过后,将长戟斜挂马鞍,使出弓箭对敌,正是以己之长,对敌之短。 数支箭带着破空的啸声,接二连三朝尼雅.旺射击,皆是被这厮手中的斧头拍落,惹得这厮再是怒火万丈,提起斧头正欲迫近薛仁贵,以期获得近战破敌,却是听得本阵鼓声大作。 这却是吐蕃主将噶尔.钦陵见麾下的猛将陷入被动,恐这厮有失,聚鼓欲使数将出阵,围战薛仁贵。 唐军中,秦晓乐麾下将领闻吐蕃击鼓聚将出战,有廖桓、刘浪、单思敬、程大宝、尉迟小黑和数员偏将纵马出阵,使二军十数将领战场中相接,各自择得对手厮杀,使交战进入高潮。 你看那场中,人对人、兵器对兵器、马对马,各不相让,各逞威风,吼声震天大作,马蹄声音踏破虚空,兵器撞击的声音摄人心魄。 再看那马背上的英雄,皆是面存“征战几人还,视死如归乡”的表情。 薛仁贵与尼雅.旺,一在马上,一在地面,战得如狮虎争锋,不分胜负,久战不决,二人显得都是有些焦躁,便在此时,唐军中一员偏将不敌对手,被挑落马下割了首级,使于战斗场中的老将廖桓大怒发威,手中一对八棱铁锤,将与自己对阵的敌将,大脑砸得稀烂,随后拍马冲向与薛仁贵对阵的尼雅.旺。 尼雅.旺见得唐军又有猛将冲向自己,这厮竟是全然不惧,手中的宣花斧使得更是如得了神助一般,你看他对薛仁贵先是砍、削、劈、扫,各种招式迭出,逼开薛仁贵后,回斧便击向廖桓。 “当、当、当”的兵器撞击声中,尼雅.旺倒退十数步,廖桓胯下的马匹也是人立起来,嘴里发出“咴咴”的嘶声,显然是被大力所震,不堪重负。 廖桓心痛爱马,准备拍马回阵,换马再战,不料尼雅.旺却是打得兴起,竟是使身躯跃起于空中,双腿微曲,成站马桩之势,双手抡起宣花大斧从上往下,带着破风的声音,施展开力劈华山之势,照着廖桓便劈了下来。 尼玛,这要是被他斧头劈中,廖桓和他胯下的坐骑定然会被劈开成四片。 薛仁贵见尼雅.旺跃起于空中的身躯,迅速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弯弓朝这厮发出致命的一箭。 尼雅.旺于空中听得弓弦发出的响声,这厮反应甚是迅速,赶紧使身坠落地面,却又哪里来得及躲开快速而至的飞箭,终是他临危不乱,使左肩被箭矢穿透重甲致伤。 这厮负伤,不敢恋战,且战且退回阵,薛仁贵拍马紧追不舍,于吐蕃军阵前被吐蕃弓兵箭矢所阻,不得已使长戟拨开射来之箭,退回战场之中。 此时,战场中情势却是唐军占了上风,二名吐蕃将领被割了首级,程大宝与尉迟小黑双战一位使鎏金镗的吐蕃中年将领,二个小子手中的板斧、竹节钢鞭,一长一短配合默契,取长补短,直是杀得吐蕃将领疲于应付,便是这等情形下,偏程大宝嘴巴欠揍,喋喋不休,每出一招时,都有相应的语言扰乱敌将的思路和判断。 “我左三斧、右三斧,掏耳朵、砍你手!” 那将领不信这古怪的小子会将兵器出招的运动轨迹告诉自己,自然按自己的思路对战,却是发现这小子的板斧真的按他所说的那样运动,渐渐被程大宝带入战斗节奏,入了这小子的彀中。 程大宝见这厮竟然真的听了自己的胡言,遂起坏心,大喝道。 “我上三斧、下三斧,斩你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