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彩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到李愔的话,上官仪这才停止了抱怨。   如果能丢掉体育局这边的事情的话,他的担子,也能松下来一些了。   上官仪不由说道:“那好吧,城主,你千万记得找人接管体育局这边的工作,我随时都可以交接。”   李愔笑着说道:“上官长史,你就放心好了,既然我答应了你,就必定会做到的。”   等上官仪走后,李愔开始想体育部这边的事情。   不但是体育部,马上还要成立一个文化部。   目前,整个华夏城,还只有一所学校,现在只有小学部,连中学部和大学部都没有。   电视台这边,也只有一个华夏电视台而已。   至于文化方面,像是歌星、影星,还有其他的明星。   或者是小说家,剧本家等等,现在都是稀缺物种。   这种人,必定是有的。   这种人才,李愔当然有从大唐带过来的。   但是毕竟人数很少,并且,这些人,十分了解行内的规矩,绝对不会犯错误。   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想要发展,就需要物质和文化同时发展,要两手抓,两条腿走路。   不能重经济而轻文化。   到时候,这文化部和体育部,暂时倒是可以让一个人监管。   还有武媚娘哪里,她身上的担子,也十分繁重。   应该给她减减负了。   而李愔脑海中,很快就浮现出一个人来。   这个人,便是跟随他来到黄金州的崔莺莺。   可以说,崔莺莺的智谋,绝对不在武媚娘之下。   这些年,李愔也觉得颇为对不起崔莺莺。   在大唐的这些年,崔莺莺一直躲在暗处。   来到华夏城之后,因为人生地疏,再加上没有事情可做,也是比较闷。   现在,将文化部和体育部都交给崔莺莺管理。   一是能够分担上官仪和武媚娘身上的担子。   二来,也是给武媚娘分分权。   想到这里,李愔直接回家去找崔莺莺。   不多时,李愔就在后花园中,找到了崔莺莺。   只见崔莺莺正坐在水池中间的木榭上,向水中撒着鱼食。   听到脚步声,崔莺莺蓦然回首,看到是李愔来了,她不由妩媚一笑。   “相公,你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   李愔走过去,将崔莺莺轻轻拥入怀中,对她说道:“莺莺,要是在家里觉得闷的话,你就多出去走走。”   崔莺莺嫣然一笑,轻声说道:“挺好的呢,不闷啊!”   李愔微微一笑,然后对她说道:“莺莺,有件事情,夫君实在找不到人帮忙,也没有可靠的人能够帮助夫君。”   “这件事情,也只有你能做好了,你愿意帮夫君做这件事情嘛?”   听到李愔如此说,崔莺莺毫不犹豫地说道:“夫君只管说,只要是莺莺能够做到,莺莺一定会帮夫君的。”   李愔点头说道:“那就再好不过了。事情是这样的,今天上官长史找到我,向我抱怨说,他管的事情太多了,实在管不过来了。”   “我一想呢,上官长史管的事情,的确是不少,他一个人,也忙不过来的。”   “于是,我就把体育部那边的担子,给他卸下来了。但是卸下来之后,夫君却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接任。”   “然后,夫君就想到了你,莺莺,你帮夫君这个忙,管理体育部这一块好不好?”   “夫君呢,同时还准备成立一个文化部,管理电视台还有文化类的各种事情,一事不烦二主,你也一并帮夫君管理,怎么样?”   听完李愔的话,崔莺莺抬头,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心里涌起无限的感动。   夫君哪里是找我帮忙?   分明是看我每日闷在家里,找事情让我做呢!   当初在崔家的时候,崔莺莺就是家里的女中诸葛。   对于掌控,崔莺莺并不陌生。   当然了,以前的时候,她不曾走到过台前罢了。   而现在,夫君给了她这么一个机会,真的让崔莺莺一颗心,怦怦直跳。   她喜欢做管理上的一些事情,也有这种能力。   但是在离开崔家之后,却从来不曾有过机会。   而现在,夫君就将这个机会,摆到了她的面前。   不过,崔莺莺还在迟疑。   “夫君,可是人家只是一个小女子而已,怎么能抛头露面出来做事情呢?”   在那个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不可抛头露面的思想,根深蒂固。   这还是在风气相对开放的大唐,如果放在后面的宋明清,哪更是要不得。   李愔却是微微笑道:“怎么不行?你媚娘姐姐,如今不就在管事吗?你也一样可以的。”   “谁说女子不如男?妇女能顶半边天!”   听到李愔的话,崔莺莺眼睛里,不由迸现出夺目的光彩。   谁说女子不如男?妇女能顶半边天!   这句话,让崔莺莺神思激荡,久久不能自已。   这样的话,如果是在大唐说,哪就是大逆不道。   纵然说这话的人是蜀王李愔,那也不成,必然会受千夫所指。   甚至就连多半的妇女,都不会领情。   但是在华夏城,则是完全没什么问题的。   李愔准备,接下来就提拔一些女强人为官。   虽然仍然会遭受质疑,但是等他们习惯了,也就好了。   而李愔的话,终于是让崔莺莺答应下来。   第二天,崔莺莺就到体育部走马上任,和上官仪进行了交接。   对于崔莺莺的上任,体育部的其他官员,是有一些微词的。   毕竟,让一个女人来当他们的上司嘛,他们心里,还是很不服气的。   并且,以前也没有这种先例啊!   喔,不对,还是有这种先例的。   武媚娘就是嘛!   不过,在崔莺莺接任之后,崔莺莺的管理能力,很快就让体育部的哪些官员,刮目相看。   没想到,他们这位女长官的能力,丝毫不比上官长史弱啊。   在很多方面,甚至于还要强于上官长史。   当然了,事实上,上官仪可没有将所有的精力,全部都放在体育部这边。   他要管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而崔莺莺,目前只需要管理好体育局就可以了。   在智谋上,崔莺莺的确并不输给上官仪。   但是在能力和经验上,比上官仪欠缺的,那就多了去了。   但是崔莺莺的进步,也是十分惊人的。   李愔还准备在暗中帮助崔莺莺照拂一二。   但是很快他便发现,崔莺莺做的很好,完全不需要他的照拂。   而在接下来,华夏城又成立了文化部。   文化部,是专门对电视台,还有娱乐圈,文化界做出规范的部门。   而文化部的部长,同样是崔莺莺。   当然了,现在的电视台,就只有华夏电视台。   娱乐圈就没几个人,同样的,文化界,此时也乏善可陈。   初期,这个部门并没有太多事情可做。   崔莺莺要做的,只是建立一个班底而已。   时间一天天过去。   大量的移民来到华夏城,外面已经安置满了六个自然村。   也就相当于来了至少六万移民,几十万亩土地被开发出来。   等到明年,这里种植的粮食,就完全足够供应整个华夏城,并且还有剩余。   华夏城,目前仍然处于飞速发展中。   并且,现在李愔和上官仪商议,准备在华夏城外一百里左右,再建立四座城市。   这四座城市,会以群星供月的形式,将华夏城保护在中间。   到目前为止,华夏城是没有建立城墙的。   同样的,另外的四座城市,李愔也不准备建立城墙。   李愔认为,至少在几十年中,华夏城不太可能遭遇战火。   既然这样的,建立城墙就没什么必要了。   你看后世的所有城市。   有那个城市是建造城墙的?   城墙的建造,只会制约城市的发展。   当然了,这四座城市的建设,在目前来说,只是一个规划而已。   规划好了的话,将会前往选址。   然后最近几年内,将会列入重点发展目标。   但是最近,肯定是不太可能直接建设的。   现在华夏城发展的重心,仍然是移民和明年的百国运动会。   现在,华夏城的科技发展,已经步入新的台阶。   ……   蜀王李愔,上表请辞剑南道节度使一职。   并且在表上规劝皇上,最好是废除节度使制度。   因为节度使的权利实在是太大了,是军政权利一把抓。   很容易,就会形成地方上的一个土皇上。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大唐的安史之乱,就是因为节度使制度一手造成的。   对于蜀王的请辞,皇上并不同意。   但是蜀王再三请辞,最终,皇上也只能无奈地答应下来。   其实,李愔是应该辞掉蜀王的。   毕竟,他现在已经在黄金州建立了华夏城。   也不再合适,继续担任剑南道节度使一职了。   而在蜀王辞掉剑南道节度使一职之后,额,现在已经不适合继续再叫蜀王了。   毕竟,辞掉剑南道节度使一职之后,李愔的封地,也并不在蜀地了,而是在黄金州。   因为他建设了华夏城,现在好多人,已经改叫他华夏王。   当然了,绝大多数的大唐百姓,仍然早叫他为蜀王。   毕竟,蜀王这个称呼,已经深入人心。   剑南道这个地方,李愔培养出来的人才,基本上已经转移到了黄金州。   当然了,人才的转移,都是自愿的。   有好多恋家的人,故土难离,他们不舍得离开家乡,李愔并没有强求。   总体来说,现在益州新城,仍然是整个大唐科技最发达的一个城市。   不过,随着蜀王的离开,总给人一种感觉,益州新城的发展,一下子就缓慢下来了。   并且,最近就连哪里的房价,都开始有所下降。   而因为蜀王还有豆豆它们的离开,导致益州新城的旅游人数都有所下降。   当然了,实际上,益州新城的发展模式,给了很多地方巨大的启发。   环境优美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随着交通的便利,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旅游。   旅游城市也随之增多。   益州新城的第一旅游城市的地位,不断的遭到挑战。   而随着华夏商城,还有各大世家,在黄金州加大了投资力度。   华夏商城还有哪些世家,将庞大的底蕴,海量的物资和金钱,纷纷投入到黄金州哪里去。   这样,也消耗了许多大唐的实力。   这些世家加上华夏商城,占据了整个大唐,至少十分之一的资源。   而这些资源,现在基本上都流通到黄金州去了。   这也导致,大唐的国力,一下子衰弱了不少。   不过,有所是必有所得。   至少因为这样,大唐的两大威胁去除了。   第一个自然就是世家。   世家的势力,是任何皇上,都为之头疼不已的。   但是现在呢?   随着这些世家,将发展的重心放到了黄金州。   就连他们世家的许多人才,都转移到了黄金州。   这也让世家在大唐的力量,不断的衰减,他们的人才,也大量的转移。   让世家在大唐的影响,一下子降低了很多。   至少,现在已经形成不了太大的威胁。   第二个威胁,自然就是蜀王了。   不得不说,蜀王坐拥剑南道,无论是财力还是兵力,已经完全不弱于朝廷。   蜀王如果一直坐镇剑南道的话,就算他在世的时候,不会出什么乱子。   但是等下一代,迟早是要出乱子的。   而现在蜀王去了黄金州,可以说,大唐这里的威胁,已经被解除掉了。   这样一来,虽然大唐的整体实力,有所削弱。   但是大唐的内忧,基本上已经被解决掉了。   这对大唐来说,反倒是一件货好事儿。   ……   华夏城这边的科研团队,在狄仁杰的带领之下,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他们先后发明出了彩色电视机和洗衣机。   以前的电视机,都是黑白电视机。   大家看着,都感觉十分过瘾。   但是在某一天,大家无意中发现,在华夏城的大小广场,各个地方。   凡是摆放电视机的位置,现在都鸟枪换炮了。   都换成了和以前不一样的电视机了。   新的电视机,比以前大了好多,并且光从外形上,就能够看出来。   比以前的电视机豪华多了。   而当电视机打开,开始播放电视节目的时候,更是亮瞎了他们的钛合金狗眼。   新的电视机,播放出来,居然是彩色的。   和现实中的一模一样。   这让看惯了黑白电视机的人们,不由大感好奇。   这彩色电视机,实在是太好玩,太有趣了。   真的好看啊!   等他们美滋滋的在街上看了一会电视,然后意犹未尽的回家。   再打开家里的黑白电视机,再看的时候,顿时就觉得,有些索然无味。   不得不说,凡事就怕对比啊。   如果没有彩色电视机的话,看黑白电视机,就是他们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了。   但是有了彩色电视机之后,再看黑白电视机,顿时就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于是,有些人忍不住,去商场里寻找,看有没有彩色电视机出售。   等他们去了商场之后发现,有,还真的有!   只不过一询问价格,才发现,价格不菲。   一台彩色电视的售价,竟然要三千块钱。   这个价钱,是他们两三个月的工钱了。   当然了,哪些家里不差钱的人家,自然是毫不犹豫地买下来。   然后美滋滋滴安装到家里,可以尽情欣赏彩色电视带来的欢悦。   哪些家里没钱的人家,就要考虑考虑了。   花两三个月的工钱买一台彩色电视,到底值不值得?   并且,他们在上场里面,还发现了洗衣机。   这机器,真的是太高级了。   在里面加上水,放上衣服,插上电,按下按钮,它居然就会自己洗衣服。   真的是太先进了!   如果家里有了这东西的,以后洗衣服,可就方便多了?   当然了,这洗衣机的价格,也是不菲,和彩色电视差不多的价格,也要三千多块钱。   一看到这个价格,好多人都望而却步的。   毕竟在这个时代,财政大权绝大多数都是掌握在男人手里的。   而在家里负责洗衣服的人,自然是那些女人。   反正也不用他们自己洗衣服,对他们来说,买洗衣机,还不如买彩色电视机呢!   至于那些富贵家庭,如果真的富贵的话,家里是少不得用丫鬟的。   自然有专人来洗衣服,这个洗衣机对他们来说,就是多余的。   如果买一台洗衣机的话,哪他们要那些丫头还有什么用?   只有那些中产家庭,才有可能既买彩电,又买洗衣机。   所以,洗衣机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   这种情况,这倒是让李愔没有想到的。   看起来,商品的销售,也必须根据现实情况,才能决定啊。   不过不要紧,洗衣机销售情况不佳,哪就控制产量就好了。   反正现在的华夏商行,并不是靠着某一个产业来赚钱。   而李愔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被解放出来,到时候,洗衣机总会迎来销量的一个爆棚的。   ……   生产洗衣机的厂家,目前正在控制产量。   而生产彩色电视机的厂家,正在疯狂的进行着生产。   当然,他们的销量,其实并不在黄金州。   而是在大唐。   目前,也唯有大唐,才有人会买彩色电视机了。   其他地方,连电都没有,自然不可能有人买彩电的。   等生产了足足三个月的时间,李愔名人装满了整个船舱,然后直接将彩电销往大唐。   很快,第一批彩电,便来到了大唐。   接下来,在所有的中华商行的店铺里进行销售。   中华商行,目前在大唐,绝对是最大的商家。   中华商行,虽然将大部分的财力,都投入到黄金州,进行华夏城的建设。   但是,中华商行的规模,可没有丝毫的缩水。   其实,凭中华商行这么多年的积累,也很难支撑起华夏城的建设。   但是,有一个大唐钱庄,仍然是中华商行开设的。   虽然最近,李愔有意要将大唐钱庄,还给皇上。   毕竟,大唐钱庄还负责印制银票。   甚至于这银票,已经成为大唐的主要流通货币。   大唐钱庄实在是太重要了,重要到,如果大唐钱庄随便印制银票的话,将会彻底搅乱整个大唐市场。   大唐钱庄,还是要掌控在朝廷手里的好。   不过最近,李愔在大唐钱庄里,使用的贷款还是比较多的。   李愔还是决定,还是晚上几年的时间,再交给皇上的好。   反正大唐钱庄,也吸引了大量的储备金。   现在,钱庄的利息,简直低的可怜。   如果放在后世,估计都吸引不到储户。   李愔也就放心大胆地拿来用了。   不过,李愔手里有中华商行,也不怕还不上。   很快,彩电就在中华商行登陆。   中华商行这一次,也没有打广告,只是在自己的店铺之中,全部都换上了彩电。   而中华商行,又是顾客最多的地方。   很多顾客忽然间看到,咦?   今天中华商行的电视,砸和往常不一样了呢?   怎么变成彩色的了?   并且电视还那么大?   很快,彩色电视便深深的吸引住了他们。   这电视,实在是太好看了!   电视,居然也能播放彩色的?   然后,他们才看到,原来人家中华商行的店铺里面,已经有这种彩色的的电视出售了。   他们连忙询问价格。   然后得知,这种彩色电视,居然只要一万钱!   好便宜啊!   额,这就是大唐人和哪些原住民消费观念的不一样的地方了。   哪些原住民,彩电才三千块钱,他们就感觉到,这个价格很贵了。   但是这些大唐人,早就经历过自行车上万,摄像机上万,录音机上万。   就连电视机新推出的时候,也不便宜。   因此,现在当他们看到彩电的价格,居然才一万的时候,真的是觉得不贵。   既然不贵的话,那还等啥嘞?   于是,这些看到彩电的大唐人,开始了他们疯狂的购买。   李愔带来的一船彩电,竟然没几天的功夫,便销售一空。   销售,实在是太火爆了。   就这样,还有无数顾客前来询问,到底多擦会给你时间才能有货。   彩电,在华夏有庞大的市场啊。   这时候,李愔已经在琢磨,要不要帮助其他的国家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