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爌!” “臣在。”韩爌手心已经被冷汗打湿。 他确实有私心,和其他大臣一样,不希望大明日报这种东西出现。 所以,今日早朝他才站出来。 而且今日不仅仅他会站出来,其他大臣也都会站出来反对大明日报。 但没想到,这个局面的掌控权又被皇帝给抓过去了。 “你来跟朕说说,从萨尔浒之战到现在,我们大明赢了几场?” 韩爌微微一怔,不知道皇帝为什么突然要问这种问题,这可是非常敏感的问题。 因为从萨尔浒之战到现在,大明在辽东的局面打得非常狼狈,简直和一坨狗屎没有区别。 大片辽东土地丢失,卫所基本被打残了,只剩下辽西狭长的一带,也就是关宁锦防线那一条了。 更要命的是,大明朝从上到下,都被建奴给打怕了,提到建奴,那都是闻风丧胆。 但扭曲的是,大明朝的某些官员们是不会承认自己怕建奴的,他们提到关外的建州小儿,首先表情和语气都要露出标准的不屑一顾,然后以天朝上国自居。 可战局呢? 一场场下来,被摁在地上摩擦。 即便如此,却就是不愿意公开承认那个敌人确实很强,或者承认自己确实很弱。 那现在皇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问韩爌这个问题,这算什么? 这特么的算送命题。 就像你的女朋友问你她的闺蜜好不好看一样。 朝堂上的气氛本来就已经很凝重了,皇帝再完全不顾大家感受的问了这个一个问题,许多人脑瓜子都差点懵了。 韩爌更是额头冷汗直冒,恨不得抽自己两耳光,早知道今天就不站出来了。 他沉思了片刻,硬着头皮道:“天启六年,袁崇焕宁远大捷,天启七年,袁崇焕宁锦大捷,崇祯元年十二月,锦州击退代善。” “那萨尔浒之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回禀陛下,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 “十年时间,辽东损失殆尽,双方发生大小战役至少数十次,可我煌煌大明,为何只赢了这三场!” 说到这里的时候,崇祯的声音已经愤怒了,大殿之内,余音滚滚。 大臣们觉得有山岳般的压力压来,连忙跪地齐呼:“天子息怒,臣等无能!” 崇祯卷起宽大的袖子,一只脚干脆踏在金銮上,一只手杵着天子剑,竖起一对剑眉,声若洪钟:“我大明有两万万子民,日月山河,华夏浩土,缺了不畏生死的勇士么!” “非也!” “万历四十八年六月十二日,驰援清河的参将贺世贤统帅两千,击退酋奴一万!斩虏首一百七十六级!” “这算什么?” “这是不是不畏生死的勇将!” “我大明缺了勇将么,缺了怕死的将士么!” 说完,崇祯停顿了一下,叹了口气,又道:“可是,一旦遇到大规模的战争,大明必败!” “这又是为何?” “朕来告诉你们,凡统兵一万以上,大明必败的原因在于,内斗成风,各方派系林立,朝廷后勤调度一塌糊涂,监军妄自干涉战局,一些不知兵的人,横加指责,在这北京城内,喝着花酒,骂着前方浴血奋战的将士!” “这算不算管制失控!” “大明有两点管制失控:一为吏治,二为言论!有些人,借以清流之名,沽名钓誉,胡乱抨击同僚,不尽本职,不惜踩着忠良上位!” “这算不算官职失控!” 皇帝越说,大臣们呼吸越沉重。 “王爱卿,张居正的《陈六事疏》第一条是什么,你给朕说说?” 王永光微微一怔,心头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他连忙出列,道:“省议论。” “何为省议论?” “即少说话,多做事,各司其职。” “为何张居正为提出这样的观点?” 王永光犹豫了一下,道:“因当时朝臣多有议政,而少有办事者,即便有办事者,担责任者甚少,张江陵提出省议政。” 崇祯继续问道:“那张江陵之后是如何做的?” 他心中一清二楚,就是要这些文官亲口说出来。 “张江陵施行考成法!” 崇祯继续追问道:“何为考成法?” 这下不少官员心头都开始发紧了,难道皇帝要实施考成法? 张居正的那套考成法简直就是为大多数官员所不容。 为何? 因为对官员的管制非常严格,这对懒散自在习惯的大明官员,简直就是噩梦。 王永光硬着头皮道:“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对应办的事情,当定立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 “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底,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 “由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每完成一件登记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论罪处罚。” “六科也可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也可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 你看,这套管理方法,非常厉害。 凡事交代下去,分三册记载,各自保留一册,这样在追查的时候,三分做核对,谁都赖不了,想推卸责任? 没门! 这已经是21世纪的管理方法了,这一套就是张居正的管理法。 这套吏治方法的效果如何? 万历三年(1575),查出各省“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共计237件,巡抚、抚按官员54人。 其中凤阳巡抚王宗沐、巡按张更化、广东巡按张守约、浙江巡按肖廪,因未完成事件数量太多而罚停俸三月。 万历四年(1576),山东有19名、河南有12名地市级官员,因征赋不足九成受到降级和革职处分。 更主要的是挖掘了一大批不称职、不干净的“大老虎”和“小苍蝇”。 据统计,在张居正主政的十年间,因为执行考成法而被裁撤的官员竟然占到了官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因为有考成法在,“立限考成,一目了然”,彻底打破了论资排辈的传统偏见,不拘出身和资历,大胆任用人才。 但可惜的就是,张居正一死,下面的官员就开始反扑了。 他们不允许有人对他们进行如此正规的考核。 朝廷管制失控,他们才有机会。 这趟水必须越混越好,那些政治投机者,那些乡绅,那些商人,都可以钻朝廷的空子了。 所以,张居正一死,官员反扑就直接把张居正的家人都给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