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改变(第一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朝喜欢奏疏骂人的风气改了吗?   当然没有改。   整个十一月,两京十三省,无数奏疏像洪水一样冲进紫禁城里。   弹劾孙传庭的奏疏已经堆积如山,按照这个趋势,吏部尚书王永光担心有部分官员会因此闹情绪而罢工。   这不是危言耸听,明朝的官员真的干的出来。   他们往往打着道德的旗帜,耍着最让人蛋疼的无赖。   你骂他们,他们跟你讲圣贤书,你抽他们,他们还跟你将圣贤书。   总之,丫的干活能从圣贤书里找出理由来,不干活也能从圣贤书里找出理由来。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自从皇帝在皇宫门口一口气打死二十三个官员后,就再也没有人敢跪在宫门口玩那套逼宫了。   至少短时间内京师没有人敢这么玩了。   而对于崇祯来说,陕西稳定,惠泽田能顺利落地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后世一位伟人多次提醒过我们,我们要分清楚朋友是谁,敌人是谁。   皇帝虽然代表的大地主阶级,但他么的大地主阶级现在已经要把整个大明玩坏了啊。   崇祯如果再代表下去,自己就要和历史上的崇祯一样挂歪脖子树了。   所以现在就算又再多的奏疏疯狂般的涌来,崇祯都一个态度:滚,别妨碍朕!   至于王永光所的官员们怠政问题,不怕,严格按照考核来就行。   就像你在公司,老板从来不担心员工不干活,因为考核制度在那里,成绩好的加薪,成绩差的滚蛋,管你干不干活。   没挨过社会的毒打吧?   整体来说,崇祯元年的十一月是和平的,除了把陆正堂给剐了三千刀以外,似乎也没有闹出什么大的事情了。   另外,关于陆正堂的族人,原本是诛九族的,但考虑到皇帝要做一个仁君,诛了三族,就此作罢。   陕西那边奏疏,陕西大致太平。   施凤来委婉地提醒了一下,只是那一千一万百万两,怕是明年就会用完了。   用完了?   没关系,用完再给,朕有的是赚钱的方法。   朕的银行一开起来,国企一整起来,还担心没钱?   只要新的税政将土地兼并的问题稳住,将农民的民心稳住,朕就有一百种办法赚更多的钱。   你缺多少,朕给你砸多少,直到把你陕西砸出个小康社会出来!   眼看这银行在十一月顺利发展,崇祯心头就更加踏实。   左手银行,右手军队,前面有国企,后面稳定民心。   不过问题又来了,银行的政策现在还仅限于顺天府,如果明年一旦到了东南一旦,估计某些人就要急得跳脚了。   为什么?   如果你是东南某个巨富,手里拿着银子不香吗?   要知道,你是巨富你应该明白一个问题,银子是实物,是自己的,不受别人控制的。   但银钞?   那是朝廷在印的,朝廷多印,你手里的银钞可能就会贬值。   仅仅这一点,你这个巨富就会跳脚,坚决反对用银钞。   这事没有触犯顺天府官老爷的利益,却触犯了东南巨富们的利益。   总之,朝廷的一系列新政,以及这个月发生的孙传庭御林卫直接开到苏州城下的事情,都刺激到了东南的商帮们。   这是后话。   眼下,人也杀了,该罚的也在罚。   还有什么问题?   当然还有。   江南的粮食卖出去到陕西卖到了8两每石,你南直隶的户部心里没点逼数?   且说这南直隶的六部是干什么的?   权力是大大的有。   例如南京城的兵部,是可以调动南直隶的诸多卫所的,这一点北京的兵部靠边站。   例如南京城的户部,是征收南直隶的税的,这一点北京的户部靠边站。   那江南的粮食卖到了8两每石该谁来管控呢?   明显的来说,这事在朝廷里找不出任何人管控。   坑爹就坑爹在这里,大明的商业是绝对的自由的,比后世的美帝的商业都更加自由主义。   偌大的朝堂,找不到是谁对商业有责任。   但这就完了吗?   当然没有!   崇祯一封圣谕到南京,就把南京的户部臭骂了一顿,南京户部全部给朕发俸禄一年!   这是作为江南粮食卖到8两的惩罚。   这也是在暗示,以后户部你他娘的管好那帮不要脸的商帮,这大明的天下共主还没有死,别急着跳!   点名将南直隶户部尚书郑三俊批评了一遍。   这事看起来似乎就这么过去了。   崇祯也没有再理会太多,接下来便将精力都收回来,放在格物科学院和军事学院的建立上。   这格物科学院和军事学院都坐落在北京城西,也就是后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那片位置。   至于那里的太监坟场,和太监养老所,一律夷平、关门。   为北京城的城市扩容腾出位置来!   按照崇祯的规划,以后做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后,要在那里修建大学城的。   修建了大半年的格物科学院终于在十二月初一的这一天落成了。   崇祯是格物科学院的荣誉院长,徐光启则是执行院长。   崇祯给了徐光启一百个名额,从民间招募一批工科方面的人才进入格物科学院。   例如像宋应星这种农业、水利都很在行的,就可以破格进入格物科学院。   总之,朕要不拘一格找人才,只要是真正的人才,不管你有没有功名,都来,朕养着。   那些腐儒酸就让他们酸去吧。   有人说就是因为这件事,埋下了后面儒家掀桌子的隐患。   除了格物科学院,还有什么学院?   经济学院、军事学院都独立出来了。   只不过,这两所学院暂时还在修建。   十二月初还有一件事让崇祯高兴,监察厅的初级班子已经组建完毕,连宪兵部队都招募了一千人进来了,李邦华的办事效率不是开玩笑的。   初版的《军事法》也拟定得差不多了。   接下来崇祯干了一件什么事呢?   设置了一个军委会!   【作者题外话】:不好意思各位大佬,昨晚被老婆骂了一顿,说我整天只知道写小说,不好好工作,万一哪天写小说破产了咋办。。。   唉,所以昨晚承诺的一章没有及时搞出来,今早起了个大早先补上。   晚点会正常更新,保证更新量。   大佬们多帮我宣传宣传,不然在我老婆面前吹的牛逼没法圆下去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