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朕就是不嫌事大,再大一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整理惠泽田的采购名单。”   崇祯走到李程新面前,道:“朕要真实的名单,朕会派人仔细核查名单,如果发现一个字是假的,朕就剐你3000刀,明白了吗?”   李程新身体猛地一颤,硬着头皮道:“臣明白。”   “事情办好了就让你来做这个知府,办不好,朕就一笔账一笔账跟你算!”   “臣遵旨!”   这个李程新,靠着搞自己的领导上位,手里肯定也是一大堆的把柄的,眼下他已经不敢再乱来。   处理完这几件事,崇祯就进了开封城,李程新等人紧随其后。   崇祯问道:“为何不见河南布政使刘余祐?”   这开封府可是河南的省府所在,管理河南民政的刘余祐却不在,还有按察使。   李程新道:“陛下,刘大人和李大人现在正在河南府洛阳县。”   “哦,去哪里做什么了?”   “臣听说李督察在那边查出了大量的惠泽田造假,闹出了好一些人命,还惊动了京师,现在户部的人、督察院的人,以及户部给事中都在那边,这件事牵连甚广,所以两位布政使和按察使都去了洛阳县。”   崇祯听下来,倒是对李自成的办事效果非常满意。   为什么这么说?   就是要把动静闹大一点!   那些人最怕的是什么?   最害怕的就是把事闹大!   对于崇祯来说,他不担心官场现在乱起来,他就怕太平静。   下面太过平静,就表示问题全部被隐瞒起来了。   问题一旦被隐瞒起来,就会自己发酵,哪天爆炸了,就把整个大明给炸没了。   历史上的李自成不就是这样吗?   就说杞县饿死了五万人,周泰严和张时俊隐瞒不报,朝廷还因为河南无恙,但其实下面已经白骨皑皑!   下面的官员左手拿着人肉,右手沾着人血!   红娘子不就是这么被逼出来的么?   所以啊,河南现在的局面崇祯打算怎么办?   把事情搞大,越好打越好!   能落多少颗脑袋就落多少颗脑袋!   北部边境现在已经稳定下来,国库里还有一亿多两银子,新军已经打出血性来了!   有什么好担心的?   新年最重要的就是把新农政全部落地,不然五年计划如何完成?   崇祯没有去知府衙门,而是去了周王府。   当初的周王就是在开封就藩的,只不过现在周王被崇祯弄到北京去了,王府也查封了,但里面的许多东西还在。   崇祯就暂时住在周王府。   等安顿下来,崇祯立刻让人回北京传他的圣谕,两封!   传给谁?   一封传给杨所修,让他立刻展开对吏部文选司主事杨之行的调查。   另一封给吏部尚书王永光,在信里把王永光狠狠臭骂了一顿,估计看到信后的王永光几天都睡不着觉了。   两天后,皇帝的圣谕到了北京。   看完圣谕的杨所修,立刻展开了对吏部文选司主事杨之行的调查。   本来北京现在关于辽东的事情就已经争论不休了,而且洛阳现在又出了大事。   在一片争吵中,皇帝的两封圣谕到了北京,立刻把原本就波涛汹涌的朝堂砸得巨浪滔天!   什么!皇帝现在在开封!   而且还把开封府知府张时俊和杞县知县周泰严给砍了?   这个消息一传回北京,简直了,所有人都傻眼了。   皇帝啥时候去的开封?   大臣们简直要原地爆炸了,现在都这种时候了,辽东局势搅得北京朝堂天天撕逼,皇帝你居然还在河南砍人脑袋!   你赶紧过来主持大局啊!陛下!   而且圣谕一回来,都察院的杨所修瞬间鸡血慢慢,都察院的人鱼贯而出,一个个好像是要去拯救世界的一样,跑到吏部,直接就把吏部文选司主事杨之行给请去喝茶了。   吏部是什么地方?   那是六部之首!   吏部尚书的权力,可不比内阁首辅小啊!   在明代,礼部是名义上的六部之首,但论权力则是吏部,许多吏部尚书是不愿意入阁的。   他王永光是可以和孙承宗掰手腕的大佬。   吏部的一众人,平时走路那都是脑袋往天上看的,步伐比其他其他部院的都要嚣张。   现在都察院居然来吏部来抓人,平时牛逼习惯的吏部这哪受得了,当场就和杨所修撕起来。   别忘了,你都察院的官员任命,也是要经过吏部的!   尤其是文选司,官员的考核、提拔、罢免,都是要经过文选司的。   你杨所修胆子也太肥了,这是存心找干啊!   可人家杨所修有皇帝的圣谕啊,正在双方撕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皇帝圣谕一出来,吏部顿时就安静了。   眼睁睁看着杨之行被都察院搞走,大家都没话说了。   而王永光呢?   已经看完皇帝给他的圣谕了。   你以为他真的会几天睡不着觉?   怎么可能!   温体仁是本朝第一老油条,王永光就是本朝第一老狐狸。   什么是老油条?   就是油盐不进了!   你皇帝该骂的骂,我该**妹子的**妹子,**完了再给皇帝也回一封信,说老臣我也是刚坐这个吏部尚书的位置不到两年,之前的事,老臣也比较愤怒,正在一件件查来着。   顺便还在心里卖了一下惨,说皇帝您私自把一个知府砍了脑袋,让臣很为难啊。   又顺便落了几滴眼泪,把信纸都打湿了,字体都模糊了几个,深怕皇帝不知道他老人家痛哭流涕。   又顺便把河南府洛阳县的事情陈述了一遍,建议朝廷还是派一个总督过去协调多方,把事情先平稳下来。   两天后,这奏疏到了开封周王府崇祯手中。   什么狗屎总督?   李自成的身份是什么?   督察御司使!   手握尚方宝剑,这不就是钦差大臣的身份么?   现在王永光又提议搞个总督出来,不就是想尽快把李自成的权力切割出来,把洛阳的事情消停下去么?   看来朝堂上不少人对李自成非常不满意啊!   难怪布政使和按察使全部去了洛阳,此时的洛阳,怕是已经风急浪高了。   如此看来,派李自成过来,绝对是正确的!   这浪就是要越高越好,把一部分人的注意力从辽东战局转移过来,也好给孙承宗减轻一些压力。   对于洛阳的事,崇祯也不担心,他就等着事情全面爆发出来,反正洛阳有魏忠贤。   那群人再能搞事情,还能有无敌不要脸的魏公公更下三滥不成?   崇祯顺手又给王永光回了一封信,直接扣了他半年的俸禄,以示惩戒。   就这样过了十天,在派出去的秀才也都有了回响。   什么回响?   特么的开封府加杞县一起的34个县,没有一个执行了新政的!   这下,崇祯又有理由掀桌子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