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耕田的犁尚未全部用铁,崇祯给徐光启一个指示:以后生产出来的所有犁,全部用铁。 全部用铁的后果是什么? 农具价格都涨,因为铁肯定比木头还贵。 那么如何降低这个价格呢? 大力开采更多的铁矿出来,只要铁的数量一多,价格自然而然就会降下来,这是必然的。 至于这采矿炼铁,找宋应星和徐光启啊。 这两位大佬,大概是这颗星球上目前最牛逼的大脑之一了。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简直就是这个时代的神书,把《天工开物》上面的东西都好好挖掘出来,什么农业、冶炼、手工艺都有。 如在提水工具(筒车、水滩、风车)、船舵、灌钢、泥型铸釜、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方法、盐井中的吸卤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许多力学、热学等物理知识。 还有各种农作物的培育方法,活塞式鼓风技术。 为了给皇帝看实物,什么筒车、风车、龙骨车全部都拉出来了。 另外,宋应星又给出了一份规划安排,是关于水渠的。 山西、山东、陕西和河南,不像长江以南,这几个省的水相对南方会少一些。 想要大力提升农业,仅仅是提升农具还不行,水是农作物生长的必要的东西。 其实这几个省的河流都不少,但分布上却未必适合农业的发展。 南方一带为什么农业更加发达,是因为南方的湖泊非常密集,例如两湖、江西、安徽、江浙一带,不仅仅有长江水系的各种河流,还有纵横交错的湖泊。 这些湖泊滋润了那里的土壤,使得农民可以就近取水。 而北方呢? 湖泊非常少,这大大增加了农民种田的难度。 所以,在北方发展农业,蓄水才是重中之重。 崇祯看完宋应星关于水渠的详细规划后,深以为意。 宋应星是个搞学究的工科男,口头表述能力不是很强,但是用笔写下来、画出来,却是非常在行的,非常清晰。 “徐爱卿看了吗?” “回禀陛下,臣已经看过了。” “徐爱卿觉得如何?” “如果是这样,工部还需要再招募一批人,可能今年的预算要全额超标。”徐光启比较保守地说道,他这种搞科研搞学究的,也不是什么平时嘴巴上喜欢跑火车的,是什么就是什么。 “无妨,朕以为可行,每一个州府必须有至少五个水库,这是合理的。”沉吟了一下,崇祯道,“这样来,这件事的重要程度提升到最高,朕将这批人单独出来,设立一个水利局,直接归属到农务院,水利局做规划和设计。” “朕在城里一个大明兴建商社,与北京制造局一样,属于朝廷所有,挂在工部,这个商社(公司)专门组建民工,修建执行水渠,对了,从北京城到山海关的水泥路的民工也可以从这里面调,这样做统一管理、培训,效率会更高。” 其实这就是后世的建筑公司,大明道路三局?大明铁路二局?大明水利五局? 就是这么个概念,独立出来,重点管理,会更加专业。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就是崇祯写的《国富论》里的开篇:分工写作。 有了《国富论》这本书做基础,徐光启和宋应星等人都明白皇帝这样做的用意。 “陛下圣明如日月,臣等佩服。” “那就这么定,徐爱卿,你来做规划,提报给内阁,朕来批就是了。” “遵旨。” “另外,这民工,就像士兵,是需要领钱的,这就不是杂役或者徭役了,将民工的工钱都算到预算里。” 徐光启有些犹豫:“这……” 这可是一大笔开支啊,老百姓本身就有徭役在身,朝廷何必花了这一笔钱呢? “放心,这钱朕出得起。” “遵旨。” 什么是徭役? 就是老百姓要定期给官府免费干活,例如挖个水沟,例如修建宫殿,例如运输军需物资,都是官府征集百姓来做这些活。 没错,就是免费做。 所以古代的农民,很惨,不仅要被地主欺负,还要免费花时间和体力给官府办事。 这样就滋生了许多腐败。 例如知县大老爷要出行去某个妓院,不愿意走路,需要人抬轿子,就找几个老百姓来,给知县大老爷抬轿子。 这样统治阶层确实爽,但浪费了劳动力啊。 所以古代一修宫殿,有正直的大臣就说,天子要劳民伤财。 重点就是劳民,那么多工事,把百姓抓来免费干,疲劳了百姓,使得田没人种,就是暴政。 那现在崇祯呢? 当然不是暴政。 为啥? 朕给钱啊! 就像后世,一搞大基建,农民工就很开心,因为有收入啊,可以养家啊! 这就是本质的区别。 朕有钱,朕把宗室全部抄了,这点钱还没有? 朕的银行今年一年在顺天府至少可以全面覆盖,老百姓把钱都存进来了,皇家银行有没有钱? 大明兴建商社找皇家银行贷款100万两,修了100条大马路,每一条大马路一年收过路费2000两,一年就可以收20万两,五年回本,以后全部都是赚的。 贷款利率5个点,还不还得了? 绰绰有余! 你说这是不是暴政? 这是惠民的新政! 朝廷把马路修好了,老百姓拿了钱,有钱买粮食买衣服,给孩子买好吃的了。 钱从银行里,流入到民间,流入到老百姓手里。 这才是商业,新商业! 那么问题来了,崇祯现在大力发展农业,找一批民工来修建水库,这批民工本身是需要服徭役的。 说不定他们在修建水库的时候,按照规矩就要被抓去服徭役。 所以徭役是一件很坑爹的事。 所以徭役是肯定要废掉的。 但现在不能废。 为什么? 一旦徭役立刻废除,各地的官府开支将会暴涨。 就算用宗室的钱来填补,都未必补得上。 所以,这个政策可以绕个弯子来。 凡是大明兴建商社招募来的民工,都不需要履行徭役了。 你看,任何事情都不是独立的。 从农政开始着手,就可以拉动后面的不少产业,只要产业被拉动了,崇祯就可以成立新的模式来搞管理,为以后的商业打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