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你还是出去躲躲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2章你还是出去躲躲吧   李东倒是真没想着坑赵涛。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自己这都莫名其妙。   一个末位淘汰制,搞得公司里交易员的意见很大。   就连张晓君、许猛他们,都私下里找过李东,委婉的跟他反应,末位淘汰制是不是太残酷了点。   他们做日内的,只要能稳住盈利,不给公司赔钱,这就可以了。   至少还是给公司赚钱的嘛。   至于搞个末位淘汰制出来?   这么一弄,公司一下子就走了那么多的交易员,关键是,让这些交易员出去一说,别的交易员都不愿意来东来了。   正好赵涛那边也发底薪了,好多交易员都跑赵涛那去了。   张晓君他们虽然没有明说,但那意思分明是,要是再让安心这个外行人乱搞下去,公司这些交易员怕是都留不住了。   包括他们自己。   李东也很愁啊。   只能先安抚住他们。   说回头找安心好好商量商量。   回过头来,李东倒也没急着去找安心。   而是先在家里跟胡玥商量了一下。   准确的说,是请教了一下胡玥。   在管理公司这方面,胡玥可比他强了百倍都不止。   胡玥一听,想都没想就说,安心做得对。   就应该搞末位淘汰制,给这些人一点压力。   如果连这点压力都受不了,那只能说明这些人不适合做这一行。   胡玥跟安心的观点一样,也许李东成立这家交易公司的初衷,仅仅只是为了帮他操盘。   但是,既然公司成立了,那就得好好发展一下。   公司发展好了,不管是对公司员工,还是对李东来说,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李东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而一个精英团队,对他的帮助将是巨大的。   李东对此也表示认可。   胡玥又批评了李东几句,说他在这件事上,处理的不妥。   他既然选择了安心来做公司的总经理,那就要帮安心树立起权威来。   可以张晓君、许猛为首的这些交易员,从心底里就不认可安心。   他们只认李东这个老板。   甚至因为李东这个老板比较好说话,跟他们又是曾经的同事,所以在他们心里,可能都没真正把李东当成老板,而是当成了哥们儿。   包括李东自己,潜意识里也没有把张晓君他们当成员工,也是当成了哥们儿。   这样一来,张晓君他们都不信服安心,让安心怎么管理公司?   从这件事就看出来了,安心只是搞了个末位淘汰制,张晓君他们直接就来找李东抗议了。   李东若是再去跟安心商量这件事,那让安心怎么想?   人家会心凉的。   弄不好,直接拍屁股走人了。   李东听了,悚然一惊。   胡玥说的没错,他内心潜意识中,就没把张晓君、许猛他们几个当员工。   而是当成了哥们儿。   让张晓君他们过来,他本能的有种哥们义气,觉得不能亏待了他们。   现在看来,这种想法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讲义气本身是没有错的,但要看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   在公司里,跟员工讲义气,妄图用江湖的那一套来管理公司,肯定是不行的。   只怕到最后,公司干不成了不说,哥们儿也做不成了。   李东很诚心的跟胡玥请教,这件事应该如何处理。   胡玥说,很简单,交给安心去处理。   他这边,就做他的甩手掌柜行了,没事别瞎掺乎。   要是怕张晓君他们再来找他,让他为难的话,那就出去躲几天吧。   等安心这边把公司的这些交易员彻底摆平了,他再回来。   李东呆了一呆。   让他出去躲几天?   怎么听着这么荒唐呢?   但又一想,张晓君他们再来找他的话,的确是有些为难。   出去躲一躲,好像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就是躲这个字眼,让他有点难以接受。   想他李东,啥时候躲了?   大概是看出了他的不情愿,胡玥又补充了一句:就当是出去散散心了。   哎,这个说法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自己出去散散心,可不是出去躲的。   从京城回来这一个来月,整天忙着公司这一摊子事,劳心费力啊,是该出去散散心的。   不过李东还有些纠结的跟胡玥说,公司现在这么多事,他直接拍拍屁股走了,又扔给安心一个人,是不是不太合适啊?   之前在京城那段时间,公司就全扔给安心一个人,让李东心里怪觉对不住人家安心的。   现在才过去一个月,又要跑。   安心不会有怨言吧?   胡玥说,你不去给安心添乱,安心高兴还来不及呢。   李东很是不忿。   他才是老板呢。   竟然说他添乱。   岂有此理啊。   李东狠狠的惩罚了胡玥一顿。   …………   关于外出躲避……哦不……散心这件事,李东是真没啥主意。   他骨子里还是喜静不喜动。   没事就在家里窝着,哪都不爱去。   前世活了三十多年,愣是没出过省,在老家最远去过云城,在云城最远去过老家。   这一世,好歹还去过几次京城。   只是刚从京城回来,肯定不能再去京城了。   李东想了想,感觉世界这么大,哪里都想去。   可一想到独自离家,跑那么远的路,来会儿折腾,又哪都不想去。   问胡玥,胡玥给他推荐了好几个地方。   可都没什么兴趣。   搞得胡玥也很无奈,干脆就跟他说,要么去机场,随便买张机票出去,要么干脆自己开着车,跑哪算哪儿。   李东眼前一亮。   坐飞机就算了,自己开车出去,这主意不错。   说走就走,漫无目的,走哪算哪,啥时候累了啥时候回来。   决定好了,李东就不再耽搁。   简单一收拾,转天一早就走了。   独自开着那辆大悍马上路了。   就胡玥一人知道,其他谁都没通知。   跑到半路接到了沈宝宝的电话。   沈宝宝在电话里气急败坏的说他不仗义,这么好玩的事竟然不带他。又问他现在到哪了,她跟张晨阳马上出发来追他。   李东是出来散心的。   带着沈宝宝跟张晨阳,那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直接就跟沈宝宝说,他已经出省了,别追了,追不上了。   沈宝宝急了,说胡玥都告诉她了,李东才出发不到俩小时,出个毛的省啊,连市估计都还没出吧?   李东说我开的快。   沈宝宝气到抓狂。   然后气呼呼的跟李东说,她跟张晨阳自己出去玩,才不跟他一起呢。   说完就挂了。   李东也不以为意,继续开着他的车,慢悠悠的走着。   他也没走高速,就沿着国道慢慢开。   甚至都没开导航,跑到哪算哪。   还别说,这种感觉真挺惬意的。   沿途各种风景从眼前划过,有农田、村庄、山陵、小河……   初秋的天气,暑气刚退,寒意未来,凉风微云,沁人心脾。   有时路过某个村庄,李东心血来潮,就拐进去溜达一圈。   村里偶有村民围聚一处,看到他这辆霸气的大悍马经过,一个个都啧啧称奇,议论着这是谁家的孩子,这么出息。   饿了就随便在路边找个小饭馆。   这找饭馆吃饭也是有学问的。   那种看着装修高档但门前冷落的饭店不要去,就找那种门口停了好多大货车的饭店。   这种大路边上,哪家饭店好吃、实惠,经常跑长途的大货司机显然是最清楚的。   虽然李东自己很少出门,但是家里二姑父就是跑大货的,以前逢年过节李东都会去二姑父家里拜年,跟二姑父一起喝个酒,二姑父就会给他讲这些沿途琐事、风土人情。   当然,这种路边的饭店,就别指望多么干净卫生了。   不过穷苦出身的李东倒也不讲究这些。   这种饭馆,主要就是面条、水饺、包子、大饼、羊肉汤,再就是简单炒几个小菜。   水饺、包子那能不吃还是不要吃的好,那馅先不说啥肉,关键是指不定就吃出啥来,甚至能吃出来还算好的,很多时候,稀里糊涂的就吃下去了。   二姑父就跟他说过一个故事,曾经有次二姑父跟一个伙计一起进一个饭馆吃饭,吃的包子。   肉馅的。   吃到一半,那伙计吃出个大蜈蚣。   只剩一半身子。   另一半,已经被他吃下去了。   二姑父说从那之后,他在外边再也没吃过包子、水饺这些东西。   甚至在家里都很少吃。   心理有阴影了。   李东虽不至于有阴影,但也不会在这种饭馆里吃包子。   李东一般就是喝个羊汤,或是吃个面条。   偶尔也会跟同在饭馆吃饭的大货司机们聊两句。   因为二姑父也是跑大货的,李东对大货司机还是比较了解的,而且,穷苦出身的李东,并没有丝毫的瞧不起这些大货司机,也不嫌他们粗俗腌臜。   李东自己也黑不溜秋的,衣着也很朴素,打眼一看,不知道还以为他也是个开大货车的。   所以李东很容易就跟这些大货司机聊到一块。   等吃完饭,出了饭馆,大货司机们看着他上了悍马,一个个这才目瞪口呆。   敢情刚才跟他们聊的那么投入的兄弟,不是同行,而是个有钱人啊。   李东自不会在意这些大货司机们怎么想,怎么看。   在他眼里,这些大货司机,终究只是他人生中匆匆一会的过客。   可能连名字都记不住。   不过还是有几个,给他留下了挺深的印象。   有一对夫妇,四十来岁,妻子是个残疾,瘸着一条腿。   干不了什么重活,就陪着丈夫出来跑大车,一路上多少也能照顾一下。   两个孩子都在家里上学。   俩闺女,大的上高中,小的上初中。   跟李东说起两个孩子的时候,两口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个劲的夸俩闺女学习好,懂事。   为了两个孩子,他两口子吃再多的苦,也愿意。   两口子要了两碗面,最便宜的。   妻子把自己碗里仅有的两片肉,夹给丈夫,又夹了一大筷子的面条给丈夫,说自己不饿,让丈夫多吃点。   丈夫留下面条,却把肉夹给了妻子,说她身体不好,多吃点好的。   李东默默的看着。   不知为何,眼角有些湿润。   怜悯吗?   谈不上。   而且人家两口子分明笑的很幸福,何须他的怜悯。   感动吗?   好像也谈不上。   两口子就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虽然苦了点,但是却挺幸福的,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什么感人肺腑的故事。   可不知道为什么,李东心里就是莫名的被触动了。   尤其是两口子看彼此的眼神。   很暖。   李东是先来的,也先吃完了。   吃完之后,跟两口子道了个别,李东就起身离开了。   结账的时候,顺便把两口子的也一起结了,又给两口子多要了两个菜,葱拌羊肉,辣炒羊杂,小饭馆里最贵的两个菜了。   还有一个兄弟,年龄跟李东相仿,但是那一脸的沧桑,使其看起来就跟四十似的。   李东主动跟他打招呼,开口叫了声大哥。   聊了一阵才知道,那兄弟比李东还小一岁。   李东都有点不敢相信。   随口就问了问那兄弟家里的情况。   那兄弟说,他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他父亲在他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也改嫁了。   他兄妹三人,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奶奶身体一直不太好,常年吃药,爷爷前些年也去世了。   家里因为给父亲和爷爷看病,欠了一屁股债。   去年,弟弟又跟人打架,失手把人打成重伤,判了三年不说,还得赔人家一大笔钱。   妹妹在上学。   现在全家人就靠他一个了。   他要供妹妹上学,要给奶奶看病,要还债。   他也没别的本事,就会开大车。   就只能辛苦点了。   他说他妹妹学习很好,明年就要参加高考了。   听老师说,妹妹很有希望考上重点大学。   他说他弟弟并不坏。   打的那个人,是妹妹的同学。   之所以打他,是因为那个人老是骚扰他妹妹。   他弟弟一怒之下,出手就重了些。   其实那人伤的也不是太重,就是鼻梁骨折。   但那家人有钱优势,愣是把鉴定报告做成了重伤,他弟弟也被判了三年,还得赔人家几十万的医药费、精神损失费。   说这些话的时候,那兄弟哭了。   透着一股辛酸、无助、悲愤。   李东问了问他家是哪的,弟弟的名字,妹妹的名字。   又劝慰了他几句,便离开了。   不过在走的路上,李东给李贵打了个电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