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最痛恨的就是兄弟相残! 无论是当初对扶苏的教导,还是之后决定更换继承人,对现任太子的教导。 都是以兄弟友爱为前提的。 哪怕将来其中一人当了皇帝,也要照顾弟弟妹妹们。 要不然,就不配做兄长! 当年成蛟叛乱死亡的消息传到咸阳,嬴政也是大发雷霆的! 所以,这些儿子为了储君之位可以争,可以各凭本事争取表现。 哪怕使用一些阴谋诡计,都是可以容忍的。 但是,却不能手足相残! 嬴政从继位开始,就见了太多的尔虞我诈,对宫廷斗争也极为了解。 即便是当年的秦国,在争斗之中有人一旦发动兵变,对正式册封的继承人来说,结局都是悲惨的。 甚至不少人为了活命,不得不逃离秦国。 前415年(秦灵公十三年),秦灵公赵肃去世,赵肃的叔父、公子赵连的叔祖父赵悼子夺得君位,是为秦简公。 时年十岁的公子连为防不测,逃到东边的邻国魏国,开始长达二十九年的流亡生涯。 这就是秦献公! 秦献公时期的改革颇具成效,为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流亡二十九年才归国,如果不是留在秦国会性命不保,谁又愿意放弃公子的尊贵身份在外流亡漂泊呢! 嬴政清楚知道,一旦兵变成功,哪怕将闾不动手,那些士族也会施压将太子杀害。 这可是他最宠爱的儿子,也是定下的大秦继承人。 想到这个儿子可能被迫害,心里就如同刀割一般难受。 眯起的眼睛里,杀机毕露! 好在,密探早已送来消息,知道京师兵变已经被镇压。 而那些参与谋划兵变之人,已经全部被腰斩。 其实,当嬴政听闻朝堂之上一半的朝臣被腰斩,着实被吃了一惊! 没想到那个小子下手会如此狠辣! 也担心朝堂之上会出现混乱。 只是想到那些士族大臣差一点害了自己最宠爱,寄予了莫大希望的继承人时,也就释然了。 甚至抚掌赞同:杀得好! 要不是知道长子平安无事,又镇压了兵变,非得亲自领兵杀回去不可。 不过,再次看到由记录官详尽的记录,包括每一个人说的每一句话时,额头青筋就忍不住怦怦直跳,眼中杀机凛然! 尤其是看到后面,当张良被抓获,并带到大殿受审之时。 脸色气得胀红,连呼吸都急促了。 将闾心有不甘,想要争夺储君之位,他可以包容。 太子弄出一个巡察队,要巡视各郡,对士族造成极大威胁。 那些士族想要反抗,也在情理之中。 只要不做得太出格,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也当是对太子的考验。 看看在太子监国期间是否能压制得住那些士族。 但是,勾结六国余孽,性子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张良在前不久才刚刚伏击了太子的车队。 而那一次设伏的真正目标,却是自己! 由皇帝亲口下令全国搜捕的反贼,竟然堂而皇之的进入了大臣的府邸中。 而那些士族和大臣为了利益,竟然真和反贼勾结在了一起。 这就不仅仅是想要对抗太子,把太子拉下马来那么简单了。 这是想要颠覆大秦的基业啊! 嬴政咬紧后牙槽,放在桌上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都快被将闾和士族的行径气得七窍冒烟了! 当看到太子说出那番义正言辞的呵斥时,眉头一挑,忍不住喊了一声:彩! 父子俩的想法一样,可以争斗,但是要有底线。 谁若是想要分裂大秦,把百姓重新卷入战乱之中,都将遭到雷霆打击! 对于咸阳城内一天之内杀了上千人,更有数千人被下狱的判决。 是颇为赞同的。 甚至,心里隐隐对太子的处理方式不太满意! 忍不住吐槽道:“这些士族直系就应该直接杀掉,收监岂不是留下祸患?太子还是太过仁慈,阅历不够啊!” 赵高在一旁听得眼皮一阵狂跳。 心里暗暗嘀咕:“当初嫌弃太子杀性太重,现在怎么反过来变成仁慈了呢?” 当然,这种事情也就只能在心里想想,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 在嬴政看来,诛杀首恶没有错。 但是对于士族直系,也该全部抹杀以绝后患才是! 嬴政对待六国王室直系,就是这么做的。 六国王室直系全部杀死,以绝后患。 旁支贵族则全部迁入咸阳,放在眼皮子底下监视居住。 这样才能减少后患。 要不然将来有一个直系若是打着名号立旗,就会有很多人认为是名正言顺了。 毕竟,在这个时代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一个名义。 若是名不正则言不顺,很难得到响应! 若不然后来的陈胜吴广揭竿起义之后,因为祖上并不是六国的王室,最后只能打着扶苏的旗号了。 嬴政仔细翻看着记录,在详尽的记录下可谓是心潮起伏。 时而捏了一把汗,时而又气得牙痒痒! 尤其是对将闾和士族联合张良之事,气得是咬牙切齿,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原本只是宫廷争斗,却演变成了叛乱造反! 从性质上来说,是不可饶恕的! 这也是秦轩的高明之处了。 为了给将闾和士族把反叛的罪名坐实,也是煞费苦心。 不仅配合他们,还时不时的进行引导,在话语中设下陷阱。 不管他们心里有没有想过背叛大秦,但是从对话中就可以确认,这些人的的确确私通反贼意图造反! 如此一来,即便杀得再多,皇帝也不会问责了。 而且事情若是闹得太大,皇帝反倒会站在自己一边。 因为上位者,最痛恨的就是谋逆! 这触犯了上位者的底线! 有些事情是不能触碰的! 所以,秦轩心里信心满满,压根就没有什么好担心。 只要专心发展国力,将大秦治理井井有条就够了。 嬴政翻看了完了记录,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睛。 赵高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生怕打扰了皇帝的沉思。 片刻 嬴政缓缓睁开了眼睛,下旨道:“传旨,明日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