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最铁的证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喏!”   郎官领命,恭敬的退了下去。   秦轩背负双手,站在上方,目光冷冷的扫视了一圈。   趁着等待的时刻,转头询问道:“记录官,今日朝堂之上的事情,可记录清楚?”   记录官急忙站起身,恭敬的说道:“回禀殿下,也记录清清楚楚!”   今日的记录,到时候会进行封存。   本来,按照规矩的话连皇帝都不能查看的。   但今日涉及到近一半的朝臣作乱想要发动兵变。   此等惊天动地的大事,皇帝肯定会过问。   更想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以始皇帝的强势,想看到的东西又怎么会看不到呢?   在后世的记录中,之所以一生都为亲自翻看过记录,只是不想强行翻看坏了规矩罢了。   不过,倒也是明智之举。   后来的一些皇帝动用特权强行翻看并修改了记录,这些可都是被史书记录了下来的!   这也是秦轩为什么要陪着他们演戏的原因。   这场戏,就是要按照自己的设定,一步一步走下去。   并且,每一句话都要由他们亲口说出来,把事情给坐实了!   有记录官在旁边全程作了详细的记录,连每一句话出自谁之口都明明白白。   到时候皇帝看到的,就好比是一份由秦轩亲手编写的剧本。   自然是一目了然。   有了记录官的证据,对这些人也就无须再审判。   即便解释,皇帝也不会相信的。   因为在皇帝看来,没有什么证据比记录官笔下的文字更具可信性!   秦轩的引导和安排,也把对自己不利的因素全部排出。   这番辛苦配合,总算没有白费!   罪名给他们坐实了,还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挫败阴谋力挽狂澜的功劳!   美得很!   现在,就差最后一道工序了。   秦轩清楚知道,如果这些人今日兵变成功的话。   迎接自己的,恐怕就是被当做人质永远软禁在宫中!   或许,在分界而治的情况下,将闾迫于压力。   而皇帝那边又急需要继承人的情况下,会释放几位公子过去。   但是,其中肯定不会有自己的。   甚至于在史书中会记录自己在某一日突然得病暴毙!   无论将闾还是那些士族,都不可能让自己活着离开。   既然对方都不想让自己活了,那自然就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面。   也没有好留情的了。   毕竟,士族的势力在大秦是根深蒂固。   哪怕是皇帝也不好杀得太过火。   以免落下一统天下后狡兔死走狗烹的恶名。   甚至在有心人的引导下,仅仅只是一场宫廷争斗。   但是   如果这些人和六国余孽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妄图颠覆大秦,叛国的重罪!   到时候皇帝只需要按律处置,老秦人百姓也不会心生芥蒂,只会拍手称快!   如果皇帝再在这个时候施以恩惠,保留那些士子的子弟。   在能够活命的前提下,恐怕无论开出什么样的条件士族都会答应。   哪怕是没收了封地,把他们打散了迁徙到其他各郡,也会因为皇帝的仁慈而感恩戴德。   如此一来,士族的力量就被彻底瓦解。   皇帝的集权,又少了几分牵制。   始皇帝必然是龙颜大悦的。   而推动此事的秦轩,自然也是大功一件,在皇帝心里加分不少。   秦某人可是从来不做亏本买卖的。   今日费心费力陪他们唱了一出戏,怎么可能不捞好处呢?   再说了,现在利用始皇帝的威势将士族彻底瓦解。   将来自己登位以后,也能少一些阻力。   他可不想像当年的秦惠文王嬴驷一样,哪怕是当了秦王也被士族压了四年才崭露头角!   很快   两名郎官押着一个五花大绑,身着文士打扮的男子走了进来。   其中一名郎官恭敬的汇报:“启禀殿下,反贼张良带到!”   秦轩目光俯视,好奇的打量着后世中有名的‘汉初三杰’之一。   大智囊,张良!   不得不说,张良看起来倒真是一副军师智囊的模样。   虽然被捆绑着颇显狼狈,但依然难以掩盖其气质。   在前世的时候,秦某人对这位智囊可是颇为欣赏喜欢的!   能够急流勇退,还建立了一方大族,其大智慧让人钦佩!   不由感慨道:“张良,本宫终于抓住你了!”   张良并不知道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听到感慨,还以为是指会稽县造反,和数日前的埋伏刺杀。   昂起头,也颇为感慨的说道:“不愧是能打得胡人臣服,收复南北两地的太子轩!今日一见,果然是器宇轩昂!”   秦轩听到夸赞,下巴忍不住扬得更高了!   这可是大智囊张良的夸奖,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以其高傲的心性,可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入眼夸赞的!   哪怕是后来的西楚霸王项羽,在其评价的时候也仅仅是勇猛。   其他的,就嗤之以鼻了!   而且让对手佩服,心里更有满足感!   秦轩目光俯视,沉声开口道:“皇帝陛下待你们六国遗民不薄,为何还要屡屡造反?”   张良昂起头,义正言辞道:“良乃旧韩子民,自然是复国为己任!”   说完,目光直视上方的挺拔身影。   原本以为对方听了这个答复定然会恼羞成怒。   谁想到,对方申请平静,丝毫没有发怒的模样。   反而微微颔首,一副赞同的模样。   秦轩之所以会有认为赞同,那是他心里清楚对方的感受。   试想,若是大秦被灭亡,换了自己恐怕也是以复国为己任吧!   当然,这是对于一国的君王或者公子而言。   对于一个臣子来说,能够忠心耿耿想要复国,实属罕见了!   后世那些反王们一个个喊着推翻暴秦,嚷嚷着要复国,还推出了六国的后人这杆大旗!   结果呢?   项羽把楚怀王给杀了。   其他打着复国名义的反王纷纷自立为王。   要是和王室没有血脉关系的……没关系,编造一个就行了!   所以,秦轩对于张良的忠心还是颇为赞同的。   但是,这并不能成为饶过他的理由。   反倒越是如此,就越不会留下此人的性命。   整天琢磨着怎么复国,留着给自己添堵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