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扶苏的申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70章扶苏的申请   宫里   嬴政坐在上方,悠悠的抿着茶水。   而眼角余光,还停留在桌上摊开的奏折上。   始皇帝的勤勉,在历代皇帝中也能名列前茅。   曾经每日批阅竹简一百二十斤,不但是脑力活,还是个体力活。   就勤勉来说,恐怕只有后世的老朱皇帝能拼一拼!   忽然   赵高拢着手垂头走了进来,恭敬的汇报:“陛下,公子扶苏求见。”   嬴政神情一怔,皱起眉头道:“让他进来。”   只是心中还是有些许意外和失望。   本来,他以为来的人会是将闾。   毕竟,朝廷之上的争斗让他折损两名投效的大臣。   作为主上,这时候怎么也要来一趟。   就算是来请安的,也要把面子做足,让外面的人以为是来求情的。   免得落下一个薄情寡义的名声。   一旦名声坏了,以后再想让他人效死力就难了!   朝堂上的大臣就只有那么多,这批追随的人若是最后没落到好下场,以后谁还敢来投效。   将闾只是公子,而不是皇帝!   皇帝只有一个,公子却有很多。   能站在朝堂之上的,哪一个不是聪明狡猾之辈。   有了谏大夫和吏中丞的例子在前,以后耍滑躲在后面只吆喝是必然的。   而那些还在左右摇摆的,在储君之位公布之前都不敢再投效了。   毕竟,没有从龙之功,将来顶多不受重用。   等年龄上去了,衣锦还乡也是能落个善终。   若是投效一个薄情寡义的主人,像吏中丞和谏大夫一样被当做可以随意牺牲的马前卒,那才悲催!   他们是要捞好处,而不是去送死的!   但将闾今日只要来了,宫里人多眼杂,消息肯定会传出去。   传到那些大臣的耳朵里,至少也会认为公子尽力了。   不会背上薄情寡义的名头!   可惜,嬴政等了一个时辰,来得却不是预料的人……。   很快,一名儒雅青年走了进来,恭敬行礼:“儿臣拜见父皇!”   嬴政微微颔首,询问道:“你怎么来了?”   按照规矩,在批阅奏折的时候是不喜欢被人打扰的。   儿子们也熟知这一点,所以即便是请安也不会在这个时间过来。   但扶苏依旧是来了,那么肯定是有什么事。   嬴政看着下方的儿子,心念急转。   片刻,心中便隐隐有了猜测。   应该是为今日诏命之事而来!   心底不由好奇:难道他不愿随军出征?   或者,想当主将?   这个念头在脑海中闪过,眉头皱得就更深了。   当主将,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前有赵国临阵换帅,把老将廉颇换掉,让熟读兵书的赵括代替,结果一举坑掉了赵国的主力!   扶苏的情况,算起来也和赵括类似。   都是熟读兵书,却没有独自领兵作战的经验。   有了赵括的教训在前,又怎么可能答应让其为主将呢!   嬴政对于大军的领兵之人,可是严格审核控制的!   哪怕是当初的秦轩,也是在展现出了一些才能之后才得到领兵的机会。   即便如此,在第一次统兵的时候也安排了征伐经验丰富的名将王贲为副将。   虽然王贲是副将,手中却有皇帝密旨。   如果秦轩的大方略出现问题,王贲是可以临机决断取而代之的!   嬴政对于扶苏的性格,那是太了解了。   优柔寡断还心慈手软,根本就无法独立主持大局。   此次前来,若真不知天高地厚想要主将的位置,那肯定免不了要一番训斥了!   果然   扶苏抬起头,恭敬的说道:“儿臣是为父皇任命一事而来。”   嬴政深深看了一眼下方的儿子,开口道:“讲!”   扶苏立刻说道:“启禀父皇,扶苏自知领兵经验尚缺,恐难担任副将一职!”   嬴政眉头一挑,脸上了露出诧异之色。   开始还以为这个儿子是为争夺主帅而来。   若真是如此不知轻重,那就免不得斥责一番了!   没想到,他竟然不是为了争夺兵权而来,眼中不由闪过一抹欣慰之色。   能够知道自己的短柄,主动提出让贤的话,倒是识大体!   不过作为皇帝的儿子,没有经验可以学。   多带几次兵,自然就熟悉了。   而且此次任命扶苏为副将,那是有深意的!   胶东郡船坞经过数月的努力,甚至嬴政为了加快进度征召了两万民夫!   在同时开工建造下,已经建好了六艘战船,第七艘也在建造中!   就差最大的旗舰完成之后就可以出海远征了!   对于大海之外,可是抱着幻想的!   虽然秦轩已经说了所谓的瀛洲仙山就是一座火山地震频发的岛屿。   仙人肯定是没有,衣不遮体的土猴子倒是有不少!   但嬴政随着年龄增长,对长生越发的渴望。   即便是认同了这个说法,但心中隐隐还抱有一丝期盼。   希望这一次儿子是错的。   希望瀛洲之上真有仙人,求得长生不老丹药归来!   只要大军没有抵达,他终究还抱有一丝幻想。   只有让使者真真切切亲眼确认了才会死心!   所以,在对长生的期盼和渴望之下才会主动征召民夫前往胶东郡造船。   而此次征伐东瀛的主事人,就是扶苏了。   当爹的自然清楚儿子是什么秉性。   说白了,根本不是领兵的料,才特意安排历练。   所以才特意安排了一个副将的职务让其领兵,也算是一种磨砺。   就算真有个差池,上面还有个大哥替他收拾烂摊子。   嬴政对于扶苏的教导磨砺,可谓是用心良苦。   在原轨迹中,即便被这个儿子气到吐血,依旧让他去了上郡。   而且上郡的主将是和他关系甚密的蒙恬,等于是把三十万大军交到了扶苏的手上!   可惜,纵然千古一帝用心良苦,也想不到这个儿子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被儒家忽悠瘸了的脑子里只有忠君,哪怕猜到有猫腻依然按照诏书自刎。   三十万大军愣是没有起到作用!   但凡有那么一丁点的血性脾气,也不会落得身死的下场!   自己死还不够,连蒙恬都成了陪葬!   毕竟,公子都自刎了,作为忠于大秦的将门之后又怎么有胆量造反呢?   落得身死的下场,不是没有原因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