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再逛地摊 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就是星期天,也是林天佑想要去狂地摊的时间。   当许四海早上下楼练拳回来,把林天佑喊起来,这家伙的眼睛都还没睁开,可以说是闭着眼在洗漱。   婶婶田小兰还在骂儿子,看看人家老四,一大早就起来练拳,而你呢?   一起去小茶楼铺子吃点点心对付下,许四海还要林天佑和他做配合,只要自己和人讨价还价,林天佑就要坚决反对,东西不好看;太脏太破,价格贵各种理由随便编。   “ok!”林天佑还说:“你很有奸商的潜质!”   “我就是奸商!”   额。。。。。。   这一句到位,林天佑反倒是无语了。   随后俩人又开始唧唧咋咋的说英语,强化培训效果,现在许四海一半的日常用语基本可以应对自如,就是不认识字。   许四海准备和外国小孩子一样,先说会口语再学会认字。   等俩人到达摩罗街,摊主们已经开始摆摊,林天佑还很惊讶,说是头一回知道香江还有这么热闹的地方。   开始逛摊位,许四海在一个摊位上看到摆了一叠银币,他还拿起来看了下,都是很普通的版本,这种普品他是毫无兴趣的。   翻到最底下,竟然是个1928年版的鹰洋。   鹰洋是墨西哥的钱币。1821年墨西哥赶走西班牙统治者立国,1823年就开始铸造鹰洋银币,因为年头早,铸造版本众多数量也多,好多行外根本分不清其中的差别。   不动好哇,这就给了懂这一行的许四海有了就会。   他只花了十几块钱就把这枚价值不菲的银币给收入囊中。   又走了几步,许四海还看到杜生伟和谢达昌也在逛街,看来他们也想在旧货摊上捡漏。但是他们两手空空,看来是没找到心仪的好东西。   略略寒暄几句,两拨人分开背道而行。   一个摊位上,摊主也是刚刚才到正在从大包里往外掏东西,摊位上已经摆了一个黄杨木雕刻的观音,正在掏的则是一把棕黄色的碎纸片。   这种颜色的碎纸片他很熟悉,很像是古画老旧的颜色,他随即停住脚步。   等到摊主把大小不一所有碎纸片都掏出来,许四海还拿起来一块有笔墨痕迹的看了下,上头画了一截兰花,笔法笔力也算很不错的。   再挑挑拣拣,还看到一块带图章的,上头依稀可见很熟悉的图章“石渠宝笈”,再找一张,上头还有两个图章,一为“三希堂精鉴玺”;一为“宜子孙。”   这几个图章许四海很熟悉,一眼就看出是真的,这样这幅画就绝不会差!   但这还要这幅画是基本完整的。   得到地摊老板的允许后,许四海开始在地摊上把碎纸片给暂时拼接起来,还算好这幅画基本完整,画的是三只姿态各异的羊。   三只羊在古代就是三阳开泰的意思。   画还有两行落款,“宣德丁未,御笔戏写。”   嘶。。。。。。这竟然是宣德皇帝的御笔!   宣德皇帝早年是皇孙出身,永乐皇帝朱棣对他格外喜爱,他的教育自然都挑的最上等的大儒。他会作画很正常,就是他的孙子成化皇帝,也画的一手好画。   清朝顺治皇帝也会作画,他还擅长指画,据说皇宫博物院就藏有顺治的一副指画《钟馗图》,其他雍正;乾隆都会作画。   许四海心里高兴极了,这幅画是一定要拿回来的!   “老板这幅破画什么价?”   话音刚落,林天佑开始当托,他很鄙视的说这幅画都碎成这样,还有什么用,买回去怎么挂?   摊主看买家的同伴这么说,立即解释找人装裱下还是可以拼接起来的。   林天佑再骂这幅画谁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又要找谁去宅装裱?   摊主哪里知道这幅画真假,他要真有这份眼力也不用再摆地摊了,不过他坚持说画是真的。   这样就能多买几个大子。   一番扯皮,许四海还是花了足足三千块才把这幅破的不像样的画给买下。   摊主还从大包里拿出来一个黑黢黢的长方形香炉兜售,大夸特夸这也是个老东西,很贵重的!   许四海说香炉和观音一百块钱,愿意就拿走,不愿意就算了。   “愿意;愿意!”   摊主忙不迭的帮着把东西给包起来。   许是好运气用光了,此后许四海再也没看到任何能让他看一眼的好东西。   林天佑还把许四海拉到角落问他,这幅画真的假的;能否修复完好?   “画绝对真,也可以完全修复好!”   “能卖出多少钱?”   许四海想了半天:“这是非卖品,无价之宝!”   地摊都走了一遍,再无收获,许四海和林天佑只得往越好的茶楼走。半道还遇上和自己有过交易的余老板,他手头还拿了一个像是笔筒一样的东西。   “余老板,恭喜受到好东西!”许四海上前问好。   余老板说这是他一大早在地摊上收来的笔筒,看画片倒是很好的,可就是底下没有落款,他看不清年代。   他还想请许四海帮忙看看,到底是什么时代的?   许四海看到这是个豆青釉的圆形笔筒,绘有富贵吉祥的牡丹纹饰,边上还有“大雅斋”三字,以及“天地一家春”图章款。   这件古董许四海一看就能看穿,但这个余老板和自己非亲非故,许四海怎么会把学问白白告诉他,这不符合行规。   “这是个晚晴的老东西,年头真的不长,不过画片挺好的,还能值点儿钱。”   “哎呦,才晚清啊,”余老板暗暗后悔,觉得自己是“买错了。”   东西砸在手里可不行,这会浪费资金,余老板眼珠子一转就有了对策。   他要买给许四海,还说500港币买来的,他一分钱都没赚。   “五百?”许四海皱着眉头再思考,是不是再加点。   可他身边的两位却都误会了。   林天佑又继续捧场当托,说这东西年头不长,还没款式,不值500,,200块足以。   而余老板则立即答应下来!   他是100块收来的,转个手就能赚回100他很满意。   “不要反悔哦!”许四海意味深长的问了句。   “绝不!”   等余老板走远了,林天佑问这会啥东西,那个时代的?   许四海遂小声的做了科普。其实这件笔筒是晚晴官窑,确切的说是慈禧太后用的。   天地一家春和大雅斋都是地名,前者是清朝嫔妃们的驻地,大雅斋是咸丰皇帝宠信慈禧的房间。   林天佑听了只感叹这都是学问呐,不是京城的谁能知道,这件东西难怪那个余老板拿在手上了还要放出去。   “要怪也只能怪他自己本事不够!”   “这就对了,古玩行里处处都讲究学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