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个人的“政变”(五千字大章求订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报纸?屋檐下,精神矍铄的老爷子扬眉,冷哼道:“是又在吹捧陈景勤政爱民?”   他一脸冷笑。   这两日,报纸上连篇累牍报道,花式吹捧,令云老先生极为不耻。   在他眼中,这更像是一场作秀,陈景勤政,这一点他并不否认,可于他而言,贼子,便是做了什么好事,也洗脱不掉罪行。   林妙妙秀美的螓首,轻轻摇动:“是新太子立储的消息。”   哦?   云老愣了下,迈步夺过报纸细读,旋即挑眉。   那个私生子……竟已被立为储君了……   虽说,每个人都知道,这一日早晚都会到来,可这一刻,这位宦海沉浮多年的老人,还是敏锐捕捉到异样:   “这个时候立储?朝堂上那些清流,勋贵同意了?这么快?”   这个决定,太仓促了。   再结合陈景劳累染病的消息,云老先生思忖着,眉头皱紧:   “不对劲。”   林妙妙捧哏:“哦?”   云老冷静分析:   “陈景虽是凡人,也会染病,但身处皇宫,总归是不惧寻常病症的,最差,还可以用超凡手段医治,所以老夫此前以为,是‘炒作’……   恩,这还是齐平那小子发明的词……可眼下看来,情况恐并不简单。”   云老皱眉苦思。   然而,他做梦也想不到,陈景会被刺杀死去,而缺乏了这个前置条件,朝廷的操作便显得迷惑起来。   “爷爷,怎么了。”这时,穿荷叶边罗裙的青儿揉着眼睛,从隔壁走了出来。   还没大睡醒。   云老折起报纸,塞在腋下,说道:“没事,爷爷出去走走。”   说着,他离开院子,行于市井中,茶馆,酒肆,铺子……都能看到,有人在议论立储之事。   当走进茶楼时,更听到里面有人忧心忡忡:   “前脚陛下累倒,怎么后脚就立储了,你们说,会不会是陛下病重?”   一名中年人反驳:   “笑话,皇宫里天材地宝众多,还有起死回生的灵药,陛下岂会有事。”   “是啊,是啊,陛下勤政,老天也会保佑的。”   当初齐平打下的舆论战,只在京都翻起了一蓬小水花,就给更大的舆论声浪淹没了。   底层民众是很容易受到引导的,经过这几个月的持之不懈,景帝的名声在底层民众中,颇为不错。   俨然有“明君”赞誉。   “哼,你们莫不是忘了,北边幽州还有个太子?”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   是个年轻读书人。   有人反驳:“那些谣言早已澄清,都是蛮人的阴谋,真正的太子早死了。”   “那可未必,莫都忘了,当初讲经大会,本来‘死去’的齐公子现身?”   “此事……不是说,是障眼法?道院为了赢,命人伪装的,不然的话,齐公子若真活着,为何没再露面?”   讲经大会的事,着实引发了一场轰动,但朝廷也给出了“合理的”解答。   一些聪明人保持怀疑,可大多数人,接受了这个说法。   这也是这段日子来,陈景名声洗白的原因。   云老先生听得气闷,一个弑兄之人,竟被民众冠以临危受命,挽大厦于将倾的人设。   可想而知,再过些年,真正的历史会被掩盖,史书中,只会将陈景这个“反贼”描绘成中兴之主,一代仁君。   偏生,云老势单力薄,且还要顾忌青儿安危,只好气愤离去,兀自气得浑身发抖:“窃国之贼,岂能成圣?”   他恍惚了下,望向北方,心想若齐平在此,定不会任凭真相扭曲。   ……   与此同时,京都郊外,书院。   夏末初秋的时节,山脚下的竹林茂密。   山腰上,大片青坪却空荡荡,整座建筑中,少了许多热闹,多了寂寥。   “吱呀。”   当吴清妍推开窗子,望着安静的书院,托起腮帮子,开始走神。   数月前,金帐王庭犯边时,景帝一道旨意,将书院里的先生们,以及部分弟子调去了西北参战。   书院内,只留下部分修为较低的学子,以及部分“校工”和少数教习。   她虽天赋过人,但毕竟修行日子太短,也留了下来。   只是昨夜,书院来了个意外的客人。   让她有些疑惑,听说,那位大修士是来等人的。   “可是,要等谁呢?”她想着。   突然,天空暗了下来,吴清妍惊愕看到,远处有一片阴影贴着大地疾掠而来,沿着竹林,山坡,青坪,速度极快。   她扒着窗子仰头望,旋即眼睛撑大,只见一只仙鹤从天穹落下,停在了大讲堂上。   当齐平从腾云仙鹤背上跃下,没有犹豫,一个翻越,跳进了大讲堂二楼露台。   经过数日的跋涉,他终于抵达京郊,然而京都情况不明,不好贸然进入,他便想着,先来书院打探下情况。   而在神识扫描下,整个书院里,最强大的气息,便在这里。   “你来了。”当齐平踩着深棕木地板,看向房间,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用后脑勺对着他。   “师尊?”齐平吃了一惊,诧异道:“您怎么在这。”   鱼璇机转回身来,缺斤少两的道袍下,身子骨歪歪扭扭的,没个正形。   漆黑长发用木棍简单扎在脑后,凌乱的睫毛忽闪了下,抱着胳膊,似笑非笑,很得意的样子: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是首座那个糟老头子,说你要回来了,肯定不会贸然进京都,便要我在这边等。   恩,书院的先生们早就去西北了,剩下的这帮小杂鱼啥也不知道。”   首座……这也在你计算之中吗?   齐平想着,深深吐了口气,问道:   “所以,陈景真的死了,与姜槐同归于尽?具体怎么回事?如今京都里情况如何?”   没有叙旧,直入正题。   鱼璇机有点不高兴,觉得这便宜徒弟这次回来,和以前不大一样了:   “你变了。”   “啊?”齐平茫然。   鱼璇机认真道:“你都不礼敬师长了。”   她觉得齐平与自己混熟后,师尊威严荡然无存,不是以前那个小舔狗了。   齐平哭笑不得,拱手道:“请师尊解惑。”   这还差不多……鱼璇机满意了,当即将情况一箩筐倒出,末了神秘兮兮道:   “你脑子好使,给我分析下,这到底是咋回事,那个姜槐怎么就突然反水了,而且竟然真的得手了……”   鱼璇机表示很不解。   齐平一脸讳莫如深:   “这件事恐怕不像表面那样简单……不过,这些以后再说,也就是说,眼下朝廷隐瞒了消息,但已经立了储君?玉玺也在道院里?”   鱼璇机点头。   齐平陷入沉思,对方的反应符合他的猜测,若是没有意外,如今朝廷里主要的臣子,都已达成共识。   接下来,便是宣布景帝“过劳死”,然后以事急从权为由,新君火速登基。   这样,可以将动荡控制到最小。   而在齐平看来,最大的好消息便是,“新太子”还只是太子,尚未登基。   也就是说,眼下,便是夺回皇位的最佳时机。   齐平问道:“师尊,首座还说了什么吗?”   鱼璇机想了,回答:   “哦,说了,他说……皇室内斗,他不会插手,但也不会允许禅宗插手。”   顿了度,神经粗大的女道人抓了抓头发:   “到底啥意思,我总觉得你们背着我在搞事。”   不允许禅宗插手……齐平心头最大的担心冇了。   他怀疑过的首座的动机,但从未怀疑其实力。   时不我待。   按照他原本的想法,回来京都后,还要蛰伏一下,可如今却发现,似乎没这个必要了。   他深深吸了口气,然后吐出,看向一脸好奇的鱼璇机,微笑道:   “师尊,择日不如撞日,你觉得,此刻杀进皇宫好不好?”   鱼璇机呆住,脑子没转过来,她本就不大聪明……这时候一副“你疯了”的眼神:   “你?虽然玉玺用不了,可皇宫强者,阵法,搭配天轨,也是一股可怕的力量,便是为师我,都没把握正面攻破皇宫。   呵,你以为数千禁军是摆设吗,当初那帮秃驴也是取巧了……你一个小破神通,胡说些什么……”   齐平平静道:“我不是神通了。”   “对啊,所以你肯定不行的啦,”鱼璇机还在叽叽喳喳,突然戛然而止,定定地看着他,反问:   “你说啥?你不是……”   直到这时候,鱼璇机才尝试,用神识扫去,却被一股不弱于她的神识力量挡下。   ?!   鱼璇机瞪圆了眼睛,一脸惊悚:“你……你你……”   她还不知道雪原里发生的事。   齐平微笑:“神隐二重,没给您丢脸吧。”   鱼璇机小嘴撑成o字形,仿佛听到了不可思议的事。   ……   皇宫,坤宁宫内。   天还没亮,王妃便已起了,将太子陈允带到一个房间中梳洗打扮。   房间内,一片紧绷,几名宫女大气不敢喘地忙碌着,而被其环绕其中的,正是七八岁大的陈允。   对面的等身铜镜中,倒映出陈允的新形象:   披龙袍,头顶珠帘。   这是君王的打扮。   “母……母后……本宫真的要当皇帝了吗?”   陈允犹自不敢置信,有些不确定地问。   前日,他正在东宫里闭门思过,却突然被带来了坤宁宫,起初还一头雾水,战战兢兢,心想怕不是“父皇”责令管教。   结果后来才得知,“父皇”死了……这让他又惊恐,又……惊喜。   倒也不是什么仇怨,而是……他心头一直对“父亲”怀着恐惧。   从打入宫后,稀里糊涂,摇身一变成了太子殿下。   他所听到的一切,都是关于陈景杀人的故事。   后来,他发现,那个父亲很少来管他,而他却有了莫大的权力。   于是,很自然地变得跋扈,暴戾,猖狂……   直到殴打大儒的一幕,被父亲撞破,自己的亲近随从,在他的眼前,被景帝拉走砍了。   陈允吓坏了,对“父皇”的恐惧达到顶点,而如今,对方死了。   而他,将要成为这个帝国最顶端的几个人之一。   做梦一般。   “是,”王妃脸色落寞中透着坚强,刻意让自己显得威严而冷漠:   “接下来,你就是新的君王,不过你还小,所以一切朝政,都无需你处理。”   陈允对处理朝政不感兴趣,他只是咽了口吐沫,说:   “那我是不是想杀谁就能杀谁?像父皇一样?”   王妃愣了下。   盯着铜镜中,小皇帝那张夹杂兴奋与期待的脸庞,突然不知如何回答。   ……   午门外。   在“景帝”染病数日后,百官们再一次得到了上朝的消息。   清晨,大群官员已陆续抵达。   凉国四品才有资格上朝,可其中还要分出三六九等,大部分官员其实并不清楚真相。   还被蒙在鼓里。   今日,他们抵达后惊讶发现,被召集上朝的人数很多,而且,连一向不怎么回来的勋贵集团,也被召来了。   “要出大事。”有人心头咯噔一下。   尝试询问,却发现各派别的“骨干”却都目不斜视,对身旁人的试探置若罔闻。   这愈发令人不安。   终于,在钟声敲响的同时,黄镛姗姗来迟。   大群官员分两列进入,都低着头,这是规矩,直视帝王会被记小本本,所以都很规矩。   然而,当群臣站定,却并未等到龙椅上,陈景的声音,而是传来一个女声:   “首辅,你来说吧。”   有勋贵愕然抬头,就看到,龙椅上竟然坐着一个七八岁的,穿着龙袍,头戴珠帘的男孩。   这时候,整个人又紧张又兴奋。   而在其身旁,则站立着王妃,只是其头顶,系着白色丝巾。   “皇后?怎么回事……陛下何在?”有人失声。   而更多人,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果然,就见老首辅晃晃悠悠走出,转身扫向诸卿,声音哀恸:   “陛下因操劳过度,溘然长逝,遵遗诏,今日朝会,便是要立太子为新君……”   他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说着。   而下方很多人,却已经听不清他在说什么,满脑子都是“驾崩”两个字。   景帝……死了?怎么就死了?有人恍惚地望向周遭,发现各部权臣,竟都一副哀戚沉着模样。   显然,早已知晓。   今日朝会,便是将这件事摆在明面上。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一名勋贵大声道:“此事我等怎么不知?”   黄镛扫了他一眼,淡淡道:   “如今大敌当前,更有隐患在侧,此事秘而不宣,也是为稳定二字。”   顿了顿,他看向金銮殿上,持握鞭子的太监,后者挥舞皮鞭,抽打地面,乱糟糟的声浪安静下来。   黄镛拢着袖子,道:   “事急从权,内阁已有决意,今日后,太子陈允继位,皇后娘娘垂帘,内阁辅佐,诸公应尽心竭力,辅佐新君。”   他的语调很稳,有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意味。   他不担心这帮人不答应,反对声肯定会有,毕竟涉及到权力分配……   可,经历过陈景血腥镇压的诸公,硬骨头早被清扫了,留下的,未必忠诚,但起码“聪明”。   果然,虽然跳出不少人反驳,质疑,高举礼教大棒,横加阻拦,以此显示权威。   但在黄镛表达出强硬后,终于还是慢慢消停下来。   上一轮陈景登基,已经血洗过一次了,谁说得准,陈允小皇帝登基,是否也会来一次?   黄镛见状,嘴角微微扬起,心头满是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   为官大半生,纵位极人臣,他每次走入这里,都会觉如履薄冰。   直到今日,先后两个有位的皇帝死去,龙椅上只剩下“孤儿寡母”,再没有人能压制他。   “……好了,既诸公应允,那接下来……”   黄镛正说着,突然,殿外白玉铺就的广场上,有禁军飞奔而来,急促而慌张:   “禀!外头齐……齐爵爷正冲撞皇城,他要……要打进来了!!!”   什么?!   黄镛手里的折子“啪嗒”一声掉在地上,龙椅旁,王妃愣住,满朝文武,都一副见了鬼的神情。   ……   时间往前推。   就在腾云仙鹤降落书院不久,教习与学子们围拢过来,指指点点时。   吴清妍就看到,一道人影踏空走出,跳上仙鹤后背,继而腾起,朝京都方向飞去。   仙鹤翅膀挥动,将偌大青坪搅的如麦浪般抖动。   人们也眯起了眼睛,有人失声:“方才出来的那人……好像是……”   王教习沉声道:“是齐平,他回来了。”   吴清妍咬着嘴唇,先看了眼大讲堂露台上,学大先生扮相的鱼璇机,又仰头,望向仙鹤消失的方向,突然起身,朝外奔去。   “你要去哪?书院封山呢。”有人喊。   吴清妍边跑边说:“不管了。”   当初夜宴,她便错过了,今日不想再错过。   ……   京都外城。   清晨,城门开启,进出都城的人排成长串。   城头上,一名名王都守备军卒持握长枪,站岗巡逻。   突然,一名军卒疑惑地看向书院方向,只看到一个黑点在靠近。   他眨了眨眼,确认般望去,只这功夫,那“黑点”便到了近前,成了一只巨大的,瑞彩千条的仙鹤。   其上,还站着一个略显眼熟的身影。   “何人擅闯京都……”   城头军官一惊,下意识抖动令牌,要开启“城防”法阵,然而……不知为何,令牌却毫无反应。   只有城门外的民众,才看到,朝阳的光辉下,那宏伟的城墙上,一枚巨大的“封”字,烨烨生辉。   离京三月余,这次,齐平不再隐藏,悍然攻城。   ------题外话------   感谢书友:飞龙骑脸怎么赢、1212……0013、疫鸽打赏支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