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第三个目标(求追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刑部房间内,一时无人开口,既是在消化信息,也是在斟酌,可能存在的漏洞。   一名校尉开口:“所以,你是怀疑,凶手可能与林国忠案有关。”   甩锅小能手们这次长了记性,没有莽撞拍案,大呼锁定凶徒,免得被齐平打脸。   齐平不介意对方小心思,点头:   “如果两人的确存在一名,符合条件的共同仇敌,这是个方向。”   “应该是了。”另一名校尉突然神情复杂,举起手中卷宗:   “我这份里,记载了一件事,那林国忠,虽被判腰斩,可却未真的上过法场,而是提早便死了。”   “什么意思?”   “毒。”那锦衣道:“照卷宗记载,林国忠被羁押天牢,心知不活,于牢内服毒自尽,用的,便是砒霜。”   !!   众人眼神一动,有些明悟。   死刑犯自杀,并不少见,或为免除拷打之痛,或不愿被当众处死,总有各种办法,动用人脉,做到这点。   “这么说,凶手乃林氏后人的可能更大了。   为何杀人时,要逼迫对方服毒?此前,我以为是为了令后者痛苦,现在想来……或许,还存了这一层含义。”   齐平恍然,只觉解开了一个小谜团。   至于为何说是“林氏后人”,更简单了。   关系若不够亲近,如何会时隔十五年,冒着危险,前来复仇?   “这个范围也不小啊,”有人苦恼道:   “林国忠案,夷三族,如何知晓,是哪一支。”   齐平摇头道:   “不,砒霜的存在,恰恰缩小了范围,若只是被波及,纵使复仇,也没道理偏要加上砒霜这一道,所以,凶手必与林国忠极为亲近,大概率,是直系后人。”   顿了顿,他问道:   “林国忠子女,有何记载?尤其,是否存在武师,乃至修行者?”   众人闻言,当即查阅起来。   很快,搜集到相关信息。   “直系血亲只有正妻、以及一双子女。   恩,还有个长子,但早年间便病亡了,无妾室。”有人念道:   “案发后,其妻女充入教坊司,不堪受辱,亦服毒自杀了,只剩个次子,充军发配往南疆,路上也死了。”   “咦,这次子倒是个习武的,不过,流徙前,便受了刑罚,破了武道根基。”   发配……   这是仅次于死刑的重刑,亦或,还不如。   死刑眼一闭,好歹还得个痛快。   发配则要受无数磨难,还要刺青,受到人格侮辱。   上辈子,齐平受水浒影响,一直觉得,充军发配也就那样,水浒“英雄”里,贼配军们也都活的挺好。   但这是个误解。   真实的发配,很多囚犯,根本抵达不了目的地,路途中就无了。   “死了?确定?”   齐平眉毛扬起,拿过卷宗细看。   这位林家男丁,名为“林武”……名字很有意思。   李国忠乃左都御史,江南书香世家,彻头彻尾的文臣。   结果,儿子竟起了这个名。   卷宗内,提及林武的句子不多,大体只说,其幼年习武,圣上降罪后,被狱卒废了手脚,破了气海,一身武道根基断绝。   这里要提一句,气海乃武人运力之处,居小腹处。   修行者,炼化的真元也储存于此。   破了气海,就绝了修行和武道,身体比常人都更孱弱。   林武当时也才十几岁,被废掉后,拉走发配,路上没撑住,一场大病就死了。   “卷宗这般记载的,至于是否真死了,难以查证。”那校尉道:   “不过,即便没死,一个废人,也没法回来复仇吧。”   齐平沉吟了几秒,问道:   “有没有恢复的可能?”   目前来讲,最可疑的,便是这个林武。   作案动机充足,死在发配途中,不见尸体,且有武道底子,太合适了。   余庆想了想,说:   “气海被破,想恢复也并非无路,要么,有神通境以上的强者出手,配合天材地宝,进行修复,要么……走别的路。”   “别的路?”   余庆叹道:“这世间,获得力量的途径并非只这一条。”   齐平沉默,陷入思索。   半晌,斟酌开口:   “林武的事,需要查一查,最好找到当年,押送他的军卒,弄清楚,人到底是死是活。”   众人点头,有人接下此事。   齐平继续道:   “其实,凶手究竟是谁,不是太重要。我们当下的目的,还是找到他,抓捕他。   只要人落网,一切都将水落石出。”   “倘若对方目的是复仇,那么如今,当年四人,已去其二,余下的两人,很可能成为他接下来的目标。”   锦衣们精神一震。   方才沉浸于案情,一时没想到这茬,经他提醒,顿时紧张起来。   余庆皱眉道:   “有理。不过,余下两人可不好杀,郑浩常乃神机营军官,虽非强于战斗,却也是引气境武师,并非陈年、王显那等文弱之人。”   “武功伯更不要说,乃是洗髓境高手,虽已年迈,可你们方才也见过了,威势不减当年,更有伯府高手护卫。   洗髓境下,想对他造成威胁,几无可能。”   他不觉得,这两人会蹈陈、王二人覆辙。   齐平点头,却是忽地古怪道:   “说起武功伯……如今看来,这位伯爵怕是早已猜到凶手了。”   “哦?”   他似笑非笑,道:“陈年刚死,这位伯爵大人便派人去问询,真的是关心老友?呵呵,还是说……意识到了什么?”   啊这……锦衣们彼此对视。   裴少卿纳闷道:“若他知晓,方才我等上门,为何不说?”   这不符合常理!   更应提供线索,协助他们办案,早日缉拿凶手才是,总不会,只因厌恶镇抚司吧。   “谁知道呢。”齐平摇头,他也想不通,“许是里头还有内情。”   “再去问问?”有人提议。   旁边人鄙夷之:“去吃闭门羹吗。”   武功伯显然不会配合。   不过……这样一来,这位伯爵的嫌疑便没了,相反的,他才是亟需保护的受害者。   沉默了阵,齐平深深吐了口气,起身道:   “多想无用,武功伯不配合,那么,咱们只能找那位郑都司了。”   依照难易程度,下一个“死者”,应该便是郑浩常。   余庆也起身,说道:   “这个时间,他应该在军营。不过,也不好说,若是今日他休沐,或早退,便大概在家中。”   休沐,即休息日。   凉国制度,官员每月三日假,加上各类节日、皇帝生辰,全年能有个五十多天的假期。   刨除节假日,正常休沐并无统一,个人可随时申请。   名为休息日,不如说是“请假条”。   这样啊……齐平想了下,说:   “不如大人自去神机营找寻,分给卑职几个人,去郑都司府上。”   这叫双管齐下。   至于为何,要余庆去军营……齐平倒想去,可他一个校尉,人家不给面子咋整。   “可。”   余庆颔首,当即点了包括裴少卿在内的数名校尉,给齐平领着,又派出一个,去调查昔年押送林武的军卒所在。   自己带了少数几人,去往神机营驻地。   ……   ……   就在镇抚司众人分头行动时,另外一边,伯爵府朱红大门敞开,神机营都司,郑浩常脸色难看地走出来。   “郑都司慢走。”下人恭送。   郑浩常却没理会,径直解开了马匹缰绳,翻身上马,扬长而去。   作为一名武官,出行在外,与那群文官不同,往往不会乘车,更爱骑乘战马。   神机营并无巡城之责,加上,此行乃是私事,故而,只他一人一马前来,身旁并无随从。   在眼下这个时候,无疑是有些危险的。   但郑浩常并不担心。   虽说,神机营主管火器制造,不善近战,可他终究是踏入修行的武师。   不觉得,光天化日下,那个神秘凶徒敢向他出手。   是的,他已然猜到,那连杀陈年、王显者,极有可能,乃是昔年林国忠案的后续。   “林氏后人么,还是哪个。”   郑浩常不知道,但坐以待毙,不是他的性格,故而,才请假来伯爵府,试图与武功伯商议。   过程并不愉快。   他有些烦躁,催动战马,沿着内城街道,往自家宅邸走。   脑海中,回想着昔年旧事,心情郁郁,有些走神。   不知不觉间,战马行至一条路段,这边并非商街,况且,当街纵马也是麻烦,故而,他习惯走清静无人的小路。   这时候,太阳西沉,已至傍晚。   天空中,一片红霞,将大地,披上一层绯红轻纱。   郑浩常纵马,不紧不慢奔行着,只觉周遭安静的可怕。   突然,他耳廓微动,捕捉到了风中,那细微的呼啸。   虽已离开西北军十数年,可那弓弩声,却瞬间唤起了体内,有关生死的警惕。   “唏律律!!”   郑浩常纵身一跃,弃马翻滚,闪避攻击。   下一秒,一根金属弩箭飚射而出,箭杆,反射着血一般的红霞。   “噗!”   弩箭迎面击中战马,炸开伤口,带着无与伦比的力量。   战马悲鸣,轰然倒下,血洒长空。   “法器军弩!”   郑浩常大惊失色,却是顷刻间,稳定站姿,佩刀出鞘,望向长街尽头。   那里,正站着一道,披着斗篷的人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