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回校当名人 等四人吃完饭,孙然看到李旭那辆劳斯莱斯时,眼睛都直了。 “哥,这你新换的车?” 孙然激动不已。 “试试?”李旭笑着递过去车钥匙。 孙然有些意动,想了想又摆了摆手,说道:“算了,这玩意都赶上一套房子了,万一磕着碰着,我可赔不起。” “扯蛋,想开就开。”李旭直接将车钥匙扔了过去。 孙然赶忙伸出双手接住,一脸的紧张。 两分钟后,在李旭的指导下,孙然启动劳斯莱斯,顺着门口的通道,驶入了车流中。 “卧槽,我竟然开过大劳,牛逼!” 孙然激动不已。 虽然因为遇到赵婉莹,他跳脱的性子有了收敛,但骨子里还是年轻人的活泼。 此时自然而然的就显露了出来。 到了等红绿灯的时候,干脆把车窗降了下来,胳膊搭在车门上,装模作样的看着窗外。 “一般开大劳的都是司机!” 李旭在后面冷不丁的冒出了一句。 “司机我也愿意开。”孙然嘿嘿笑道。 李旭笑了笑,没搭理他。 在马路上转了一圈,孙然又开着劳斯莱斯返回了高第街餐厅。 “哥,你现在生意做成什么样了?劳斯莱斯你都能买?”下了车,孙然依旧有些心跳不已。 这车的威慑力比当初试驾李旭的那辆奔驰,要强太多了。 “什么生意?伱又没兴趣,打听那么多干嘛?”李旭笑道。 “我现在跟你干还来得及吧。”孙然舔着脸说道。 “行了,别贫嘴了,赶紧回去准备结婚的事。”李旭说道。 “知道了,哥!”孙然应下,目送李旭二人驾车离去。 等车子消失在拐角处,孙然拉着赵婉莹的手,说道:“老婆,以后,我也给你买一辆开。” 赵婉莹笑道:“能的你,再说,我又不在乎你开什么车,只要是你开的,拖拉机我也坐。” 孙然大为感动,将她揽入怀中,轻声说道:“我们这就跟家里说结婚的事!” 赵婉莹乖巧的点了点头。 济州市里大学并不少,此时已过五一,正是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 很多学校的招生办,一般不会在乎你公司规模,只要你营业执照齐全,没有什么负面信息,基本都会准入。 顶多小公司招聘的时候位置差一些。 这时候正是冲就业率的时候,哪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所以当济州大学就业办领导因为过两天的招聘会入驻企业不够的事情发火的时候。 之前接待的那个男青年为了少挨骂,便把李旭申请的事情说了一下。 “主任,来的企业还是不少的,只是有的企业规模太小了。” “小?干什么的?难道小到小卖部,摆地摊?企业是干什么的?”领导问道。 “有一家刚成立,说是制造机器人的。我没敢应下。”男青年说道。 “机器人?”主任的表情也有些别扭,这年头是个公司都敢宣称是高科技,不过也都打着网络科技的旗号。 像这种直接标注机器人制造企业的,要么就是赤裸裸的骗子企业,要么就是有真本事。 “拿来我看看。”主任说道。 男青年闻言,便把李旭的公司信息报了上去。 主任拿过手机在企查查上查了一下。 好家伙,这老板名下公司可不少啊。 再一看,制药公司,妇科医院,材料公司,一拉好多家,还都是独资企业。 就这,你跟我说小公司? 主任的脸一下子就黑了下来,怒气冲冲的看着男青年,啪的一下,将资料扔给了他。 “这就是你审核的?” 男青年一听,登时就回道:“主任,你放心,我没答应他,我一眼就看出这是个骗子。” “够了,赶紧给人家打电话。不,你把电话给我,我亲自打。”主任气道。 男青年有些发懵,只好把登记的手机号码信息簿指给主任看。 主任鼻孔喘着粗气,深呼吸了两口,拨打了电话。 电话滴滴响了很长时间,却没有人接听。 主任只好挂断了电话,看向男青年,说道:“你啊,不要再用老思想去考虑事情,哪家公司不是从小做来的。” “是,是!” “来的是公司老总吗?” “他说他叫李旭,跟营业执照上一个名字。他还说是咱们得校友。” “校友?李旭?” 就业办主任眉头紧锁,想了一会,拨打了一个电话。 “孙科,之前领导说的那个优秀校友是不是叫李旭?” “哦,行,我知道了。” 挂了电话,就业办主任脸上已经看不出表情了。 “行了,这里没你事了,出去吧!”声音冷淡的令人如坠冰窟。 男青年大气不敢喘的,退出了房间。 就在男青年走后没多久,主任再一次拨动了李旭的电话。 这一次电话响了一会,有人接听了。 “喂,你好,是李总吗?” “你好,李总,我是济州大学就业办的,我叫王贺舟。对,实在不好意思,你来的那天,我没在,怠慢了。” “对,您还是我们的校友……” “是这样,我们准备这一次把您的企业作为主要宣传企业,您看您方便派个人员过来跟我们对接一下吧!” “哎,好来。行。” 挂了电话,主任脸色好看了不少,长出了一口气。 就在不久前,校领导刚开了会,责怪下面的干部,对毕业学生的关注度不够。 学校已经毕业的学生获得青年科技奖,这种脸上贴金的事情,竟然还要靠别人告诉,才能知道。 领导能不发火。 结果,这才不到一天,自己的手下差点就把对方过来招聘的公司给赶了出去。 这要是让领导知道了,自己铁定吃不了兜着走。 身上不由的冒出一身冷汗。 此时的李旭知道济州大学同意自己招聘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自己也是看在母校的面子上,过去招聘一些人手,让去就去,不让去拉倒。 至于什么特别宣传,他还真不在乎。 他这个是科研公司,来一群学渣,还不如一个不来。 挂了电话,李旭便给孙浩打了个电话,跟他说了一下对接济州大学的事情。 让他安排人过去对接一下。 等孙浩应下没多久,李旭手机又接到了一个济州的陌生号码。 李旭接通一听,对方竟然是济州大学校办的。 邀请李旭回校做专题演讲! 这两波人明显没有通气,校办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李旭在学校申请了招聘席位。 他对济州大学的一些工作人员,好感不高。 原本想拒绝的,自己也就是招聘几个学生。不愿跟他们过多往来。 后来一想,不管自己愿不愿意,只要自己还在外面活动,简介上一定会写上济州大学毕业。 这个标签是贴定了。 还不如主动形成一定影响力,减少这种事情的发生。 想了想,李旭就应了下来。 当然除了这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曾经签到过一个讲座奖励,人数越多,奖励越丰厚。 学校这么多人,自己又刚获奖,怎么也得有个几千人来听课吧。 到时候挣个千儿八百万,他不香嘛? 双方约定了一下李旭返校的时间和行程后,便挂了电话。 没想到还能回学校当个优秀毕业生,李旭心里还是有些小窃喜的。 衣锦还乡,大抵如此吧! 随后的时间里,济州大学的校园走廊和马路上出现了不少的横幅。 上面写着:祝贺我校**届优秀毕业生李旭同学获得国家级奖项青年科技奖! 横幅一出,校园里不少学生看到了这条信息。 随后就在学校的校园论坛里讨论了起来。 很快,消息就传到了李旭的同学老师耳朵里。 很多人都惊诧不已! 这是一个人吗? 于是不少人开始给李旭打电话或者发信息。 李旭有些苦不堪言。 万万没想到,学校挂横幅的威力这么大! 这还低调个屁! 早知道就不答应了。 不过就算自己不答应,估计他们也还是会挂的,毕竟济州大学多少年才出一个像样的科研人才。 不重点宣传一下,多浪费啊。 许多同学打来电话,基本第一件事就是确认是不是李旭。 等得到准确的答案后,便是一副不可思议的语气。 毕竟当年的李旭可是有名的挂科小王子! 就这,都能或科技奖? 怕不是抄的吧? 这些都是普通同学,简单应付几句就行了。 至于嘎子大壮他们,咱就知道李旭考上研究生,还出国的人,根本就没什么惊讶。 现在的李旭就是突然造出航空母舰,估计他们都不会惊讶! 不过这俩人还是强烈要求,李旭摆场庆祝一番。 这本来就是应该的,李旭自然同意。 隔天晚上,李旭就叫来了大壮嘎子高强齐子轩还有知道消息的陈晓婕前舍友,一块聚了聚餐,庆祝了一下。 虽然是迟到的庆祝,但李旭还是感受到了浓浓的喜悦。 横幅一挂引起的风波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 反而在学校有意的引导下,又一次再起波澜。 这一次是学校的招聘会宣传。 噱头就是青年科技奖得主李旭创办机器人公司,来校招聘! 要是没有科技奖,李旭挂着机器人公司的招牌,一准被人嗤笑和质疑。 但是现在科技奖一出,学校里的舆论根本就不是这公司靠不靠谱,而是能不能被公司选上。 甚至一些研究生都动了心思。 就在招聘的热度刚起没多久的时候,学校再一次炒作了起来。 这一次是炒作李旭来校做演讲的! 好嘛,学校的热度三连击,直接把李旭的名字深深的刻在了济州大学在校学子的心底里。 李旭也是暗暗咂舌学校的骚操作。 这群人搞科研可能不是好手,但玩这些却绝对有人才。 李旭这下对学校是不感动也得装出感动了。 回校开讲座是在招聘会之前。 时间间隔都不远。 等李旭坐着学校的大巴车进入校园时,不少学生在路边驻足观望。 当然让学生夹道欢迎,那是不可能的,他还没到那个级别、那个影响力。 等到了学校办公楼,主要领导也抽空接见了一下李旭,向他表示了祝贺。 客道一番后,李旭在校办主任的带领下赶去了大礼堂。 这是一个能装三千多人的大型礼堂。 李旭的讲座将在这里进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李旭这个名字轰炸了好几次的学生们陆续走进了大礼堂。 准备聆听他的讲座。 很快整个大礼堂就已经人满为患,很多来晚的只能挤在过道或者后面的空地上。 李旭在后台瞅了瞅,保守估计三千五百多人。 这还不算那些挤在楼道里的。 没办法,人就是有这种趋同性。 到了九点整,在主持人的介绍下,李旭迈着自信的步伐走上了讲台。 麻省理工都讲过,通济大学也露过面,还会怕了济州大学的这种场景? 李旭先客道了几句,感谢了一下学校和领导。 然后开始直奔主题。 他这一次来,讲的不是人生道理,不是鸡汤励志故事分享,而是准备实打实的宣传一下自己的理论和将要研究和实现的机器人。 不管用处大不大,能让一个学生放弃玩游戏,投入到科研中,也算他这一次的讲座成功了。 台下的观众一开始是奔着来听成功人士,分享人生经历,人生感悟的。 结果听了半天,越来越听不懂。 再看向李旭用电子笔勾勒的那些晦涩难懂的数学公式。 一个个都傻了眼了。 不少学生听也听不懂,干脆直接从后门离开了。 可是这些人的离开,并没有让会场的人变少。 走廊里聚集的人群很快就填满了这些人离去的空挡。 有些喜欢装逼的人,特意将李旭讲的几个重要知识点用手机拍了下来。 准备回去背一背,然后跟女孩子约会的时候,就有了炫耀的资源。 李旭讲完了耦合常数相关的理论研究后,画风一转,开始讲起了机器人的发展史。 从古代的木牛流马、机关术,到蒸汽机出现后的各种动力装置,再到现在琳琅满目的工业机器人。 李旭绘声绘色的讲了一遍,然后引申出他要设计的类人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这些内容偏故事性,很快就吸引了台下学生们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