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32nm制程工艺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韩松林不断的安抚和承诺之下,今年的研发经费不会减少,还会继续的增加,大家的心思终于也完全放到了学术讨论上面来了。   韩松林在星辰大会期间,也接到了各家下属企业,去年的财务报表。   总体上面来看,星海集团的净利润比起2007年来说下降了不少。   可净利润上面依旧达到了2570亿的巨额。   实体企业的利润在去年下半年,都下降得厉害。   倒是星海证券,又是上缴了不少的净利润。   国内的股市已经没戏了,交易额少得可怜,可星海证券在香江股市赚取到了不少的利润。   星海证券在香江开有分公司,所以可以在香江那边交易的。   星飞工业在去年的表现,还极其亮眼的。   虽然,在去年国外有家航空公司,因为经济危机的影响,要求取消飞机订单。   可星飞工业去年的净利润依旧高达二十亿。   星飞工业的主要利润点来自于无人机、运输机以及民航客机。   特别新舟900。   新舟900在取得了华国适航证之后,在2007年9月的时候拿到了米国的适航证。   然后在10月的时候,拿到了欧洲的适航证。   之后,迅速的取得了全球其他国家的适航证。   至于说第三世界国家?   就不用说了,很简单的事情。   新舟900的推出,迅速的引爆了市场,谁叫价格足够低呢!   国内的航司当中对新舟700不太感兴趣,可对新舟900却是大感兴趣。   首先,相比起国外的同类型飞机来说,新舟900在耗油上可谓要低上百分之十到二十。   这无疑就一个巨大的买点。   即使价格贵点,航司都能够接受。   可万万没想到,新舟900的价格如此的低。   低到打破了心理底线那种。   而且国内还对国产飞机有着扶持政策,比如说免机场建设费,另外航线申请上面也进行优先安排。   就这两样,只要国产飞机不太差,国内的航司自然知道应该进行如何选择。   一家公司取消订单,对于星飞工业的影响并不大,因为星飞工业此时手里的订单相当多,忙不过来。   至于说再加生产线?   这造飞机呢,又不是造摩托车,想要加生产线就能够加。   此时,新舟900的年产量,已经扩大了百架的规模。   这无疑属于相当高的产能。   韩松林放下星飞工业的财报,星飞工业在2007年的时候也上市了。   星飞工业属于华国航空工业当中绝对的核心企业,此时股份的构成是星海集团握有百分之四十六的股份,华航工业持有星飞工业百分之二十四的股份。   剩下百分之三十属于上市流通股。   星飞工业不可能进行分红,钱得要留着继续搞研发呢!   自从沙漠王国买了星飞工业生产的侦查和攻击无人机之后,在中东的另外一个土豪国家对这东西也很感兴趣。   星飞工业此时正在和他们进行接触。   沙油国那真的土豪得很!   而且他们的兵,在全世界范围内出了名的娇贵。   比如说坦克上面得要安装空调。   全世界的坦克,就沙油国专门提了这要求,不然士兵就不驾驶。   当然了,考虑到人家那么沙漠气候问题,这坦克要没有空调,根本就没法搞。   所以,虽然沙油国的兵娇贵了一点,可要理解人家。   再者说了,人家真的有钱,能够养得起。   至于说战斗力什么的?   现在这世界形势,也过了拳头大就随便打人的时候。   星飞工业对沙油国抱有极大的期待。   沙油国的土豪性格,在全世界人尽皆知。   略过星飞工业不谈,说下星帆半导体。   智能机时代来临之后,星帆半导体就开始专注于芯片这块。   在去年,星帆半导体营收超过310亿,净利润超过亿,研发投入占62亿。   星帆半导体提交了一份分红方案上来,韩松林想了一下,没有被否掉。   将钱全部拿去搞研发?   星帆半导体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研发资金。   而且作为上市公司,真的缺钱,可以继续发股票来进行融资。   或者发行可转股的债券也可以。   申城微电也提交了一份报告上来,申城微电的32nm制程的沉浸式步进扫描投影光刻机正式的具备了商业化生产条件。   韩松林整个人都乐了。   现在全球范围,具备32nm制程工艺的半导体厂已经不少。   可在此时,还没有一款32nm制程工艺制造的芯片正式的发布。   主要是,32nm制程工艺还不够成熟。   星达科技预计在今年五月份的时候,正式将会有32nm制程芯片的大规模生产能力。   申城微电在此时,还并不属于赚钱的企业,在去年,星海集团总共向申城微电投入了九十二亿的研发资金。   再加上申城微电自身的投入,总共花了一百二十六亿的研发经费。   光刻机这东西,有人说比造原子弹都要困难。   这一点,没有说错。   因为光刻机在工业领域来说,可以说集合了人类尖端工业技术的大成。   想一下,在手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面,要集合数亿上十亿的晶体管。   已经都尽入到纳米的层次,这有多夸张,根本就不用说。   很多的技术,申城微电没有,能够用国外的,就直接用。   可申城微电因为担心被卡脖子,或者说,韩松林担心被卡脖子。   所以针对华国没有的技术,全部都会进行自我备份研发。   比如说光刻机上面的光学镜头,申城微电就收购了国内最好的光学镜头公司。   还有准分子激光器,申城微电也收购。   像是amsl的euv光刻机,人家研究了十几年时间。   申城微电也在研究,进度上面不能够说慢,可也不快。   真的是,每推进一步,走得都相当幸苦。   很多的技术难点需要进行攻克了。   当然了,每攻克一个技术难点,对于星海集团来说,也有好处的。   而且,在科技上面攻坚克难,也并不是就申城微电一家企业的事情。   整个星海集团都能够帮上忙。   极紫外光刻机(euv)项目的研发,带动了整个的技术大进步。   有目标的研发和漫无目的的研发,在效果上面很不一样的。   揉了揉额头,看着桌上还有如此多的文件要看,韩松林就大感头疼。   这些,不看都还不行。   不然如何了解下面企业的情况到底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