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三进制计算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世的时候,汉语编程语言出了好几个,可都没有形成太大的影响力。一个,当时英文类编程语言已经全面占领市场,主流软件编程都用英文编程之类编程软件的。   最为重要的原因,易语言是个人编写出来的,产品不成熟,推广上也很难。   而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易语言从开始起步就站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   国内最好的软件公司进行支持。   之后独立出来之后,整个研发资金又受到星海集团的直接资金支持。   后来还加入了星辰科技奖基金,国家现在也每年都给易语言项目组一笔资金。   钱不多,可代表着国家的态度。   在易语言的使用场景上面,也相当多。   比如说红星中学就从小学开始,就教学生学习使用易语言编程序。   有不少学生,表现出来了特别高的天赋。   这些学生又反过来促进易语言的发展。   卢永年将奖金并没有说就光项目组分,还给为易语言发展提供帮助的人也分了一份。   没有直接给钱,买了一份小礼物给寄了过去。   易语言不仅仅是他们的,也是大家的。   星辰奖发放之后,领导和韩松林单独的聊了一下,然后直接就回了京城。   此时因为国际金融变幻,华国这边也比较的紧张。   韩松林叫thc投资提交了一份国际金融形势的报告上去,让唐艳和陈欣两人亲自盯着做的。   对于这份报告,上面很是重视。   毕竟这次次贷危机,thc投资首先的跳出来进行捅破的。   而且thc投资在这次危机当中的表现,的确有着些不凡。   23号的时候,星辰院士晋升。   今年获得晋升的星辰院士总共有107名,其中在星海系企业中工作的有49名。   星海系企业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涉及到的企业极其多。   卢永年成功的晋升成为星辰院士,晋升的理由也很简单,他领导的易语言项目组让华国的计算机走出了独立的道路。   对于民族自信的提升,是极其的大。   人类的现代工业文明发源于西方,可并不意味着华国在发展现代工业文明的时候,就一定得要追寻西飞的脚步。   华国可以走出自己的路,然后在这条路上超越西方。   在今年的星辰大会上面,星辰院计算机研究院的一位研究员做了一个关于三进制计算机的报告。   韩松林并没有在现场听这个报告,现在他也学聪明了,对于星辰大会上面的报告,他根本就听不懂。   所以,韩松林就不听了。   就私下的和各位院士进行交流,不交流学术问题,就问他们,有什么需要的。   另外,星辰大会期间,还会组织一个院士会议。   这个院士会议,主要讨论关于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   也会关系到,当年研发资金的一些分配上面的问题。   关于三进制计算机的事情,还是韩雨菲回家和韩松林说起。   韩婷此时也已经回来了,她很诧异的问道:“计算机,不是二进制的吗?”   现在用的计算机,全部都二进制的。   整个计算机的代码就一串的0和1组成的。   计算机课上面,有教这么最为基本概念的。   韩松林也好奇的看向韩雨菲,他可记得,一直以来计算机都二进制的。   还有人说,计算机二进制是符合易经的阴阳理论。   怎么不说,三进制计算机更加符合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呢?   为什么计算机最开始的时候是二进制?   这是必然。   人类科技发展的必然。   只要人类造出来了计算机,那么必然就会最开始造出二进制计算机。   因为这是由基础电气架构所决定的,一个电路只有两种状态:开和关。1和0代表电路的开和关,在逻辑运算当中也对应真和假。   二进制计算机是人类最容易造出来的计算机形式。   什么东西,那肯定都先易后难。   韩雨菲对于三进制计算机显然很感兴趣,可现在二进制计算机已经极其的成熟。   可也因为极其成熟,也让人看不到变化的方向。   除了不断的堆硬件性能之外,好像二进制计算机并没有其他的发展。   最少说,没有令人感觉到颠覆性的惊喜。   韩雨菲看了韩婷一眼,又是看了下韩松林。   想要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源来进行三进制计算机的研究,韩松林的支持必不可少。   韩松林不懂学术?   没关系,韩松林懂得应该怎么花钱就行。   “1960年的时候,前苏联研究出来了第一台三进制计算机Сетунь,这种计算机在当时表现出来了惊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应用面也相当广。”   韩松林听了,有些诧异。   前苏联的黑科技还真的不少哦。   “只不过,前苏联的官员对于这种计算机并不看好。”   “为什么?”   韩雨菲耸了耸肩:“不知道。就是不看好,只准少量的生产,明明三进制计算机在当时的时候,比二进制计算机要便宜很多,价格只有二分之一甚至更低。”   价格便宜?   韩松林感觉好像有些懂了。   当一件产品太过于便宜,有的时候,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成本50块钱,利润百分之十,也才5块钱。   成本100块钱,利润百分之十,可就10块钱。   还有没其他的原因,这也是说不准。   反而1965年的时候,三进制计算机就给停产了。   “1970年的时候,莫斯科大学推出了Сетунь70三进制计算机。他们对三进制的特性和概念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理解,可惜,因为没有任何的研发资金的支持,继续的研发就没有在继续下去。”   韩雨菲很可惜,如果继续研发,那么对于人类来说,可以在计算机上面多上一种选择。   韩松林:“你想要重启这个三进制计算机的研发?”   “嗯,三进制计算机的研究,虽然现在就只有极少数非主流学术机构在继续。可是,我觉得三进制计算机是人工智能出现的关键。”   人工智能?   韩松林就知道人工智障。   好吧,也不能够如此说。   全世界宣布研究人工智能的企业和研究机构有多少,韩松林不知道。   反正全球的十几个大国,那都是在进行着这方面的研究。   谁都清楚,如果真的实现了人工智能,那么对整个世界都将会是颠覆性的。   巨大的颠覆。   韩松林有些不知道韩雨菲怎么就觉得三进制计算机就和人工智能的出现挂钩:“为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