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红楼(7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模拟完乡试,林淮玉的成绩是乙榜末尾,勉强搭上举人的末班车。对于这个模拟成绩,林淮玉和叶文赋心里都不意外。   “义父,我觉得会试不用模拟考了。”林淮玉很有自知之明地说道,“我会试一定考不中。”乡试,他勉勉强强才考中。会试,那他肯定考不中。殿试,暂时还是不要痴心妄想了。因为会试考不过,是不能参加殿试的。   “我知道你会试考不中,但是你还得考,这样我才知道你哪里不足。”对于林淮玉勉强考中举人的成绩,叶文赋心里并不觉得失望。相反,林淮玉能勉强考中已经算不错了。至于会试,他心里清楚林淮玉是考不上的。   “行吧,那我继续考吧。”提前感受下会试和殿试的难度也好,这样心理就有了数。等到三年后考,就不会惊慌失措。会试和殿试都是在乡试的第二年考。   会试跟乡试的流程一样考三场。考试的内容也基本上差不多,不过会试的考题要比乡试多。会试的第一场考试考七道题,《四书》三道题,《五经》四道题。   题目一般都是从四书五经里截取一句话或者几句话,又或者一段话。它不是统一在一本书里截取,而是在四书五经里截取。也就是说从《论语》里截取一句话,或者半句话,然后再从《春秋》里截取一句话或者几句话。把从《论语》和《春秋》里截取出来的话放在一起,然后考生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开始答题。   这种混搭风的考题,之前在院试里就出现过。不过,院试出的混搭风的考题很简单,就是考四书五经上的死内容,只要考生熟记四书五经的内容就能准确地答出来。但是,会试出的混搭风的考题就难了,考得就是考生们的理解,而且还要结合时下的情况答题。   林淮玉看着会试的第一题就头疼,它从四书五经里各截取一句话作为题目。这些话明明互不相关,但是它们却偏偏被放在一起。   四书五经九本书,九句话,每句话放在一起并不连贯,这让人怎么做?   林淮玉没想到会试第一场考试的第一道就这么变态,他要是以其中一句话或者两三句为题来展开写,肯定能写出来,而且能洋洋洒洒地写出来一堆话来。但是,以一句话或者两三句话为题来写肯定不对,不然也不会给出九句话来。   把这道题前前后后读了几遍,又把每句话的意思反复确认,最后林淮玉得到了一个主题,但是他不确保他想到的这个主题是对的。   唉,算了,死马当活马医,就这么瞎写吧。   答题不仅要按照格式写,而且还要答得有水平,让人看了眼前一亮才行,但是这个“一亮”又不能奇怪,还必须贴合四书五经和当下情况。   太难了。   真的太难了。   他宁愿写sci论文,也不愿意写会试的考题。   林淮玉虽然在心里疯狂吐槽,但是还是老老实实地答题。   第二道题稍微简单了点,没有从九本书里截取九句话,不过从四书里截取了八句话,让考生们答题。   林淮玉审题又审了一会儿,这才抬笔答题。   之前,模拟考乡试的时候,虽然觉得乡试难,但是好歹知道从哪里下笔。而考会试,一时间真不知道从哪里下笔。   模拟考乡试,林淮玉心里还有点底气。现在,模拟考会试,他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他不知道自己理解的主题对不对,所以答题的时候非常心虚。   会试的第一场考试,一天根本考不完。林淮玉模拟考了一天,只做完了五道题,还有两道题没有做完。   接下来的几天,林淮玉就忙着模拟考会试。等他把会试全部的考题答完,花了七天的时间。   会试三场考试的时间是九天,这和乡试一样。林淮玉模拟考了七天,比正式会试的九天提前了两天,算是不错了。   在他模拟考会试的期间,也就是在他模拟会试的第五天的时候,贾探春、贾迎春、贾惜春、史湘云、薛宝钗来叶府看望小黛玉。   原本贾宝玉要跟着一起来的,贾探春觉得不合适,就没有让他跟来。因为这事,贾宝玉还跟贾探春闹气别扭。   贾母让贾探春她们带贾宝玉一起去,结果贾探春说叶府规矩恐怕也非常严,如果贾宝玉真的要去,也只能去叶府的前院找林淮玉,而且还要提前写拜帖。再加上,林淮玉正在跟叶文赋读书,只怕没时间招待贾宝玉。   听到贾探春这么说,贾母只好劝说贾宝玉不要跟着薛宝钗她们一起去叶府。   贾探春她们原本以为来叶府能看到林淮玉,结果得知林淮玉这段时日一直在模拟科举考试,就连小黛玉都好几天没有见到她哥哥。   “哥哥在模拟考会试,我不好去看望打扰,也不知道哥哥现在怎么样呢?”在模拟会试考试期间,林淮玉就住在了书房,没有从书房里离开半步。小黛玉自然没有见到他。   “又不是真的考会试,需要这么严吗?”薛宝钗心里不禁有些担心林淮玉。   “义父说真正的会试会更严,所以哥哥不能出书房,我们也不能去探望打扰。”因为不能去书房看望林淮玉,叶夫人还为此跟叶文赋吵了起来,结果叶文赋这次不怕老婆,坚持不让她们去探望打扰。叶夫人没有办法,只好听叶文赋的。“上次,哥哥模拟考乡试就累到了,这次模拟考会试怕是会更累。”   贾探春微微蹙眉说:“叶大人就不能通融下吗?”   “就是,又不是真的会试。”史湘云担心道,“要是累到了林表兄,怎么办?”   小黛玉轻轻地叹了口气说:“希望哥哥没事。”   薛宝钗不解地问道:“为什么叶大人对林公子这么严格?”   “因为两年后就要考乡试,所以义父对哥哥的要求很严。”   “林公子真不容易。”本以为来叶府能看到林公子,没想到根本见不到,薛宝钗心里有些失望,但是同时又很担心林淮玉。   小黛玉没有再说她哥哥的事情,跟薛宝钗她们说起其他的事情。   贾探春知道小黛玉喜欢梅花,就跟她说起妙玉住的栊翠庵里的梅花。等到冬日,她们可以去栊翠庵摘梅花。   说到栊翠庵,自然要说起妙玉。   史湘云不喜欢妙玉,她觉得妙玉太傲了。贾探春倒不觉得妙玉高傲有什么不好,毕竟她有高傲的资本。   贾探春说妙玉也擅长写诗,如果小黛玉见到她,她们一定能说得来。   薛宝钗她们在叶府用了午膳就回去了。她们第一次来叶府做客,不能在叶府呆一天,不然就太无礼了。   临走的时候,贾探春和薛宝钗让小黛玉经常去荣国府,还说贾母一直在念叨他们兄妹俩。   小黛玉表示等她哥哥模拟完所有考试,他们再去荣国府拜访。   等从叶府回到荣国府,薛宝钗就跟薛姨妈说搬出去一事。去叶府的时候,她发现他们家在京城的宅子离叶府不是很远,就隔了两条街。   搬回去住的话,就能经常去叶府看望小黛玉,而且还不用跟着贾探春她们一起。   薛姨妈觉得女儿这个考虑很对,同意从荣国府搬出去。再说,她们一直想从荣国府搬出去,只是家母一直留她们。   “等过几日,我再和老太太提搬走一事。这次,不管老太太说什么,我们一定要搬出去。”   “恩,大观园里乱糟糟的,我们早该搬走了。”薛宝钗觉得她再在荣国府住下去,以后恐怕真的搬不出去了。   “大观园里的那些婆子丫鬟……”薛姨妈摇摇头,“一个个不成体统。对了,你去叶府,觉得叶府的规矩怎么样?”   “叶府的规矩非常严,下人们都非常规矩。”薛宝钗说道,“叶府也非常清静,难怪林公子他们要住在叶府里。”   薛姨妈点点头:“二品官员的家里应如此。”说完,她小声地说道,“你小姨管家不行。”   “我看小姨根本不想管家。”薛宝钗虽然不知道荣国府的具体情况怎么样,但是她能看出来王夫人不愿意管家,不然不会一直催王熙凤管家。   薛姨妈知道点荣国府的情况,“自从给宫里的德妃娘娘建了省亲别墅,荣国府的情况就不太好。”薛姨妈心里非常清楚王夫人为什么会看中薛宝钗,为的就是她们薛家的财产。   虽然他们薛家早就不如以前,但是还是有一笔丰厚的家底在。再说,他们薛家还有很多店铺在经营,每天都有银子进账。   “以免夜长梦多,我们还是尽快搬出去吧。”如果她们继续住在荣国府,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再说,如果继续住在荣国府,就没有什么机会接近林淮玉。只有搬出荣国府,她才有更多的机会见到他,接近他。   “这件事情交给我。”薛姨妈想了想说,“为了不得罪你小姨,我们搬走的时候得送给你小姨一份大礼。”   “什么大礼?”   “你小姨一直在寻找生子偏方,这些年收集到不少,但是都不管用。”薛姨妈说道,“之前,你哥他们去西域进货,我让管家打听了下西域那边的生子偏方,没想到还真的打听到了。等你哥他们回来,我们就把西域的生子偏方送给你小姨。”   薛宝钗微微颔首:“这样也好。”   “希望从西域带来的生子偏方有用,等德妃娘娘生下皇子,你小姨就不会把主意打到你身上。”   在薛宝钗她们来叶府后第二天,林淮玉终于模拟考完会试,从书房里出来了。   从书房里出来,林淮玉整整睡了一天才把精神养好。   叶夫人见他七天瘦了一圈,拼命地给他补身子。   小黛玉见她哥哥这次比上次还要累,心中很是心疼,不忍心她哥哥再模拟考殿试。   林淮玉在书房里模拟考了七天的会试,没有任何意外没有考中。他的会试答题答得很差,有一半的题跑题了。   虽然早就知道自己考不中会试,但是当真的考不中时,心里还是挺难受的。   叶文赋见林淮玉有些垂头丧气,问道:“心里接受不了这个结果?”   林淮玉点点头:“恩,有些难过。”   “难过就对了,你要是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结果,我揍死你。”   林淮玉:“……”   叶文赋收起脸上凶狠的表情,神色变得温和起来:“不过,你比我想象中考得要好一些。”   “啊?我考这么烂,您还觉得好啊?”林淮玉惊了,“那您之前觉得我考得是有多烂啊。”   “我以为你一题都答不对。”会试的难度,可不是乡试能匹及的。   林淮玉:“……”义父,扎心了!   “看了你会试的答卷,我更有信心让你考中了。”   “真的假的?”他会试考这么烂,义父居然更有信心了,莫不是在安慰他吧?   “真的,明日你继续模拟殿试。”叶文赋说道,“等模拟完殿试,我从乡试的考卷开始跟你讲解。等全部讲解完,我们再从头学四书五经。”   对于叶文赋这样的安排,林淮玉没有任何异议。   “我听义父的。”   “今天先去休息吧,明天一早模拟考殿试。”   “好,那我先回房了。”   翌日一早,林淮玉用早膳后,就开始模拟殿试。   殿试就考一天,而且主要考策论。皇帝会亲自出一道策论题,然后几个大臣再出一些策论题。大臣们出的策论题,不能比皇帝出的难。   两年前的殿试,庆隆帝出的题目是怎么创建盛世。大庆朝开国至今,还没有出现盛世之兆,所以庆隆帝就出了这么一个题目。   这道题的范围就太广了,而且灵活性非常强。说好写吧也好写,因为能从很多方面来写。说不好写吧也不好写,因为太“虚”了。   林淮玉看到这题,就想到了大唐盛世。如果把大唐盛世那一套直接搬来写,估计不会得到什么高分。他认真地想了想,决定结合古今中外的盛世的特点来写。   用晚膳前,林淮玉答完了殿试的所有考题。   他觉得殿试比会试简单多了,最起码殿试能知道从哪个方面答题。会试真的是太难了。   叶文赋批阅林淮玉的考卷时,发现他竟然答得不错,这让他更有信心了。   林淮玉模拟考殿试考地还不错,能考中进士。但是,离考中状元就差远了。   “你这小子殿试倒是考得还不错,怎么会试考得那么差?”   “义父,殿试比会试简单。”   “并不简单,殿试考题的迷惑性很大,很容易理解错题。”叶文赋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情,那就是林淮玉对官场上的事情很敏锐。“你怎么会想到以老百姓的立场来写盛世?”   殿试的第一道题关于创建盛世,这小子答得就跟别人不一样。其他考生答这题的时候,一副指挥江山的气势,而林淮玉并不是。他是用老百姓的角度来写自己心目中的盛世是什么样。   “因为这道题是皇上出的。”   林淮玉一开始也准备写各种各样的建议,但是后来想了想不对啊。这道题是皇帝亲自出的,作为考生哪能在皇帝面前“指点江山”,建议皇帝要这样做,要那样做才能建立盛世。他觉得这道题就是个陷阱,如果用“指点江山”架势来答这道题,那肯定得不了高分,但是他要是以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写自己心目中的盛世什么样,那就不一样了。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奉上。   明天加更。   林淮玉:会试太变态了,一般人考不了。考中会元的人,简直不是人。   作者:记住这句话。   感谢在2021-09-0318:56:06~2021-09-0321:53:3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4030206636瓶;风轻云淡10瓶;梦缜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