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琐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绕过山丘,碰见骆炎等人返城,“先生你先别忙着走,跟我去海边就近商议炼钢的事情。”   随后又对汪大明道:“你回去让人多送些饭食来,我和先生在海边吃。”   自打被众兄弟落井下石,心酸的汪大明近日都在海边帮忙,看着那帮兄弟就来气。   汪大明应道:“成。”   苏柒柒:“海边留了几人?”   骆炎:“六人,五座窑同时烧着。你走的第二天石灰岩出窑了一批,调配了一批水泥,已试过,确实粘性甚佳,可塑性极强。”   两人并肩往海边走,骆炎细细碎碎汇报烧窑的锁事,哪些地方出了些小问题也没落下,一一详细说明。   苏柒柒听的很认真,与他探讨怎么解决技术瑕疵。   因为烧窑需日夜不停,夜里也留了人,换班通宵守着。   一到海边,寒暄直接省略,第一时间查看几座窑的情况,随后把负责守窑的人招进草棚,重新修正一些不当技术,纠正错误,进一步改良技巧。   煅烧石灰岩等一系列技术型的工作,不止他们是头回接触,苏柒柒同样只具备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俱无,大家都是在摸石头过河,出现问题和瑕疵不可避免。   别无他法,没有捷径可走,只能经过一次又一次实践来进行调整。   饭后,讨论炼钢术,聊至半夜,骆炎才摸到一点门道。   因为要解释一些专业术语词,空有理论,苏柒柒说的口干舌燥,一个头两个大,专业术语要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也是一门技术活。   事后,干脆留在海边,反正这段时间每天都要往海边跑,懒得跑来跑去浪费时间。   于是,苏柒柒便扎根在草棚里,同大伙一起摸索怎么炼钢,无数次失败又继续再接再厉,终于一炉品质上佳的钢铁炼制成功。   一根根坚韧无比的钢条摆在沙滩上,大伙忍不住手舞足蹈。   大功告成,接下来只要照着方法源源不断炼制即可。   一个半月前黑黢黢的人现在也成功变成黑红黑红的。   历时两个半月,各处施工地已大变模样,初具规模。   内城地下水库凿洞完成三分之一。   山体内的水库已全部完成,只等防水工程施工完毕便可注入水封存。   一座梯田悉数种上了粮食,第一批粮食即将成熟,下面陆陆续续的粮食也将依次成熟。   另一座梯田也倒饬妥一半,最多十天半月便可全面完工。   此时是二月初,待三月底即可种上稻谷小麦,这座山头上的田地苏柒柒打算全种细粮。   两座大山的梯田一旦完工,便是良田万亩!   可把陈祈福给高兴坏了,这些天脸上的笑意就没断过。   蔬菜地,比照第一座梯田的法子,垦荒几十亩土地便暂停开垦,种上蔬菜,然后再络续往下开垦。   前几批种上的蔬菜逐渐成熟,一簇簇青椒挂枝而坠,拳头大小的西红柿开始泛红。   翠绿的豌豆荚,长长的豇豆垂落,白嫩的大白菜,绿绿的莴笋韭菜,黄瓜茄子....   埋在泥土里的土豆、芋头、红白萝卜....   菜地两旁沟槽内南瓜、冬瓜蔓藤....   蔬菜地对面的果树在灵泉水滋养下焕发勃勃生机,好些树枝头上,已缀上小小的花骨朵,仿佛迫不及待在迎接春天的到来。   几百亩蔬菜地可谓是浓墨盛况,负责蔬菜地的少女转战山丘,动手种植亚麻,几百名少女分成六批,一批栽种桑树,一批种植茶树,一批种植棉花,一批种植甘蔗,一批种植橄榄树。   人工丘陵待开春种副食品,蓖麻、芝麻、油菜、榛子树、七里香,向日葵....   海边的日子一晃三个月悄然而逝,期间只下了两场雨,似在提前预热干旱。   田地山丘全赖苏柒柒这个人工洒水器。   这一日,采集橡胶的人员归来,苏柒柒带着梯田空置出来的人员进入山体,着手防水工程。   先架起木框浇灌一层厚厚的混凝土,干透之后抹上数层水泥,橡胶收尾,最后铺上一层冰滕防止水分蒸发流失。   排上抽水管,灌入水,封闭上方的出口,大功告成。   等地下城水库施工完善,溪水量以肉眼不可见的速度缓慢递减着。   苏柒柒一面着手往地下水库灌水,一面派人去溪水下流,也就是溪流和大海的交汇口,修筑拦水大坝。   内城与地下水库乃1比1的比例,内城多大水库便有多大。   水车足足抽了五天五夜才把地下车库填满。   清溪十里,水位下降一半。   剩下的水吸入空间,苏柒柒守在瀑布那边将下倾的水全数拦截。   一弯溪流只剩半尺浅水,溪底的石头暴露在初春的阳光下。   族里的所有孩子穿着短裤跳入溪里,逮鱼捉泥鳅鳝鱼。   闲置的大人扩宽溪面,黑甲子深挖溪底,挖成一条大河,日后等存储在河里的水彻底消耗殆尽,引流海水进来,又可以当护城河又可以把捕回来吃不完的海鲜扔里面养着。   防御,美食两不误。   孩子们欢天喜地,活蹦乱跳,兴奋得不得了,哇哇乱叫。   盖因溪水几乎被抽干,浅水洼里随便捞一捧,鱼儿一大把,靠近溪边的淤泥,泥鳅洞一抠一个准,扯出来的泥鳅鳝鱼肥胖的不像话。   岸上的一溜大木桶、木盆不一会便装得满满当当。   大鱼和小鱼,小泥鳅和小鳝鱼用不同的木桶分开装。   老人安坐牛板车上等在一旁,瞅见木桶装满便抬上板车,一部分运去水田,一部分运去竹林后边的淤泥荷塘。   那里种着大片莲藕和菱角,在养些鱼、泥鳅、鳝鱼就齐活了。   荷塘掩藏于竹林与树林之间,属于天然阴凉地儿。   苏柒柒又用木架子搭了一个顶,木架下面种了许多葡萄树,等葡萄滕枝条爬满木架,起到遮阳效果,四周挂坠稀稀落落的冰滕,全方位制止荷塘内的水在炎热天气下蒸发。   溪边热火朝天,嬉笑不歇,运送的牛车来来往往,逮鱼的小娃,刨坑的黑甲子,垒堤坝的汉子....   苏柒柒一个人冷冷清清苦逼地守着瀑布,阻止水流注入河里,感觉十天下来,身上都快长苔藓了,整个人离变绿不远了。穿越之种田逃荒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