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贞英赶来的时候,宋轻音并没有想到,除了监督陈归女的学业,偶尔出一份诏书,太后娘娘还有需要她的时候。 “娘娘,这么紧要的事情,我也可以说话吗?”王贞英说明来意,宋轻音就陷入了可笑的自我否定自我怀疑。 “轻音,这个皇宫里,除了你,还有别人吗?” “朝廷上的大臣虽好,但是,他们也绝对不会完全站在我的立场上,帮我出谋划策。” “只有你,轻音,你是最有学识,最有远见,同时也愿意真心为我考虑的。” “坦白说,来之前,我也反复的思考了许多,也想不要把太多的人牵扯进来,但是,只凭我一个人,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更何况,我也不能确定,我的选择是否是合适的,正确的,轻音,不要推辞,我相信你的眼光。” 轻音一直听的很认真,王贞英的话,算是把她的顾虑打消了。 对于现在的她来说,追随王贞英似乎也并没有什么坏处,一方面,她虽然醉心学问,但也对朝廷上的事情很感兴趣。 毕竟,她是有学识,有能力的,和一般的世家女子还不同,既然选择了进宫却不做后妃的这条独特的路,就足以说明,宋轻音的头脑非比寻常。 再者,虽然她现在名义上还只是内宫的一个女博士,看似与朝政没有什么关联,但实际上,她也一直都在参与。 那些帮王贞英润色的诏书,甚至是监督着陈归女念书识字,这些事情,其实都是在无形中影响着大晋朝局。 如果,将来有一天真的追究起来,她或许也难逃被卷进去的风险。 于是,做一件事也是参与,做一百件事也是参与,从这个角度来说,自从宋轻音选择了这条路,她就没打算后退。 女人为什么就不可以有一番作为? 明明她的学识,能力一点也不输男子! 宋轻音总是这样想,这样的念头,从年幼开始就经常在她的头脑中萦绕。 人常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或许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如果不是宋轻音遍览群书,博古通今,这样的念头,根本就不会生出来,无知者无畏,或许也就没有痛苦了。 但是,现在机会送到了宋轻音的眼前,一切,都不同了! 这可是王贞英主动要咨询的,身为女子,宋轻音想要积极的参与政事,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帮助太后是最好的途径。 “若论能力,当然是王侍郎更高一筹,这一点,太后娘娘也明白,也正是因为看出了这一点,太后娘娘现在才如此为难。” “对!” “太对了,轻音还是你了解我!”王贞英点点头,为自己终于找对了人感到高兴。 王贞英现在的困境就在这里了,明明是王恭不争气,去还要把怒气撒到王贞英的身上。 岂不是无理取闹? 如果他有用,能够把北府带领起来,获得同样的战绩,王贞英又怎么会纵容王稚远? “我的意思,现在太后娘娘最需要防范的,反而是宰辅大人。” “这是何意?” “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太后娘娘心痛宰辅大人不争气,而宰辅大人呢,也会因为太后娘娘是亲妹妹却不愿意支持自己而心生怨怼。” “以当前的局势,我认为,王稚远不会率先出手,他的优势太明显,实力强盛,犯不着和宰辅大人拉开架势一较高下,反而是宰辅大人,他现在肯定已经察觉到了太后娘娘的心意,至少不是偏向他的,那么,宰辅大人会怎么做?” “绝对不会坐以待毙!”王贞英咬牙说道。 突然之间,一阵心慌突然包围了她。 也就是说,大兄会跳起来,反咬一口? 可是,他有这个能力吗? 对王恭的实力,王贞英是很清楚的,如果他有别的办法,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借助她的力量了。 现在,王贞英已经摆明了态度,至少在王恭和王谧的竞争当中会保持中立。 这确实很有可能造成王恭的不满,而他又不能把王贞英怎么样,那么,下手的对象也就变成了王谧。 “他会不会逼着王稚远谋反?” 宋轻音仔细的想了想:“有这种可能,但是我觉得,王稚远不会上当。” “而且,他统领北府以来,战绩卓著,却一直以来都很谦退,没有一点造次举动,朝廷也没有给他加官进爵,也没有封赏,他却还一心扑在北府的建设之上,这样的人,早不反,晚不反,偏偏等到这个时候,建康城一片祥和的时候,要反叛,实在是说不通。” “如果真的发生这种事,朝野上下也不会认为,王稚远的行为和宰辅大人没有关系。” “相反,我倒是觉得,如果宰辅大人只是和王稚远个人有仇,又不能看着北府大军长期被他统领,倒是很有可能对他个人下手。” “毕竟,拼实力,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如果单人来论,宰辅大人就可以随意处置了。” 宋轻音没有把心中的猜想全都说明白,但是,很显然,王贞英不会听不出来。 “你是说,大兄会对王稚远下黑手?” “弄死他?” “太后娘娘,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而且,这是最方便也最快捷的办法,不是吗?” “况且,太后娘娘执掌后宫,现在陛下幼冲,朝廷上就是太后娘娘说了算,如果,宰辅大人真的做了这种事,太后娘娘真的会处置他吗?” 这真的是一个灵魂提问,一下就把王贞英问住了。 王稚远不是司马曜,就算是他死于非命,朝廷也不一定就要为他追索凶手。 更何况,就算是司马曜,不也是轻飘飘的就把这一页翻过去了吗?宫廷中的秘闻,不是谁都有权力知道的,掩盖真情也很容易。 而宋轻音的担心,也正是王贞英的困境。 如果,王恭真的对王谧下了毒手,那么作为中宫太后,朝廷的执掌者,王贞英又要何去何从? “不行!” “一定要阻止他!”王贞英语焉不详,却已经跳起来,叫上司青,急匆匆的就要往外走,宋轻音快步追了上去:“太后娘娘请三思!” “没时间了!” “轻音有什么话,下次再谈!” 等不及了,现在就去还不知道来不来得及,王贞英火急火燎的,千头万绪一时全都涌了上来,甚至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真的见到了王恭,她能怎么说? 但是,不管怎样,也一定要把他的这个心思掐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到时候,不只是朝廷要大乱,整个建康城也必定难逃劫难,甚至是大晋境内都要血流漂橹! 不行! 绝对不能这样! 身为大晋的太后,至少在为自身计的同时,保一方安宁也是职责! “太后娘娘,宰辅是拦不住的!” “切莫弄巧成拙!” “轻音,你这是什么意思?” 宋轻音顿了顿:“娘娘,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提醒王侍郎,让他加强防备!” “娘娘和宰辅本就是兄妹,宰辅现在对娘娘颇有心结,这个时候娘娘去和宰辅争论,只会让宰辅更加气愤,说不定,他原本还不想动手,娘娘一谈,就把他的怒气给激起来了!” “娘娘千万要谨慎呐!” 宋轻音声声劝说,王贞英的心绪也终于平静了些些,她把司青又赶到了一边,回到了内学堂。 “可是,这个时候,我召见王谧,不是更容易让大兄忌惮了吗?” 王贞英的担忧不无道理,可以想见的是,后宫当中,王恭也是有眼线的,这是必然的。 一旦王贞英召见王谧,这件事肯定是瞒不住王恭的,而这个时候,王恭不知道他们究竟谈了什么,不是更加愤恨了? 到时候,起到的作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激起乱战! 作为中宫太后,王贞英要做的就是平衡各方势力,从她本人来讲,还有大晋太后的立场来讲,她都不可能想要把还算情绪稳定的双方关系弄僵,甚至挑动他们掀起大战。 那该怎么办? 我该怎么办? 声声质问,来自太后王贞英,这一次,她是真的没办法了,想要把自己摘出去,安稳度日,为什么就这么难? 难道,这是上天对她盘算自己的惩罚? 这就是所谓的“天惩?” “太后娘娘若是信得过我,我愿意去走这一趟!”宋轻音低下了头,抱起双拳,这样决绝的宋轻音,是王贞英从来也没有见过的。 她一时震惊,又感动不已。 “轻音,你真的愿意出宫送信?” 宋轻音点了点头,虽然她的动作很轻微,但是,那种坚定,不容置疑。 “好!” “我的身家性命就交到你的手里了,轻音,不要辜负我!” 轻音抬头,深深的望进了王贞英的眼中,那一刻,热血在胸中激荡,在这形单影只的后宫当中,难得的是,她们还有彼此。 宋轻音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作为内宫的女博士,她既不是宫女,也不是妃嫔,而是正经的有职位的女官。 而且,这种女官职位还不是建筑在宫女体系当中的,她可以像正经的朝廷大臣一样,随意的出入宫廷,只要是她有需要。 虽然这些年来,她也极少出宫,但那是因为她没有这样的需求,而现在,因为这个女博士的身份,她甚至可以没有王贞英的首肯或者是印信就可以冲出皇城的包围。 虽然近来宋轻音和王贞英还是走的比较近的,但是,王恭也知道,她们两个以前就是朋友,在司马曜故去之后,两人见几次面,倒是也无可厚非。 宋轻音的举动,并不会引起王恭特别的关注。 更何况,宋轻音也不是吃素的,她的头脑可不是那种只知道传信送信的小太监可以相比。 虽然是临时决定要出宫传递消息,但是借口都是现成的,都不需要动脑子。 身为内廷女博士,负责的就是收集整理各种有关女子的学问,书册。这个范围,自然是包括内宫中已有的,还有宫外收集的。 于是,当宋博士换上了常服,坐着牛车出现在宫门口的时候,就连看门的小太监都没有丝毫的怀疑。 “宋博士今天居然亲自出宫,看来,这几卷书是相当的重要了。” 掀开车帘,小太监发现是宋轻音,很是惊奇,要知道,以往内学堂里的女官也经常出宫采买,但是却很少见到博士本人。 宋轻音微微笑了笑:“我听说城里的博雅书院有先秦的遗本,甚是珍贵,但是,这样的孤本,造假的可能也很大,只有我亲自去看看了。” “先秦的孤本?竟然还有遗存吗?”先秦两个字一出,小太监就被哄得一愣一愣的。 “太厉害了!” “宋博士辛苦了!” 宋轻音才没工夫去管辛苦不辛苦,她只知道,赶紧混出宫门才是最重要的。 不再和那小太监纠缠,一路狂奔出的宫门去。 当然了,狂奔也是不可能的,毕竟坐的是牛车。 但至少,也算是闯出去了。 宋轻音的目标是琅琊王府,而王稚远的目标,则是陈郡谢府,到底谁会成功,谁会失败? 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在乌衣巷上推进着,一架马车,周围跟着的都是体格精壮的护卫,如果仔细瞧瞧就可以看出,他们的虎口全都布满了老茧。 绝对不是普通的护卫出身。 为首一人,身着铠甲,腰佩宝刀,目光锐利如刀,便是王谧一手提拔的北府队主曾靖。 作为少数跟随王谧从京口来到建康的北府将领,虽然曾靖的官职一直都没能得到提高,但是,他的地位之重要,无人可以比拟。 有他在,王谧的心就踏实了不少。 王恭那厮真的会对他动手吗? 按照狗急跳墙的理论,似乎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南北朝乱世,战场上拼不赢,战场外决胜负也是从常有的事。 在这个混乱的年代,刺杀乱战并不鲜见,虽然历史上的王谧并没有遭遇过这样的祸事。 但现在的王谧和历史上的那一位做的事情也截然不同,确实不能不防! 不过,这样在建康城的街道上招摇过市也确实让王谧很别扭,本来只需要他只身一人静悄悄的上门就可以了,既能够掩人耳目,又能把影响范围限制在最小。 可惜,这样的行动方式,短时间内是无法实现了,于是,熟悉乌衣巷上形势的人,很快就可以猜到,王侍郎是亲自登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