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纸币和秦家超市 这一年年关的时候,内阁联合江南银行,试运行发布了一千套等值约十万两白银的纸质货币。根据秦牧的意思,取名“华元”。 其面值有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和一百元。 一华元等同于一铜币。五元五个铜币,以此类推。 与此同时,京城之中出现了第一家以秦府为背景的,以贩售米面粮油为主的商铺,取名“秦家超市”。 该超市出售米面粮油,价格比市面上便宜很多,一经面世,就火遍了整个京城。 然而,这家超市里的货物,不能用金银铜等货币买。而只接受华元购买。 这顿时就吸引来了无数的好奇心。 人们纷纷聚集在这家超市门口,看着里面干净利落的摆设,再看看门口贴着的价格,有些不相信,又有些心痒痒。 不久之后,曾经一个买了国债,因而得以免费得到一笔第一套大明华元的男人带着几分走了进去。 聚拢在门前的人们立刻伸长了脖子,看着那店里的情形。 “快看快看,这还真的有人进去了!” “是不是傻啊。还真有人相信这话。谁会把纸当成钱的啊。那样的话,我去街上买一大堆纸回来,岂不是发财了?” “不是啊。听说这纸币有什么防伪标识,还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不是普通的纸张。很特别的。” “哼,看看再说吧,反正我是不信,有人能把纸当钱花的。” 说话之间,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竟是真的用纸币买到了几斤白面出来。脸上还带着难以置信的神情。 众人立刻围了上来,叽叽喳喳的询问起来:“这位兄台,这秦家超市里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啊。” 那人当即提起手中买到的面粉,开怀大笑道:“当然是真的!而且还是最优质的精面粉呢!是那关东面!” 自从征服了关东地区之后,第一批去那里开垦的人们都已经发了财。肥沃的黑土地上,种植出来的作物不但产量丰富,而且味道很好。无论是小麦还是水稻,都要比中部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作物要好很多,以至于市面上已经出现了所谓的精面,普面和糙面三种区别。三者不但质量有区别,连价格上也是大不相同。 众人没想到,这人竟然能够用纸币,真的买到东西。 顿时急忙为了过去,急切问道:“这位兄台,敢问你这纸币是从哪里来的?”只听这名男子答道:“我这纸币是买国债送的。” “国债?” “就是前些日子,秦帅在街上当街推广的,那个东西吗?” “是啊,我买了一千两的五年期国债,结果人家送了我……二十元钱。说是可以到这秦家超市买想要的东西。结果还真买到了!哈哈!”那人说着,拍了拍手中剩余的大明华元,继续说道,“还别说,这超市的东西质量挺好,而且价格比市面上还便宜一点儿!我这什么都没干,显白赚二十多块,哈哈。” 众人听得眼红不已,有些人扼腕叹息道:“唉,我当时也想买的,结果一犹豫就买不到了!” 另一人则拍了拍脑袋:“哎,你这么你说,我家里好像也有这送来的华元。我这就去取去!”说罢,急匆匆转身离去。 这样的消息传开之后,不多时,就又有当初买国债而得到馈赠纸币的人,闻讯赶来,去那超市里买了米面粮油等物。 有了这么多人现身说法,所有人脑中的疑虑。就全都被打消了。 只是,人们看着那超市里的东西,却买不到,不由得有些焦急。 毕竟那是东北的优质精面,因为运输困难,全都被当地的官府收购了,如今量少也只有政府这边才有的卖。这京城本就不缺有钱人。尝过了优质的精面之后,也就很难再去接受得了普通糙面。 而且,听说这秦家超市里的东西,比外面的还便宜。有这么便宜又质量好的东西,他们却买不到,这不是让人干着急吗。 顿时,有人就走进店里,想要用铜钱买些东西,但却被店里的人拒绝了。并被再次告知:这里只收纸币。 这可难道了这些人,眼看着一个个买了国债的人,拿着那赠送的纸币去买了东西,这些人却只能看着,这可急死了不少人。 就在这时,有人匆匆而来,激动的宣告了一个好消息:“江南银行刚刚发行了一套纸币。大家快去认购呀,一个铜板换一块钱!” 一个铜板换一元? 坑人! 人们一听,先是下意识的捂紧了钱袋子,继而恍然大悟道:“噢,原来他们还是想骗我们的钱啊!实在是太奸诈了!” “对呀,我就说,这世上哪有免费的东西啊!原来主意都打在我们自己钱袋儿上了!不换不换!这等奸诈行径,我才不上当呢!” 不过,这次却立刻有持反对态度的人跳了出来,针锋相对道:“觉得骗人可以不去,嚷嚷什么呢。这秦家超市是任那纸币的,那是货真价实能花得出去的,你们爱信不信!”这其中,以那买了精面的男子为首。 那报信的人接着说道:“听说一百个铜板能换一百零五块!大家快去啊!” 而那买了精面的男子也是一拍大腿接着说道:“哎呀!那这一进一出就多出十五块啊!” “啥十五块?”有人本就心痒难耐,闻言立刻问道。 “这店里说还搞活动,买够一百块的东西,是可以算一百一十块的购买力的。那我们如果去江南银行换一百铜板,跑到这里就能买到一百一十五块钱的东西。这里的东西还便宜……不说了不说了,我走了!”说罢,这人已经兴冲冲的朝江南银行冲了过去。其余人见状,也都跟着冲去。 众人见状,也纷纷反应过来,急哄哄的就跟了上去。 这种赚钱的事情,傻子才会不会干。管他什么骗不骗的,先把这明显的便宜赚到再说! 本就是大过年的,人人都要开支花销,有了这一笔省钱的好事,人们自然都动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