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不好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顾天成依然笑呵呵的,拱了拱手,说道:“在下通州诚运投递的顾天成,文家原来是这样的啊。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什么地方的全武行。”   那位管事姓唐,都不带站起的,斜眼看着他,倨傲道:“顾什么成?没听说过。”   他很刻意地上下打量顾天成好几眼,不屑道:“文家乃大族,你一个平民小子,来这里可是有所图谋?”   顾天成一看这情景,这就是不打算好好谈的意思啊。   他在房间里一扫,自行从旁拉过一张高脚凳,往上一坐,架起一只脚晃着。   唐管事脸色立时阴沉下来,喝道:“哪里来的混小子,竟如此无礼!”   转头吩咐身后两个壮硕的家丁:“给我把这小子架起来,扔出府去!”   站在顾天成身后的星辉跨前一步。   顾天成抬手,对两个家丁做了个停止的动作:“等等!敢进文家深宅,你以为小爷我没准备吗?小爷手里是有东西的,把我扔出去,文家的恶行可就公之于众了。”   随着他说话,星辉从怀里拽出一叠纸,直接甩在唐管事面前。   顾天成一旁做着说明:“这是小爷我找人临摹下来的,原件保护的很好,临摹件也有好几份。把小爷扔出去,你文家就等着倒霉吧!   “当然,把小爷我扣下也行。文家有胆的话,把爷打杀了都可以。但你文家也就差不多了,得做回之前的鸟样子,甚至还不如从前。”   “无知小子,你以为文家是什么地方,你随便说几句胡话就能把人唬住?”唐管事冷笑一声,抄起面前那叠纸就要扔回去。   他作为主子的心腹,很知道文家都做过些什么擦边的事情。   那些事也许排不到明面上,但翻出来也不至于让文家伤筋动骨。只是,翻出这些事情的人或家族,却也得面临文家的反扑。   大家族人口众多,谁家还没点脏污的事情,真抖搂出来,大家一起难看而已。   他顾天成一个外乡小民,敢散布这些事,文家就敢去衙门告他诬陷。是不是真的先不说,只要扔进牢里,很多事就由不得他了。   文家这点能量还是有的。   唐管事心中冷笑,如果这样,倒是解了文家现在的困局。   顾天成也是一改刚才的大咧咧,脸色冷厉下来:“你以为小爷进你们这深宅大院,会拿些没用的东西?   “小爷我又不是活腻味了!我只不过想简单点、快一点把投递行开起来而已。”   说话间他已经站起,冷笑道:“记着看完这些东西,请小爷回来时不要把姿态放得太低。   “因为那时放低姿态一准儿是晚了,已经散布出去的消息,难道还能收回来不成?!”   唐管事脸色变了变,难道是文家哪个子弟作奸犯科,却瞒过了家主的。   “拦住他!”唐管事吩咐两个家丁,这才定睛去看手中那叠纸上的内容。   顾天成看了看拦在身前的两人,“呵呵”的笑了两声,也不强闯,优哉游哉的退回,坐上之前的那张高脚凳,继续翘着脚,饶有兴味的看着唐管事。   唐管事第一眼看见的,便是庆州武全县这几个字样。如果说是武全县那个旁支的事情,他们还真掌握不了全部。   只不过,那只是迁出去的旁支。   唐管事瞄向顾天成,正巧对上顾天成那似笑非笑的神情。   顾天成挑眉,说道:“唐管事不会想说,那是文家旁枝,已经分出去了,和文家本族没关系吧?”   唐管事阴着脸,没吱声,因为这就是他刚才想的。   顾天成好整以暇,继续说道:“据我打听,武全县文家旁支,当时是带着文家主宅给的乔迁费用迁往武全县的,为的就是让旁支去津州以外的地方经营势力。   “今年过年、中秋,武全县文家旁枝一次不落,都给津州主宅送了节礼。秋收后,武全县旁支田地的收成,也分出一半送来津州文家。”   唐管事皱眉,诚运这些人来津州前已经做足了功课,这是有备而来。   顾天成还没说完呢,“呵呵,文家家主果然打的好算盘。津州紧邻京城,有个风吹草动,消息便会传到天子脚下。   “但文家旁支在武全县就不然了,强抢豪夺更容易积聚钱财,杀人害命也能轻易压下去。”   唐管事急速翻看着手中纸张,他心里清楚,强抢豪夺大概是有的,因为分出一支就是为了做这个。   怎么还有杀人害命?   他们那一支迁出去没多久,而且在津州也没什么劣迹。离开本家,居然就有了很大的胆子吗?   刚开始,唐管事还看的认真,生怕被顾天成糊弄了。但两页之后,他翻看的速度便加快了。   他认真看过的这两页内容清楚明白,武全县文家强买强卖的事情经过,发生地点,大约有多少旁观者,一一罗列。   还有事后查案之人暗访得到的证词,暗访时间、地点、人物,也一样不差。   后面那些事情,唐管事都是一目十行,只看查案人都掌握了些什么,重点更是在寻找顾天成所说的杀人害命。   整个材料看下来,唐管事心里也掂量出了事情的轻重。   强抢豪夺这些原本没什么,不大的事,不见得能闹起来。即使真的对簿公堂,文家也敢咬死了颠倒黑白。   退一万步讲,真有不开眼的官员据实断案,文氏本家最多也就是个管束不力的责任。   但这叠材料中有两样不太好办。   其中一个便是文七强抢人家媳妇,最后那女子不堪受辱,自尽而亡。   自古以来,节妇烈女便很受世人尊崇。被文七抢回家的女子如此刚烈,更加反衬出文家老七的该死。   第二个是武全县文家以皇亲国戚自居。   口头上说一说自己是皇亲国戚,借此在人前耀武扬威,这也没多大点事儿。被较真的皇家或者封疆大吏逮住,打一顿板子,以后不犯也就算了。   但文氏本家出了个妃子,娘家不相干的兄弟子侄打着皇亲国戚的幌子为非作歹,那就糊弄不下去了。   说严重点儿,在民间放着这么一支族人抹黑皇室,没准儿皇宫里的妃子都会被皇帝嫌弃。   当今皇上作为开国皇帝,在马背上颠簸十几年拼死打下的江山,哪里会不珍惜?又岂能让一个后宫嫔妃的娘家人随意败坏?   而且,皇帝后宫嫔妃之间的争斗也很厉害。文氏一族的静妃娘娘,如今只给皇帝生下一个公主。   一旦这件事被后宫其他嫔妃利用,导致文静妃在皇宫失宠,文家的好日子估计也就到头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