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吃过午饭,赵铭带着李秋瑶去十里外的镇上买了丰厚的礼物,搬了一箱子香烟,两箱子茅台。 顺便又取了几万块钱现金,放在李秋瑶的包里。 除了表姑一家,村子里其他的邻居亲朋,都是同情他们一家的,他们对于赵铭家没有怨,只有恩,赵铭这一点还是拎得清的。 他也明白父亲让自己去办这件事的深意,一方面是给他涨脸,让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他赵铭是衣锦还乡,赚了大钱回来了。 而则是带着李秋瑶去各家转一转,换个脸熟的同时,也炫耀一下自家有这么个漂亮的未来儿媳妇儿。 这点小心思赵铭还是明白的。 所以对待这些真心帮助过自己的家庭,赵铭也没有半点吝啬,一视同仁。 借几百的还两千,借几千的还一万,借一万的还两万。 这点钱对于赵铭来说,根本是九牛一毛,以他如今的财富来说,每天产生的利息也是这点钱的几十倍了。 但赵铭也不会多给,并不是他小气,而是他很明白人性。 升米恩斗米仇,给的太多了,有的时候反倒不会让人觉得好,而是买下嫉妒和结仇的种子。 拎着礼物开着豪车,赵铭带着李秋瑶在村子里转了一圈,一家一户的拜访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家的邻居和亲朋,所到之处,那些人家里无不是笑得合不拢嘴。 借给赵家的钱不仅加倍还了回来,赵铭还送了一条中华两瓶茅台,这份大手笔简直了。 一圈下来,全村的人都知道赵继勇的儿子有出息了,还钱大方还记得恩情,当真是赞不绝口。 办完这件事回来,父亲赵继勇和母亲张翠已经在家里收拾好了东西,不过二老不肯今天就走,要等明天把家里养的猪啊鸡鸭全部卖掉采坑去城里。 赵铭也知道二老没什么别的意思,毕竟一辈子穷惯了,一分一厘都要盘算,要是真把这些东西送人,恐怕二老得惦记好几年。 “阿铭,要不明天我来接叔叔阿姨过去吧,我也是农村出来的,知道叔叔阿姨对这片故土的眷恋,就让他们自己把家里的事情打理好,你也不要催他们。” 李秋瑶善解人意的说道,主动揽下了明天接赵铭父母去城里任务。 “不用不用,我和你赵叔叔坐班车去城里就行了,这山路难开,秋瑶你就别担心我们了,我们还心疼你呢。” 张翠对李秋瑶的满意,那是没话说,连忙笑着摆手。 “也是,爸,就按妈和秋瑶的意思,明天我再派人来接你们。” 赵铭也知道二老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一下子要离开肯定舍不得。 “嗯,我们虽然搬到城里去住了,但这里,也是我们永远的家。” 赵继勇难得说一句感性的话,回头看了看有些破落的家,背过身去的他,眼中已是温热。 “工作要紧,阿铭,你跟秋瑶先回去吧,回头我们都收拾好了,再打电话跟你讲。” 张翠握着赵铭的手,仔细摩挲,心里是舍不得,但也知道自己不能拖累儿子的事业。 尤其是知道赵铭开的公司现在正在做新项目,事情很多,她心里再舍不得,也不想因为自己和丈夫拖累儿子。 母亲苍老斑驳的手,因常年劳作,老茧和皲裂随处可见,赵铭心疼的摸着那些伤口,心中愈发坚定要让二老过上好日子。 “阿姨,过几天再见。” 李秋瑶乖巧的挥了挥手,和赵铭一道上了车。 赵继勇这会儿也收拾了心情走出来,拍了拍车窗,语重心长道:“儿子,好好干,你永远是爸爸的骄傲。” “孩子都这么大了,还说这些肉麻的话,真怪丢人的。” 张翠在一旁挽着丈夫的胳膊,咯咯的笑着。 赵继勇难得老脸一红,对着身边的老妻白了一眼。 离开家,赵铭没有立刻离开村子,而是先顺道去了一下村长家里,送了一些礼物,拜托他帮忙照看一下家里的老宅和耕地。 村长收了好酒好烟,自然是笑得合不拢嘴,拍着胸脯保证,以后何冲家再想打老屋的注意,一定立刻通知赵铭。 赵铭满意的点了点头。 老宅不老宅的他不在乎,但是自己的,别人就别想拿走。 表婶想要,他就偏不给,对于得寸进尺的人,赵铭从来都不客气。 更何况对于自己的父亲赵继勇而言,这是祖辈留下的家产,说什么也不能丢。 事关老赵家的颜面! 处理好一切,李秋瑶拍了拍赵铭的手背,关切道:“累了吧,要不我来开车回去,我开慢点,你休息一下?” 赵铭点点头,有的时候男女之间显得太客气,反倒会让人觉得疏远。 李秋瑶是心疼他,一天经历了这么多,为了父母奔波,强撑起一切,是个人也会感觉到心累。 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上,李秋瑶发动了汽车,徐徐沿着村外的路开了去。 赵铭则很快的睡着了。 回到平江市,赵铭先找了几个苦力,喊了一辆货车,帮李秋瑶把东西从租的房子里搬了出来,搬回了御景园。 很快,他又马不停蹄的去了手机市场,很快就相中了一款漂亮的手机,诺基亚2110。 这是诺基亚在国内第一款上市的手机,比起笨重的大哥大,这款手机在当时可算是小巧玲珑了,而且还有一块在当时显得很时尚的一寸大的单色显示屏,看上去充满了科技感。 当然,这只是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对于见惯了智能手机的赵铭而言,这些东西都算是老古董了。 赵铭想也没想,直接换了一只手机,又买了两只新的,一部是给李秋瑶用的,一部则是给父母配的,以免有什么突发事情无法及时联系。 提着新手机,赵铭又找了冯鹏一趟,办理了两张银行卡,不到半小时,就有人送了过来。 来人是鬼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