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1章 三两相约去喝酒,去庆祝,算是挽回这一天的疲惫与震惊带来的内耗。 而有不少的高层官员对郭贺年和赵铭发出了邀请,他们两人纷纷拒绝了。 这场战争似乎才刚刚开始,而只有这两人看明白了其中问题的要害。 三人来到了停车场,郭梦葭仍旧保持着一副悻悻的状态。 其实对于文松之后的那几句话,她也释然了。 并且准备不跟文松再多做计较,很多问题她不是看不明白,只是反应会比赵铭和自己的爷爷慢上不少。 但是没想到文松竟然最后拒绝了邀约,郭梦葭气鼓鼓的说道:“这个文松实在太过小气了。” 郭贺年则是看向赵铭问道:“赵铭,对于文松急匆匆离去,你有什么看法?” 赵铭淡然一笑,但紧接着却认真的点了点头,说道: “文松的确是真有本事,他急匆匆离开,并不是因为心生芥蒂,而是他从今天一战中意识到了金融市场未来的巨大变化。” “一个嗅觉敏锐的金融经理,是不可能捕捉不到这种苗头的,也必定不会错过这样的盛会,他肯定着急回去准备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赵铭之前跟夏中说过,所谓的危机,其实对于真正优秀的企业家来说就是机会的另一个代名词。 危机能让一个人从腰缠万贯到上街讨饭,也能让一个原本腰缠万贯的人彻底的飞黄腾达,就看他能不能利用这样的危机,抓住机会。 而赵铭真正有些隐隐欣赏文松的职业素养,他匆匆离开这一点原因很简单,就如同自己想的。 文松已经把话说到了那样的地步,而作为金融的操盘手,既然能看透股票的走势,那么看一个人也是很轻松。 文松是否笑里藏刀,赵铭看得明明白白,他之所以着急就是不想错过之后的盛宴,一旦手慢一步,他就错过了机会。 这个眼界赵铭自然是有,但有同等眼界的肯定还有郭贺年,要不然他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谁都知道如果做空泰铢和日元利用它们为跳板和起点的那个人不会轻松的放弃。 如果那样,也不会迎来这样的经济危机。 股市虽然稳住了,但这仅仅是一个起点而已。 后续的事情才会成为这场战斗真正的关键所在,文松想抓住机会,他们同样如此。 而这些机会对于他们来说甚至会扼住自己的命脉,如果说一个操作不慎,那就不是经济损失那么简单了。 其实赵铭在离开的时候真想告诉那些吉隆坡的高层官员,他们高兴的实在太早了,如果说这样的波动就让他们如此欣喜的话。 那么面对之后的那些波动,恐怕就会寝食难安的。 生死往往只在一线间,所以想安然的看着股市的变化,就必须有一个极强的心理素质,就算是郭梦葭此时都没有达到那样的境界。 郭贺年之所以如此的敬佩赵铭,与他成为忘年之交,就来自于赵铭身上,甚至有他都没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