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点拨两个傻儿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妮?林桃眨着还有睡意的眼。   半晌没回过神来。   看了眼还黑漆漆的天。离卯时还早啊!   小丫头大半夜这是要去哪儿?   虚掩着门,林桃坐地上等。   比着她平日起来点,院门又开了。   张二妮空着手,摸进来,轻轻的栓好院门。   大摇大摆的拿着扫帚条子,开始收拾院里的卫生。   哟嘿!学了几天医,还弄出小秘密了?   林桃像平时一样,伸着懒腰打开门。   “二妮啊!咋起这么早呢?”林桃问。   小东西打着哈哈:“睡、睡、不、不、不着。”   小丫头不说,林桃也没提。   和平时一样,林桃开始做炸肉芽。   张大海从窝棚里爬出来,倒是不挑烧火这种小事做了。   等着张大林从西屋出来,两兄弟出门背水去了。   二妮收拾好自己,给许氏道了别,又规矩给林桃行了礼,才离开。   许氏过来帮着添柴。   “二妮这两天,学得咋样?”林桃问。   许氏笑呵呵的:“昨儿我接她,还问了吴大叔。吴大叔说二妮有天份,高兴着咧!”   林桃点点头,也没再问。   “我带他拜师那天,见着吴郎中那,还有个小男娃。”   许氏点头笑道:“是!我问了吴叔。吴叔说,那是里正爷家,胡婶子远房的一个亲戚家的娃。”   “那娃我见过两回,对妮子照顾得很。两娃师兄师妹的,关系好着咧。”   里正的婆娘胡氏,那是村里出了名的刁钻。   想来,定是为难那小娃娃。二妮才偷摸的给人送东西。   “大妮身子不能动,你得照顾好了。别生了褥疮,咱可治不起那病。”林桃又说。   “知道的!这些天,弟妹帮着翻身勤,不会生褥疮的。”   算着日子,许氏小月子也快坐完了。   这一个月,林桃只能用煎熬来形容。   许氏领着哈欠连天的张小胖从西屋出来。   “今儿你和大胖去摆摊。我在家帮着他们,把屋子建得快些。”   比起在家修房,摆摊不知道轻松多少倍。   余氏爽快的答应了。   院门被推开,二老也掐着点来做早饭。   摆摊的东西准备好,张大海和张大林也背水回来了。   余氏和张小胖包着烤土豆走了。   简单的吃过烤土豆。   张家两兄弟也开始忙活起建房。   许氏倒是勤快,把院角的枯枝抱出来打叶。   这是准备做房子上半截围墙的。   两兄弟那边正挂梁呢。   张大海脚没痊愈,以前苦力活也做得少。   一个失手,手臂粗细的梁木掉落下来,差点没给他开了瓢。   许氏丢下手里的活,要上去帮忙顶梁。   林桃看不下去了,这一对傻儿子,难怪两三天了,才做了这么点事。   上前去,蒲扇毫不客气的打在张大海脸上。   “没用的玩意,一边去。”   又指着站在土墙上的张大林说:“你!也滚下来。”   两儿个子楞楞的,跟犯了错的小娃似的,并排站在旁边。   林桃搓了根草绳,打了个最为常用的抓手结。   结系在立柱上,绳尾系圈,系在梁柱上。   爬上不足一人高的土墙,一手提梁柱,一手挪动抓手结。   和刚才一样,梁柱高度过了一半,因其过长,使不上力,梁柱脱了手。   张大林反应快,冲上去,想帮着扶一下。   然而梁柱并没落下来,系着绳结的那端,稳稳的被绳子拉在原位。   一点都没滑落。   “哇!娘,您这是啥办法,这么好使?”   固定好梁柱的一头,林桃把打抓手结的绳子,拆了下来。   换到另一头,重打一回。   “这个结,只能向上走,重物滑落时,绳结就会死死抓住立柱。”   抓手结,是野外求生时,最为常用的攀爬绳结。   那些一个人爬椰树摘椰子的,腰上打的,就是抓手结。   张大林一声不吭,把林桃打好的绳结拆了。   自己打了一回。   “不对!是把绳对折,系在柱上。这样!”张大海一把抢在手里。   “把绳尾,从对折形成的圈里,串过去。”   张大林点头,又照着做了一次。   比起张大林,张大海脑子是活泛许多。   林桃想起张大妮,这妮子就像是张大林和张大海的合体。   做事踏实,为人本份,脑子还好使。   有抓手结的帮忙,新屋的顶,很快就完功了。   “二叔三叔,家里做顶的枯草不够了。”许氏喊。   张大海抹着豆大的汗珠子。   “我记着三道山那边进去,好像还有些芭蕉树。”   三道山,是张家屯子进山后,第三个山头。   光走到那,脚程快的,得大半天。   也就因为远,才没被附近村里人吃光。   听到芭蕉树,林桃想起堂屋以前,那敞篷带天窗的屋顶。   当时,她还以为是年久失修,如今想想。   怕是因这些傻儿子,选材不当吧!   细想之下,林桃从原主的记忆里,寻着片断。   合着,张大海这偷懒、耍滑的性子,莫不是原主言传身教出来的吧!   “昨儿你叔公不是来说了嘛!不要进山太深!就你两的小身板,给野兽们卡牙缝都不够!”   林桃指着院门边的背篓说:“去一道口子,把那些茅草挖回来。”   “娘?茅草做房顶,得做三天。拿芭蕉叶做,一天就能做好。省事多了!”   “咋的?老娘还使唤不动你了?”   林桃毫不留情的给了一蒲扇,张大海委屈的闭了嘴。   芭蕉叶一旦干了,就会严重变形。   透风积水那都不是事儿!   在野外搭庇护所的时候,零时一两天还行。   超过十天,还选芭蕉叶的,都是脑子有包的。   只有茅草、竹叶这种,干了不会变形、且密集的。   才能起到真正防风防水的效果。   张大林提了背篓往门外走。   委屈兮兮的张大海,摸着被蒲扇打红的脸,跟着出了门。   许氏把之前挖茅草根时,留下来的茅草抱出来。   就着茅草搓绳,打捆。   林桃连忙喝声制止。   “去拿竹子劈成蔑子啊!拿捆的做顶,得要多少茅草才够盖一个顶啊!”   许氏一脸懵。   一直坐在院里默不作声的老婆子,看不下去了。   “你咋这么多毛病呢?你瞅瞅人家的屋!哪家不是搭的小抱啊?咋到你这就不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