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这才跟着我大哥多久呀,大嫂就开始跟他一起忧国忧民了。” 女子被闹了个大红脸。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大哥他忧心的东西,我自然也会忧心,景瑜哥同样为江山社稷而奔波,你不也是在背后支持?” 楚楚没在敢回嘴。 她这大嫂跟她哥一样,嘴巴厉害着呢。 将人扶到房间睡下之后,楚楚也回了自己的房间,睡了不到半个时辰才出大厅,刚好就撞到了赶回来的楚木。 “大哥她,你怎么了?脸色怎么这么难看出了什么事情?”看到对方楚楚就皱起了眉头。 她大哥现在越来越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了,尤其是在家人面前,几乎从来不会露出负面的情绪,影响家人。 可是现在她大哥的眉头紧皱,压都压不下去。 “你跟爷爷奶奶今天过来,我没去接你们,害怕爷爷奶奶过来接我呢。” “大哥,这么久没见你,你当妹妹我傻啊?这话哄爷爷奶奶可以,哄我可哄不着,周围没有人,你就不能对我说实话吗?” 楚木跟楚楚并肩而走,到底没在瞒着她。 “西昌使臣团那边出事情了,今早接到密报,西昌大将军在边境遇刺,只有一墙之隔,他便可以穿过国境。” 楚楚的心不断的往下沉。 大哥的意思是在说有人在边境卡着官卡,特意行刺了西昌的大将军,只要对方还没有过国境,还没有过城门,就说明对方依旧还是在东临的国土之上。 从南召王爷,到西昌大将军,这一桩桩一件件,总感觉有人在背后把控着。 为的就是不让东临平静。 “那……大将军他……” “死了,身首异处。”楚木的脸色尤为难看,“西昌大将军在边境驻守几十年,跟我们东临打过一场又一场的战役,对于西昌人来说,他身上战功显赫,是西昌百姓的信仰,现在人死在我们东临,西昌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 要成为一国大将军,这其中的艰难有多难得。 西昌骤然损失驻守边疆的大将军,那西昌绝对不可能善罢甘休 再加上南召王爷也在东临境内失踪。 到时候两国合伙朝东临开战。 战火一起,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东凌必将大乱。 背后刺杀西昌大将军的到底是些什么人? 竟一再挑起边关的不和,这其中又藏着什么样的目的? 楚楚只感觉头痛的厉害。 她晃了晃脑袋,随即脑海中出现了那封战书。 楚楚瞬间浑身冰冷。 那人在背后做了这么多,不断的挑起事端,真的只是为了一场游戏吗? 不可能。 事情不可能那么简单。 这背后必定有极大的阴谋。 “大哥,你收到的密信上面可说了,要如何处理?” “暂时没有多说,不过我猜想,我们跟西昌南召那边,势必会再次走向谈判桌。”楚木叹气,“西昌那边固然会愤怒,但是要打仗也不是说打就能打的,他们那边损失了大将军,我们这边却还有张松在,他们能跟张松相比的将才却不多。 至于南召那边,靖王失踪,下落不明,只要他能平安回去,会比西昌好上不少。 萧景瑜在密信中已经跟楚木说了顾沉的事。 “那这么说萧瑾瑜很有可能会陪同小师弟去西昌,亲自与西昌皇室交谈?”楚楚这句话虽然带着疑问,但是他可以确定。 现在皇室中,除了管襄可以跟西昌皇交谈,其他的皇室子弟都没有资格。 管襄要去西昌,那么萧景瑜势必要陪同。 但是,还有一个南召王爷失踪。 不知道南召那边,又有谁过去? 楚木没有回答楚楚,他并不知道怎么回答。 京城那边会做什么样的决定,现在还不知。 他们能做的就是等。 也只能等。 两人并肩而行,前面已经是客厅了,客厅里楚老太,楚老头等楚家长辈们都在,大家品着茶,吃着糕点,笑意满满的,正在谈论孩子生下来以后取什么名字。 楚木跟楚楚同时将面部表情修整好,强行压下沉重露出笑脸来,才跨进了大厅。 “爷爷奶奶想到什么好听的名字了吗?”楚楚问道。 “没呢,没呢,想不出来,咱们几个大字不识一箩筐,想不到什么寓意好的字,还是让阿木亲自取名,要不然咱们去寺庙里求一求。”楚老太。 他们家孩子的名字除了楚楚的,都是找的寺庙里的方丈求的字。 “爷爷,奶奶,爹,娘不用那么麻烦的名字可以晚些取,我跟小雪商量过,等孩子出生就先取个小名叫着,咱们乡下人家不都是这样的吗?” “行行行,那感情好,徐小明我们几个老家伙最拿手了,随口就能取出好几个了。” 长辈们笑眯了眼。 丝毫没有感觉到孩子身上的沉重气息。 楚家小辈们相视一眼,就懂了各自眼神里的意思。 陪着长辈们聊起轻松的话题。 与此同时的京城。 皇宫里气氛压抑。 金銮大殿之上,满朝文武,分立两侧。 上首的龙椅之上,皇上黑沉着脸。 整个大殿氛围沉闷压抑。 萧景瑜站在太子的身边,没有出声。 管襄看了他一眼,侧身环视众人,“南召王爷失踪,西昌大将军遇刺,事情都发生在我东临边境,现如今两国皇室震怒,两国随时都有可能发兵,攻打我国,各位大人可有解困之法?” 朝堂一片沉默。 管襄再次看了萧景瑜一眼,在他的眼神下,再一次开口,“张松大将军曾经多次跟西昌大将军交手,如今他遇刺身亡,两国形势一触即发,大将军对此有何看法?” 张松出列,拱手道,“回殿下,西昌大将军多年来镇守边关,在西昌百姓中地位极高,此次他遇刺身亡,西昌上下镇这件事情不怕难以善终了,臣认为此事是有心之人,在背后挑拨离间,但不管形势如何,我东临泱泱大国,绝不会惧怕西昌,到时候要战便战,臣随时披甲上阵,护我东临国威。” 他身后的武官,出声附合。 “大将军说的极是,我东临国富民强,难不成还怕了他西昌不成?” “要战便便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