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心里的藤缠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个爱哭的小女孩长大了,还会找他吗?不会了,那个女孩找了他那么多年,已经累了。   兰花在厨房的后窗户里,看到了那个失魂落魄的身影,也看到小山在那棵松树下久久徘徊。   他竟然会去那儿,他竟然还记得那棵藤缠树!那么,他也一定记得,那年暑假,他们牵着手在树下相依相偎,山盟海誓的情景吧。   她说:“你就是这棵松树,我就是这棵藤树,我要一生一世缠着你赖着你。”   他说:“是的,我们一生一世不分开。”   那棵藤缠树还在,他们已经分开好多年了。   ……   满小山从教室里被班主任叫出去后,再也没有回学校。   兰花回村找他,路长顺说:“小山现在成了银行的职工,不上学啦。你别找他,自己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将来也进银行。”   兰花回到学校里等,她坚信小山会去学校找她。   她要当面质问他,为什么说话不算数,为什么不考大学了,就因为可以到银行工作吗?她等了一学期,始终没有等到。   兰花去信用社找小山。从学校到信用社,只隔了一条街,她感觉像走了一个世纪。   她在心里面不停地问,为什么,为什么。不知道是问自己,还是问小山。   当她站到小山面前时,却说不出那三个字。她看到了小山的消瘦,看不到自己的消瘦。   她说:“小山,你瘦了,是工作太辛苦吗?”   小山竟然对着她冷笑:“不是辛苦,是心苦。”   “你怎么啦?”   “我爸死了。”   “你要坚强!”   “可是你爸还活着。”   “你什么意思?”   “我不想再看到你!”   兰花在大街上哭,一街的人,没有同情的目光。她问小山:“我们呢,我们呢?”   小山给她一个背影。   兰花回家问父亲那晚的事。路长顺喟然长叹:“哪座庙里没有冤死的鬼。”   兰花不知道那晚到底发生过什么,三个在一起喝酒,一个人死了,一个人失踪了,一个人活着。   那么活着的人就该承受怀疑和痛苦吗?她不相信人会如此冷酷,感情会如此不堪一击。   她给小山写信,一封又一封,不是为了要解释什么,而是想告诉他,她愿意和他一起承受,只要别离开她。   她相信世间存在海枯石烂的感情,也可以等到水落石出的真相。但是不管她如何的情真意切,伤心欲绝,小山没有给她回一封信,他爱他的父亲胜过一切人。也胜过理智。   兰花也爱父亲。她不愿让父亲察觉自己的苦楚,勉强读完高中,然后逃离了那座她用泪水洗了又洗的城市。   兰花在南方一个小镇上呆了五年。   流水线上流逝了她的青春,却没有把她的幻想磨灭。   五年后,她得知小山仍是孑然一身,便毅然辞工回到了磊山。   她在他工作的那条街上开了一家服装店,等待着春暖花开,冰释前嫌。她把收款台安在门旁,天天坐在收款台后面望着大街,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她在等着一个人的身影进入她的眼帘。   可是一直没有等到。   她已经没有了去面对他的勇气。托同学放消息给小山,告诉他她回来了,在等他。   托同学捎了衣服给他,一次次捎过去,一次次退回来。   同学骂她傻,骂她不值得!她在心里说,值得。她想用十年的等候换回一生一世。   可是一厢情愿的守望,是望不到希望的。   三年后,那个人仍旧独身一人,也仍旧没有来找她。她终于累了,一颗心千疮百孔。   她想,与其在幻觉里死去活来,不如住进现实里悄然一生。于是返身回到山里。   兰花一个人躲在山上,把心血倾注在她的养殖场里,沉沉浮浮中却练出无穷的勇敢。   别人称她的养殖场是她的事业,她不认为是事业,那是她的生命。   她这棵藤树没有了依附,只有做些可以让她安放生命的事情,然后就真切地拥有了洗尽铅华的平静。   她正心灰意冷,那个冤家又来聚头。   她的心里乱了一回,用手轻轻一抚,便也平了。像抚平额前的乱发一样。她很奇怪自己竟然可以这样心静如水。   兰花在心里说,这一次之后,不会再有纠集了。   ……   吃完饭,安磊看中了余进江的一盆荆疙瘩盆景,要买下来。高翠说:“不卖。我们也得为自己弄点小情调。”   安磊说:“我出高价。”   高翠说:“我作不了主,你下回来吧,得我当家的说了算。”   枣儿问:“你出多少钱?”   “二百可以吗?三百吧。”安磊真心想要,主动把价加上去。   “成交。”枣儿说。   高翠说:“枣儿,这是你进江哥费了老大劲才从石头缝里抠出来的,不能卖。”   枣儿不管她,收了钱,对安磊说:“快搬走,搬慢了这耍情调的老板娘要撒泼呢!”   几个人大笑起来,笑得高翠满面通红,躲进了屋里。   周羽忍不住多看了漂亮活泼的枣儿几眼。枣儿嘴上不饶人,说:“看什么看,不怕得相思病!”又把周羽弄了个大红脸。   安磊让司机把盆景搬到车上,对周羽说:“这地方你得常来。”   “来干嘛?”   “治你的病啊。”   几个人说笑着上车走了。   枣儿把钱交给高翠说:“嫂子,你傻啊,一个荆疙瘩卖三百块钱,这样的生意哪里找去。山上有的是这玩艺,回头再让进江哥上山刨去。”   高翠不服输,小声说:“我才不傻呢,我是故意抻那个傻老板的。”   兰花从屋里走出来拉着枣儿的手说:“嫂子,我们回去了。”   在路上,枣儿忽然问:“兰花姐,你认识满小山吧?”   兰花的声音有些飘忽,仿佛在回忆一件久远的事情:“满小山?他是谁?我认识他吗?”   “别装傻,我一进前厅看到小山哥像是要晕倒的样子,只顾着去扶他,没有注意你的表情,后来一想不对,那气氛不对,你的眼神也不对。你们应该是认识的,是吗?”   “枣儿,你谈过恋爱吗?”   “我这么优秀,要说没谈过恋爱你信吗?”   “你对爱情是怎么看的?”   “我的爱情观还没有成熟,应该你给我上上爱情课。”   “我想听听你对爱情的看法。”   “爱情本来并不复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吗?对不起’。”   兰花停住了脚步,定定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常常语出惊人的小姑娘,良久才说:“既然爱了,为什么要恨?为什么要‘算了吧’?为什么要‘对不起’?难道这世上就没有只说‘我爱你’的爱情吗?”   “兰花姐,你怎么啦?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张爱玲说的。”   兰花叹了口气,继续往前走,脚尖踢开一块小石头,戳得脚趾生疼。   以前她认为,爱情就是这样,你踢开了一段爱情,自己也会痛。最初是小山踢开了自己,她感到了切肤的痛。后来,是她踢开了爱情,仍然会有丝丝痛楚。   可是今天,她看到了那个怕疼的石头。她感受到了小山心底的那份痛苦。如果真能像张爱玲说的那样多好,来来去去三个字。可是,好像她和小山只说过“我爱你”,剩下的谁都没说过。难道说这才是痛的根源吗?   “兰花姐,你怎么看爱情?”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两句诗枣儿懂,可是从兰花口中说出来她就不懂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