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擒任嚣 弓弩手的溃不成军让任嚣措手不及。 无奈之下,只能戴着步兵方阵冲击秦军的阵营。 步卒分为四个方阵,摆着雁翎阵,此阵型最适合充分用。 两翼能充分保证箭头的战斗力,更能起到护卫作用。 带着一往无前的士气,和破釜沉舟的心理,任嚣将所有的兵力都用上了,哪怕是城里原本的士兵也全部拉上战场。 这一战毫无保留。 一声尖锐的号角声,最后的决战彻底的开始了。 此时王离的骑兵已经完成最后的集结。 一波一波的开始冲击广郁城的军队,踏着激烈的战马步点,配合着秦军步卒展开了最后的进攻。 王离人和马仿佛时融合到了一起,战场泛起的热血不断翻涌,全身的力量汇聚在枪尖, 一下子就穿起两三个步卒。 诸如此类不断上演。 中军刚刚消灭赵佗部队的火枪兵重整旗鼓,再次出发,开始前往战场支援。 蒙毅不断的进行指挥,各支部队有序配合。 秦军轻弩手此时也从腰间拿起轻弩,迅速装填,一波一波箭雨不断的落在广郁城军队的前锋身上。 遮天蔽日的弩箭让这场战斗失去了悬念。 现在广郁城军队只能无力的抬起手中的圆盾,冒着箭雨前行。 但是脸上惶恐的表情早已经出卖了他们。 此时距离崩溃只差一线。 大炮也在轰鸣,还是开化弹,由于秦军分工明确,战斗区域固定,所有的战斗都是中军发出的。 所有炮弹都打在了广郁城军队的中心部位,一声声的惨叫,血肉模糊的身体,让人惊惧不已。 突然,广郁城军队出现了骚乱。 “将军死了。” “将军被炸死了” 各种呼喊声不断的想起。 本来在中军部位的任嚣被一发***了结了生命。 一下子广郁城军队乱了。 任嚣死了,自己等人还要打吗? 王离此时正在侧翼,看的十分清楚,看到任嚣死了,果断的抓住战机,吩咐骑兵不断的呼喊。 “任嚣已死,降者不杀。” 骑兵本来跑的就快,刻意的高声大喊,让整个战场都逐渐的知道了任嚣已经死了。 顿时冲锋的人,搏杀的人,全部都面面相觑。 不知道是谁开始放下武器。 一声兵器落地的声音出现在寂静的战场。 这一下仿佛是开了一个头,整个战场起了连锁反应。所有的士兵都开始放下武器。 蹲在地上,等待秦军的宣判。 他们其实也知道,既然主将死了,自己等人已经完了。 现在最主要的事情就是保住性命。 毕竟曾经同为秦军还能赶尽杀绝不成。 蒙毅看着王离刚刚对于战机的把握赞赏的点点头。 可是突然就想到刚刚冲动的跟赵佗单挑,心里给王离早就记到小本本上了。 战后重罚。 大概傍晚六七点钟。 此时广郁城天还大亮,秦军终于打扫完战场,开始进入广郁城接收防务。 其实也没啥可接收的了,由于广郁城是前哨,早就被任嚣打造成了一座巨大的堡垒。 如果按照古代的攻城方式,谁来都得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拿下。 但是偏偏扶苏不按套路出牌。 各种超时代的武器接连上演,一天就被攻破了。 这还是蒙毅没有猛攻,兼练兵的想法。 不然半天足够。 蒙毅不仅是一员帅才,更是一名合格的文臣,迅速开始接收百越剩余地方的防务,所有原守军全都抽调到广郁城,进行筛选甄别。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运行。 半个月后,咸阳城。 身背令旗的传令兵手持蒙毅令牌,高速通过城门。 大声的喊着:“大捷,百越大捷。” “百越大捷,任嚣赵佗已授首。” 声音高亢,自豪。 此时正巧是上午人最多的时候,所有人见到传令兵骑马飞速在街道奔驰,全部都让开了道路。 咸阳宫,扶苏此时正在跟大臣们商讨着卫所建立的情况。 双喜脸露喜色,在扶苏的耳边耳语了几句。 扶苏听完哈哈大笑。 “众位爱卿,先暂停讨论,朕有一个好消息告诉大家。” 蒙恬不愧是大秦的中流砥柱,抬起头看向扶苏一脸喜色,试探的道: “莫非是百越之战有结果了?” 扶苏面带微笑的点点头: “蒙卿说对了,任嚣赵佗均已授首蒙毅此时正在接收百越其他地区的守军,相信用不了几个月就能彻底平定百越。” “陛下,可喜可贺啊!拿下百越就意味着拿下来一个大粮仓啊,这可真是一件大好事啊。” 御史大夫冯劫脸上充满了惊喜,他可是早就听扶苏说过,百越地区,一年三熟四熟啊,一旦百越重新回到大秦的怀抱,大秦再也不会为粮食发愁了。 “冯御史说的极是,只需要熬到今年秋收,大秦再也不会缺粮了。” 冯去疾也点头称道。 “不过,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啊!” 扶苏看着大臣们高兴的样子,泼了一盆冷水。 “陛下说的可是官员问题?” 冯去疾对此非常敏感,一下子就说到了点子上。 “嗯,冯相了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臣提议,裁撤各地无用机构,精简人员,令设置招贤馆,收纳贤才入皇家学院培训。” 冯去疾出言惊人,一石激起千层浪,谁都没想到身为文官之首的冯去疾居然会有这个提议。 “哦?冯相此言何意?”扶苏当然知道冯去疾说的是什么意思,因为这就是昨天扶苏跟几位大臣一起商议的。 百越拿下以后肯定会涉及到管理的问题,但是大秦就这么多能当官的人。 一时间肯定变不出来能掌控7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官员。 没办法,只能是裁撤一些无用机构,也不能说无用的机构,现在天下和平许久,早就没有了始皇帝初期那种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情况了。 现在是好多萝卜占着一个坑,甚至多个坑,为啥? 贪腐被! 几十年足够一些人养尊处优,安插亲信了。 扶苏以前没动这些,不是不敢,而是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现在时机终于成熟了。 百越新定需要人,这是天时。 百姓等到秋收就不缺粮了,这是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