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侦邢蹭车回府,苗妙妙独自进宫。 三个月没进宫,苗妙妙听着熟识的领路小太监说着宫内的八卦。 “太后娘娘前两天已经回洛阳了。” 苗妙妙一听,想到了什么,便捂嘴笑道:“难不成这皇城之中有喜了?” 这位太后可是为了皇家子嗣花了大力气。 “那可不!三位娘娘同时有喜。”小太监伸出三根手指在苗妙妙眼前晃了晃,“正好三个月身孕。” 那得意的样子仿佛像是他自己干的。 苗妙妙吹了个口哨,心道这位皇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前段时间折腾了这么久都没动静,现在一来就三个。 小太监凑近她压低声音:“不过听说圣上有立嗣的意思。这三位娘娘现在可是卯足了劲生皇子……” 立嗣? 厉玄现在才这么年轻,就想着立太子了? 小太监本还想继续说,结果刘忠田从前头急匆匆地过来。 “圣女,方才陛下有急事召见,怠慢了您,现在随咱家走吧。” 苗妙妙看了眼没聊尽兴的小太监,拍了拍他肩膀:“下次我带摘星楼的小菜过来再聊。” …… 圣宸殿。 苗妙妙一进殿内,坐在书桌前看奏折的男子眼皮都不带一抬,淡淡地说了句:“来了啊。” “来……来了……”她还想着行礼问安呢,结果这人一句话把节奏都打断了。 殿内只有他们二人,厉玄不说话,只是翻着奏折,有时还提笔写几个字。 无人再说话。 气氛尴尬的让厚脸皮的苗妙妙都受不了了。 她清了清嗓子,理了理衣裳,规矩行礼:“臣……” “坐吧。” 还没等她吐出第二个字,厉玄便打断了她。 苗妙妙落座之后,又是一阵寂静。 看来今天皇帝的心情不太好。 她还是安安静静地坐着吧…… 可苗妙妙哪是待得住的人,没一会儿这屁股就像长痔疮一般难受。 扭捏了一阵,在她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厉玄开口了。 “边疆战事吃紧,西洋山匪患严重,朕现在要与陆月国和谈。” “昂……” 苗妙妙愣神,他与她说这些做什么? 让她剿匪还是和谈? 她一不会带兵,二不会外交,这事儿不应该和那些朝臣武将谈吗? “朕思来想去,和谈之事还是派爱卿去更合适。” “啥……啥?!”苗妙妙差点把自己舌头吞了,“派我去和谈?!” 厉玄也不怕她把整个周国给卖了。 “行不通,行不通!这肯定行不通的!我哪是个会外交的人?!”苗妙妙直摇头摆手,浑身写着拒绝。 “你不需要懂,朕自会派人他人交涉,你只需要在那儿办一件事。” “什么事?” “吃喝玩乐,回来后给朕说说陆月国的风貌人情。” “就这么简单?” 厉玄点头。 苗妙妙立刻“噌”地站起来,朝门外走去:“微臣告退了。” “去哪儿?” “回去收拾东西,咱们明日就可以出发了呀!” 公费旅游,她自然当仁不让! …… 翌日。 和谈出使的队伍已经在城外等候,苗妙妙在马车上已经睡了一觉,醒来后车队还没出发,便问车外的礼部官员:“人还没来齐吗?” “回圣女大人,还差一人。” “谁啊?谱这么大?”居然还让她这个使长等这么久。 礼部官员刚要开口回答,就见城内一马车飞驰而来。 车帘被掀开,露出一张大圆脸:“大人!我来迟了!” 苗妙妙眉头一皱,大喊一声:“王福年!TMD原来是你这家伙让我好等!” 王福年嘿嘿笑了两声,叫车停下,然后厚脸皮地爬上苗妙妙的车。 “大人,此番前往陆月国,山高水远,路途艰辛,我必然得好生准备才是!” 苗妙妙瞧了后头那辆马车,行走缓慢,似乎装了不少东西。 “你怕不是把家都搬出来吧?” 王福年掀开车帘子,看了一圈使团后,又回头冲着苗妙妙问道:“怎么不见蛋兄弟了?” “他被我师父带去疗伤了。” 也不知苗蛋蛋他现在怎么样了? 现在她与他之间联系明显浅了,已经很难感应到对方了。 “这样啊……”王福年坐在马车上安静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什么。 突然他眼睛一亮,对着苗妙妙挤眉弄眼:“大人,若是觉得一路劳累寂寞,大可以找地方消遣消遣,蛋兄弟不在身边也无妨。” “哈?” 苗妙妙脑子转了一圈才明白这家伙在说些啥。 “王福年!你这嘴巴子能不能给闭上?!我这名声有一半是被你给毁的!” 车外。 侍卫甲:“咱们使长大人脾气有点不太好啊……” 侍卫乙:“小心应对就行,反正咱们不是贴身侍从,不打紧。” 侍卫丙:“如此说来,咱们使长大人似乎没带贴身侍从呢……难道要从我们中选吗?” 众人:“……” …… 暴雨。 使团出发才七天,就被暴雨困在了透水郡。 所幸透水郡地势高,四周的村落变成了泽国,郡内依旧没有受灾。 只是逃难的村民纷纷进城,使得城内的治安出现了问题。 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的事多了。 郡府官差们也颇为头疼。 一边是朝廷派出的和谈使团,一边是受灾的百姓。 维护治安,但又不能暴力执法。 城内的情况一下子就变得微妙起来。 使团所在的驿站周围平安祥和,没有一个灾民。 而在郡城的另一边,灾民聚集,犯罪丛生。 “西洋山匪患和边境战事就已经够让陛下头疼了,现在透水郡又受了灾……大人,你说咱们大周今年是不是时运不济啊?该是说正月祈福的时候……” 说到这儿,王福年一拍大腿,“准是正月祈福的时候大司宇不在!咱们大周这才时运不济!” 苗妙妙噬之以鼻:“瞎说,这么大一个国家,每年水灾旱灾不是很正常吗?若是不想边疆有摩擦,那得直接把整个大陆统一了才行。” 王福年平时不信鬼神,一旦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开始神神叨叨了。 此时外头突然吵嚷起来,二人出去查看。 街上围满了人,地上撒了一地的米。 苗妙妙一打听,原来是有人抢粮。 抢粮的人已经跑了,运粮的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