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的研究始于古代炼丹术。隋代时,诞生了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体系火药。黑色火药在晚唐(世纪末)时候正式出现。火药是由古代炼丹家发明的,从战国至汉初,帝王贵族们沉醉於神仙长生不老的幻想,驱使一些方士道士炼“仙丹”,在炼制过程中逐渐发明了火药的配方。 火药不能解决长生不老的问题,又容易着火,炼丹家对他并不感兴趣。火药的配方由炼丹家转到军事家手里,就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色火药。 大唐这时候的火药研究,秦墨把它交到了武器研究所的手里。 领头之人就是周春。 说服李二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之后,武器研究所上下对秦墨更是感恩戴德,无比的服从。 路要一步步的走,秦墨要开始研究的火药就是黑火药。 黑火药的配方直接从网络上搜索而来,然后交给武器研究所的匠人们进行研究。 为了研究黑火药,秦墨把长安市场上的硫磺都买断货了。 硝石则是由秦府提供。 到了十月一日这一天,武器研究所派人过来通报秦墨,经过多番试验,黑火药终于研制成功了,邀请秦墨去验证。 前来报信的是飞骑的军士,火药的重要性,李二比任何人都更加重视。 武器研究所现在是秦墨的产业,但却被李二派飞骑的人围了起来,里面的工匠不得轻易外出,能够自由进出的,除了李二,就只有秦墨一人了。 如果不是因为配方是秦墨弄出来的,而且没有防备他的必要,估计李二也不会让他随意的进出的。 之所以汇报给秦墨,而不是向李二汇报,是因为工匠们还没有确定是否是真正成功,这都要经过秦墨去验证了才知道。 得到飞骑的回报,秦墨马上就赶了过去。 “火药可是试制成功了?”秦墨赶到的时候,周春已经领着工匠等候在那里了。 “候爷,我等已经根据你给的配方进行了研制,并且进行了试验。”秦墨给周春等人的建议是在制成火药之后,用少量的火药进行爆炸试验。 现在看来他们是试验成功了。 “好!马上装药试验。”秦墨要进行的是大剂量的试验。 火药被装进了陶瓷罐里,装药量起码有两三斤。 平时工匠们进行的试验都没有超过一两,这是秦墨出于安全的缘故特意规定的。 把火药装进陶瓷罐里当然不是火药的最佳使用方式,不过今次只是为了验证火药是否研制成功,也就可有那么多讲究了。 工匠们按照秦墨的要求连续装了三个。 随后就带着火药罐来到武器试验场,工匠把火药罐埋进小个小土包里,然后点燃长长的引线,转身就跑。 秦墨等人则是在百米开外的地方观看,黑火药的威力也扩散不到这么远。 “轰!”过了十几息的功夫,火药罐发生了爆炸,巨大的爆炸声如同打雷一般震耳欲聋,泥土四处飞溅,陶瓷的碎片四周飞散。 “候爷,这火药可成功了?”周春问道。 工匠们也皆是看向秦墨。 秦墨点头,“成功了,再试剩下两颗。” 工匠们皆是发出欢呼声,个个都是面带喜色。 接下来,工匠们又按照秦墨的的意思,点燃了两颗火药罐。 “你们干得不错,我会向陛下请功的。”秦墨心情大好。 黑火药的威力自然比(b)不过后世的炸药,但是在这个时空已经足够横着走了,攻城略地不在话下。 当然,要是碰见秦墨的水泥墙还是有些勉强,但是这个时代的城墙可顶不住。 李二心心念念要打的高句丽也顶不住。 “火药的保存一定要谨慎。”黑火药的不稳定性太强,容易引起爆炸,秦墨必须给他们提醒,免得造成意外。 接下来,秦墨就去参观黑火药的制造工坊了。 他除了甩了一个火药配方来,对于这个武器研究所,也是当起了甩手掌柜,对工匠们放任自流,反倒是李二不时询问进程。 这在工匠们看来,却是秦墨对他们的信任。 半个时辰之后,秦墨正打算离开,却见到李二急匆匆的赶来。 随行的有尉迟老傻,老阴货、老秦、李靖等军方大佬,也有房玄龄、杜如晦、孔颖达等文官。 “陛下来得可真巧,火药试制成功了。”秦墨笑道。 李二斥道,“竖子,朕在丽正殿都听见爆炸声了,朝廷大臣听见这声响皆以为是旱天打雷,若不是辅机提醒,朕都没想起是火药研制成功了。” 当然有了此前五姓七望的先例在,却是没有人敢再把什么旱天打雷扯到皇帝失德的身上了。 但是人心惶惶是在所难免的了。 经老阴货提醒之后,再仔细听声音传来位置是武器研究所,李二就是停止了早朝,赶了过来。 “火药在哪里?让朕看看。”李二迫不及待的想看着火药。 秦墨给他描绘的泰西诸国的强大,令他经常彻夜难眠。 于是接下来,工匠们又点了三颗火药罐,李二这才心满意足。 “大唐终于也有火药了,贺喜陛下。”老阴货等人纷纷向李二道喜。 “有此神器,攻城略地不在话下。”李二高兴的道,他仿佛看见一座座敌人的城墙被火药炸开了。 “火药的配方何人知晓?”李二看向秦墨。 秦墨道,“只有武器研究所的大匠和一部分工匠知晓。” “火药的秘方不能泄露出去。”李二道,“工匠们要控制起来。” 秦墨没有说话,即使是后世,知道武器制造技术的科研人员都要被限制自由,更不必说大唐了。 不过虽然失去自由,但李二也会对他们进行其他方面的奖赏,其家人也会受到厚待。。 笔趣库. 大唐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