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酿酒(第2更求订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子过得飞快,各项事业都在飞速的发展当中。   中科院入学的学生也开始稳定下来,不再增加,但是每日的消耗就,加上老师的薪资,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对秦墨而言也没什么。   孙思邈花钱像流水一样,赠医施药和搞科研都是个吞金巨兽。   现在赠医施药也只是阶段性的,秦墨和孙思邈的约定是到十月底。   长安已经有留言说秦墨是败家子了。   另外一个花钱大户就是钢铁厂了。   老阴货的铁厂有八百人,李二派了五百人过来,加起来就有一千三百人了,每日的消耗就不少。   而且秦墨还把他们的工钱给提升了。   李二和老阴货当起了甩手掌柜,建设的费用由秦墨支出,等到盈利之后再扣除。   这简直就是想空手套白狼,万一亏损的话,就不用花钱,有这样的岳父,秦墨表示真的坑,好想让你们的女儿未婚先孕。   当然钢铁厂是不会亏损的,在古代,盐铁就是暴利行业。   就算是加上这些,以秦墨的收入也是可以维持,但是这就让他无法腾出手来做其他事情了。   报纸的事情也在筹备,按照秦墨的意图就是先免费发放,每天发几万份,这也要花钱。   而且识字的人少,还要雇佣读书人为百姓念报。   当然有活字印刷术,这花不了几个钱。   但是秦墨想要去造船,这就是吞金巨兽了。   现在大唐朝廷的财政并不宽裕,而且还有其他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例如攻打突厥。   目前大唐朝廷上下都是在为这个目标而在努力着。   虽然朝廷因为盐税改制而有所改善,但是幅度不大,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自然不可能把有限的钱投入到造船里面。   李二卖盐矿倒是有一百五十多万的收入,但是被秦墨拿去收购粮食也花得七七八八了。   在停止收购粮食之后,只剩下六十万贯,李二这笔钱放进银行里给老百姓放贷了。   老李是属貔貅的,当时想拿这笔钱增加在银行里的股份,秦墨自然不肯答应。   李二和朝廷对造船不急,但是秦墨对造船却是比较急切,因为他的目光可不是只停留在大唐。   海外才是他的目标所在。   他现在的摊子铺得太大了,消耗的金钱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赚钱,必须要赚钱。   秦墨开始思考着要弄什么来赚钱。   酒精!消毒。   有了。   酿酒。   大唐军队的医疗兵已经在医学院里进行培训,外伤的缝合需要消毒,酒精需要弄出来。   而秦墨就由酒精联想到了高浓度酒,现在大唐市面上最烈的三勒浆也只不过是二十几度是的样子。   描绘一个人能喝酒,往往是应斗来作为单位的,例如李白斗酒诗百篇,酒量考验的是一个人的胃,不是酒精耐受程度。   大唐上下都是好酒之人,还有草原的蛮族更是好酒。   高度酒弄出来之后,一定能够得到人们的喜欢。   卖酒的收入比秦墨其他的产业会高很多,关键是这个产业他可以独占。   有了这个产业之后,他以后应该就不会缺钱了。   想干就就干,他马上从网上找来一套酿酒的设备,把图纸画好,就把管家文叔叫来,让他拿去给工匠打造。   大唐的酒度数低,在于他们不会蒸馏。   而且秦墨也从网络上搜罗了许多的酿酒法子,绝对可以吊打大唐。   有了设备还不行,还必须有官府的批文,这是因为大唐的粮食比较欠缺,不能大规模的酿酒。   但这对秦墨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只是派了一个管家去官府就办好了。   三天后,工匠就蒸馏的设备弄好。   为了省事,秦墨直接从市场上买来低度数就拿来蒸馏。   如果说是酿酒,肯定是自己酿造的最好,毕竟大唐时代的酿酒工艺肯定比不过秦墨从网上寻来的。   但这次只是为了摸索蒸馏设备的使用方法。   要是自己酿酒,肯定需要些时日。   于是秦墨打算齐头并进,两手来抓。   一般来说酿造酒的度数是低于度的,而蒸馏酒的度数可达度以上。   蒸馏的原理是酒精的沸点比水低,在蒸馏的过程中酒精易挥发,收集酒气冷却就能够得到高度数的酒了。   把蒸馏设备弄好之后,秦墨就开始指挥仆役开始蒸馏。   随着时间的推移,蒸馏出来的酒冷却之后通过竹管慢慢的流进酒坛子里。   酒色也是无比的澄清,大唐的酒都是比较浑浊的,颜色也不好看。   随着酒液不停的流出来,酒香四溢,飘满整个院子。   “.々这酒真香.々!”管家秦文也是个酒鬼,闻到酒香不由得喉咙咽着口水。   秦墨拿着一个瓷碗,盛了一点,轻轻的呡了一口,一个辛辣之感就在喉咙里绽开。   “好酒。”秦墨忍不住赞叹。   蒸馏酒算是大告成功了,秦墨仿佛已经看见白花花的银子向他飞来。   “让我也试试。”管家秦文也用瓷碗接了半碗,然后喝了一大口。   “咳咳!”   秦文可从(的吗的)来没有喝过这样的烈酒,呛得他喷了出来,脸色通红。   “这是什么酒,如此香浓?”   老秦循着香味而来。   “这是蒸馏酒。”秦墨笑道,被瓷碗递给老秦,提醒道,“这酒很烈,不要喝太急。”   然而老秦没有把他的话听进去,一口就干了小半碗酒,辣得其脸色通红,直咳嗽,不过老秦没舍得把酒吐出来,而是咽了下去,好一会才顺过气来。   “这蒸馏酒如此辛烈,三勒浆连给他提鞋都不配。”   老秦感叹。   二十几度的三勒浆自然不能和六十几度的蒸馏酒相提并论。   有了经验,老秦开始一小口一小口的喝酒,一边被辣得直吸气,一边赞叹,“好酒,好酒。”   老秦就此驻扎下来,不时的喝着酒。。   笔趣库.   大唐发明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