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年的中秋是一个神奇的节日。 百姓们忙着种地。 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过节了。 今年是多灾多难一年,蝗灾,五姓七望造反。 李二特意的放开了宵禁,而且还组织了灯会,放烟花,只为与民同乐。 回到秦府。 贾氏已经准备好了晚餐。 “你们可算回来了,洗漱一下吃饭吧。”贾氏笑道,“怀道一直问你们什么时候回来,一直吵着放烟花呢。” 中秋自然要放烟花才有气氛。 中元节的时候,为善寺和玄都观就争奇斗艳,大放烟花。 现在秦墨却是又开发出了更多的样式的烟花。 和尚和道士有钱的很。 “五八三” 烟花只有秦墨这里能造,在大唐属于蝎子拉耙耙独一份。 哪怕是价钱再高,和尚与道士们也得捏着鼻子认了,除非一方自愿认输,从此退出历史舞台,然而那是不可能。。 又或者和尚和道士达成默契,然而那也是不可能的。 双方斗得可是十分水深火热的,都想把对方压下去。 中元节的时候,和尚们被道士拔了头筹,所以中秋节早早就来找秦墨购买烟花了。 而有了钱的李二很骚包的在长安城弄了一个烟花汇演。 然后秦墨也给老阴货,老程等人送了烟花和月饼。 “哥哥,我要吃月饼。”秦怀道奶声奶气的道。 却是秦墨和老秦没有回来,贾氏没有让他吃月饼。 秦墨拉着他的手到饭厅里,拿了一个月饼给他。 小朋友咬了一口,然后递给老秦,“耶耶,吃。” “乖儿子。”老秦哈哈大笑,把他抱在起来,“你自己吃。” 老秦逗弄了一下秦怀道,然后和秦墨简单洗漱一番,然后吃饭。 去年的中秋,秦墨把月饼给弄了出来,李二赏赐给了勋贵们,由此月饼也在大唐开始盛行。 此前因为没有白糖,月饼做不出秦墨的味道来,但是去年年底,秦墨把白糖弄出来之后,寻常人家也能够做出美味的月饼。 由此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白糖几乎卖断货了。 遇见这种节日,手里有两个钱的百姓都会买一点白糖做月饼。 天下刚暗下来,长安城就响起了烟花的声音。 老程这个骚包的家伙还等不及天黑就燃放了。 “烟花!烟花!” 秦怀道欢快的叫着。 老程家的烟花响起来之后,为善寺和玄都观的烟花也接连响起。 两家完全就是在烧钱。 烟花那昂贵的价格,即使是勋贵都烧不起,但是和尚与道士们这是为了信仰而战,区区钱财自然算不得什么。 接着尉迟家,长孙家的烟花也是接连升空。 这一幕幕使得中秋节倍有气氛。 秦墨带着秦怀道放了烟花,接着一家子人就开始逛花灯了。 李二宣布中秋放夜一天,整个长安都开始沸腾了,彻底成为了欢乐的海洋。 外族胡商看到这一幕,皆是感叹,大唐不愧是天朝上国,过一个节日都能这般热闹非凡。 秦墨和李丽质以及长孙无忧约在了玄都观赏烟花和花灯。 虽然买到了烟花,但是李二摆明了扶持道门,佛门也只是苦苦支撑,他们所期盼的乃是玄奘和尚从天竺回来之后,能够改变这种局面。 到了玄都观,大概是戌时,也就是晚上点的样子。 李二带着一家子已经在玄都观放烟花了。 和尚们特别的憋屈,李二把放烟花的场所定在玄都观,这意味着和尚们要退避三舍,等李二放完之后才能放。 到了玄都观,李丽质和长孙无忧早在那里看着烟花,兴奋得小脸通红。 秦墨到了之后,她们就开始围着秦墨转。 陪着李二一家子看完烟花,才算完事。 在准备回去的时候,却被冯智戴叫住。 “蓝田侯,这是家父给你写的信。”冯智戴拿出一封信递给秦墨 信很简短,就是对秦墨表达谢意,白糖让整个岭南稳定下来了,大家一门心思种植甘蔗,对于围困县城这种非法上访活动已经不喜欢了。 “冯公客气,不过是些许小事罢了。”秦墨笑道。 岭南一地种植的甘蔗毕竟有限,大唐百姓对于白糖的需求就足有消耗掉这些,而且那些胡商更是大规模的购买,运到西域,赚取高价。 秦墨固然是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冯盎也是跟着吃肉喝汤。 冯智戴笑道,“家父在八月十三的僚人洞主聚会之上取得了所有僚人的支持,就连老对头谈殿也伏低做小,家父可从来没有这般扬眉吐气,这都是蓝田侯之功。” “客气了。”秦墨微笑着摆手,接着响起冯智戴话中的一句话,顿时大惊,“这只不过...等等,你说八月十三的僚人聚会之上,冯公扬眉吐气?” “没错!”冯智戴点头。 “八月十三?”秦墨问。 冯智戴点头道,“正是八月十三。” “岭南距离长安四千多里,即使红翎信使也要至少五天以上,你怎么会两天就接到冯公的书信?” 传说中的八百里加急,要从岭南跑来长安也要五天以上,但是冯智戴为何能够在两天就收到冯盎的书信。 面对秦墨.的疑惑,冯智戴道,“某家中驯化了一种飞鸟,可用来传书,只两天就可以从岭南到长安了。” “飞鸟传书?”秦墨的兴趣被勾了起来。 一日可以传送两千里的书信传递方式,这若是用在朝廷的通讯之中,好处自然不言而喻。 “是的。” “是什么鸟?可否为我一观?”除了鸽子,没有想得出来,还有别的飞鸟能够传书的。 这让他很感兴趣。 “自然可以。”冯智戴点头道,“明日,蓝田侯来小弟府中,某静候蓝田侯大驾光临。” “如此便好。” 是什么鸟呢? 秦墨有些期待。。笔趣库. 大唐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