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墨在《贞观民报》上打了招聘广告之后,勋贵圈子里都是嘲笑秦墨是地主家的傻儿子。 一些没能够在纺织工坊里参股的勋贵们皆是存了看笑话的心思。 对于老阴货等参了股的勋贵,皆是表示同情,说秦墨是崽卖爷田心不疼。 然而老阴货等人没有一个人来找秦墨询问此事,因为他们都与秦墨合作惯了,对其十分有信任。 那些拿着板凳坐在前排,准备看好戏的勋贵,发现自己翻车了。 他们的后院起火。 本来是看笑话的,结果秦墨的招聘使他们受到了打击。 原因何在? 勋贵家中的婢女集体跳槽了。 目标就是秦墨的纺织工坊。 这锅必须得秦墨来背。 会出现现在的状况完全就是秦墨导致的,户籍制度的改革,使得大唐不再有了贱籍,千千万万的奴婢成了自由身,而且大唐的官府给授了田。 于是勋贵富户家里一时之间婢女下人紧缺。 一些有恶名的勋贵富户家里的奴婢下人自然是一夜之间就跑光了。 为了维持体面,只能是购买外族的女奴。 这也是高句丽奴,和新罗婢在在长安悄然流行的缘故。 另外一些勋贵们也改变了做法,婢女下人变成了雇佣的形式,需要给予金钱。 不过大唐这个时候适合女子工作的机会根本就没有,所以婢女的工钱还是比较低廉的,不过几百文。 有良心的,阔气一点的给到一贯就算不错。 然而问题来了,工坊的工钱给到了五贯。 勋贵家的婢女心动了。 于是私底下跑来工坊应聘,应聘上了之后跟主家说一声,予有更好的去处了。 俗称跳槽。 秦墨给李二制定了扩张计划之后,每一个大唐的人口都是极为宝贵的,大唐律对他们保护得很好。 于是婢女走要离开,主家还只能说恭喜高就,还得把工钱结清,否则官府要来找你麻烦。 不想让婢女离开? 那是可以的,增加工钱就可以了。 然而那样是有难度的。 不说别的勋贵,就以老秦为例,抛开秦墨给他带来的生意不说,他一年两三千贯的收入,府里的婢女有十五人。 若每月贯钱,一个月就要贯,一年贯,妥妥的用不起。 再加上其他的下人部曲,老秦只怕连饭都吃不起了。 老秦家的婢女下人还算是少了。 那些不如老秦勋贵有更多,许多勋贵连婢女都用不起了。 于是那些看热闹的勋贵们从嘲笑秦墨是地主家的傻儿子,变成了骂娘。 我有句妈卖批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这就是他们的集体内心想法。 那些人找不到秦墨,于是就找老秦诉苦,说些阴阳怪气的话,说什么因为你侄子的缘故,家里连婢女用不起了,勋贵的体面都无法维持了。 老秦找到了秦墨,转告此事,“因为工坊的招聘的事情,许多勋贵家里的婢女纷纷跳槽,不少人连婢女都没有了。” 勋贵为了维持体面,自然不能让婢女跳槽,可是招又不招不到,那些女子都等着去工坊呢,怎么会愿意拿几百文钱的工钱。 于是勋贵们为了稳住人心,只能是提高工钱留人了。 对于那些应聘上的,工钱必须得贯以上。 对于那些蠢蠢欲动的,工钱也是大幅度提升。 不过以前可以请五六个婢女的工钱,现在只能请一个。 勋贵们心里自然是不爽的。 婢女少了,他们的生活便利性自然大为降低。 “秦府的婢女有何反应?”对老秦所说的,秦墨是一点都不在意。 老秦道,“也是人心思动。” 秦府虽然对婢女极好,但是财帛动人心,说不动念头是假的。 “那就把工钱提高到五贯,反正我们不差钱。”秦墨大气的道。 “工钱已经提了。”老秦道,“只是因为此事,一些勋贵对你颇有微辞。” 秦墨道,“何须在意此事,等到陛下打败突厥,他们只怕还得来讨好咱们。” 说到底不过是对于羊毛之利眼红,在老秦面前抱怨不过是为了让老秦有愧疚感,刷个脸熟,等大唐打下草原之后,就组团就圈地养羊,好卖羊毛。 区区婢女之事,那些勋贵还不至于要和秦墨对着干。 然而秦墨还是低估了此事的影响力。 连老阴货都来找秦墨抱怨了。 “家里的婢女有不少跳槽到了纺织工坊,为了留住其他的婢女,不得不大幅的提升婢女的工钱。” “长孙家又不差钱,怕什么?”秦墨嗤之以鼻,老阴货跟在他后面不知道赚了多少钱,怎么会用不起婢女。 老阴货道,“有些勋贵家的女眷都跑到皇后娘娘那里告状了。” 秦墨哭笑不得,“难道我招工还需要问过他们同意不成,若是工钱低廉,和血汗工厂有什么区别?而且那样是不可持续的,再说,前段时间,娘娘还夸我仁慈来的。” 老阴货道,“皇宫娘娘训斥了那些长舌妇,让他们改善婢女的待遇。” 对于长孙皇后站在他一边,秦墨是有些意外的。 这消息传出去,不用说,百姓又是一片称颂之声。 对于收买民心,李二夫妇还是很有一套的。 “看样子应该要定一个最低工钱标准才行。”秦墨摸着下巴道。 “什么意思?”老阴货不解。 秦墨道,“大唐的百姓不能任由那些无良之人压榨,付出劳动应该得到维持生存的金钱。” 现在许多雇工的工钱非常低廉,根本不足以养家。 对于百姓们受到这样的剥削,秦墨自然看不惯。 老阴货吓了一跳,“慢来,此事只怕会得罪天下所有的雇主,陛下都不敢答应你。” 秦笑道,“我也只是说说而已。” 不立法,不代表秦墨做不到这点,只要让工人紧缺,那些雇主想要雇佣到工人自然需要增加工钱。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促进整个大唐的工商业快速发展,改变劳动力的供求关系。。笔趣库. 大唐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