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 81 章(小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一章   皇帝宠皇后的传言,在京中都传开了。   这回倒没人上折子谏言。   皇帝毕竟还是有分寸的,那日仁寿宫的事,也没闹出事来。   皇宫上下一千多双眼睛。   不光好事会传出去,坏事亦然。   坤宁宫里即便已经打点过,桓崇郁也用了些伪装手段。   但乌雪昭几个月都不来月事,到底还是瞒不住,不知从何处漏了消息。   虽掺以真假消息,尽力压了下去,朝野内外,仍有些许人将此事落入了心中,颇有微词。   然,帝后新婚不久。   皇后无孕,实属正常,总不能因为这点真假难辨的消息,去为难新皇后吧。   朝中还算宁静。   太后听到消息,其实有些不信。   “皇后未来过葵水?”   她可都十七了,也嫁为了人妇……   最要紧的是,皇帝知道吗?   心腹嬷嬷不知实情,只是猜测道:“会不会就有女子不来葵水?”   太后看去一眼:“不来葵水,那能怀孕吗?”   闻所未闻。   太后笑了笑。   若是真的,倒是好事。   她脸色难得有了点儿好气色,挑眉说:“若她真不能怀孕,自然有别的妃嫔为皇帝开枝散叶。”   这个人,可以是薛家的人。   帝后眼下虽然恩爱。   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若无子嗣维系,夫妻情分,算的了什么呢……   这一点,她比谁都清楚。   因为她也曾经是没有孩子的皇后。   而今。   也不过如此。   连自己的家族都护不住。   因为先帝就无心护着她跟薛家。   且等着看。   临泰帝,也不会是意外。   天家出的龙凤,那都一个薄情样。   慈庆宫里,两位太妃旁的事不关心,龙嗣大事,还是很上心。   也都听说皇后不来月事。   静太妃忧心忡忡:“不来月事的女子……”   贺太妃摇摇头。   她也不知道,女子不来月事能不能有孕。她不孕是因为进宫晚,那会儿先帝来后宫少了,身体没那么好,渐渐她年纪也年长,看什么都淡了,子嗣缘也在不知不觉中绝了。   可皇后年纪轻轻的,又是皇帝身边唯一的女人。她若不能怀孕,事儿可大了。   国家到底还是要有一个嫡长子得好。   立为太子,名正言顺。   不知为国家省去多少麻烦事。   贺太妃想得开,她轻笑说:“别操心了,皇帝是个明白人。再说了……”想到后面的话不吉利,她也就不说了。这个年纪,已不似年轻时肆无忌惮。   静太妃与贺太妃相处多年,了解对方的脾性。   已经猜到了后半截话。   再说了——   她们肯定死在皇帝前头。   眼一闭,还知道个什么?   儿孙自有儿孙福。   年纪大了,少操心吧。   朝廷的事,交给朝廷的人操心。   静太妃本来也不是喜欢招惹麻烦的人,只是之前被贺太妃勾起了抱孙子的念想,不由得半怀期待半抱失望地说:“……皇后生得那么好,要生个小公主,跟她一样,不知多惹人疼。”   贺太妃笑:“可不是么,本宫也喜欢小公主。”   她们都没女儿,都馋女儿。   库房里头,不知道多少适合小丫头的物件儿,没地方送呢。   若有缘分,究竟还是盼着皇后能生个小公主,让她们好好疼疼。   坤宁宫里。   灵溪、灵月最先坐不住了。   她们是知道乌雪昭不能来月事,却只以为……乌雪昭只是来得迟。当初老夫人可就是这么告诉她们,并且敲打她们不要乱说的。   怎么一下子,就传成娘娘不能怀孕了呢!   偏灵月还不知道流言的源头是从哪里传来的,急得人都毛躁了,眼见新来的脸生宫婢摔了一只茶杯,在殿外发脾气。   灵溪过去劝了两句,低声说:“你要罚就罚她,别指桑骂槐的。”   灵月罚了宫婢收拾好茶杯,去廊下站了一个时辰。   重新沏茶进殿。   乌雪昭还是那副样子,一门心思扑到一件事上,就八风不动。   眼下拿着阮娘子新绣的双面绣,在描花样子。   灵月一下子也心静了。   倘或谣言是真的,娘娘怎么可能这么冷静呢。这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娘娘是皇后,是一国之母!   那便只待娘娘来了月事,有了身孕,便一切豁然开朗了。   灵月搁下茶杯,退了下去。   乌雪昭虽瞧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也知道宫里不太平。   但她既已答应了皇上……   只要君心如初。   她亦心意如磐石。   今儿也恰好是皇帝搬回乾清宫的第一天。   在坤宁宫里腻歪了那么久。   桓崇郁还是搬了回来。   这是祖制。   许是知道晚上要回乾清宫独自歇息,这日他处理朝政比前些日子更紧锣密鼓,一气儿劳到了子时,才离开前殿。   回了寝殿洗漱之后。   却不像在坤宁宫里那么好入眠,虽也燃了龙涎香,一样的锦被红帐,总觉得差了些什么。   桓崇郁躺在床上,捏了捏眉心,闭眸问道:“什么时辰了?”   今儿盛福值夜。   他醒过神,过来低声道:“回皇上,丑正了。”   也就是说,他从洗漱完,上榻都半个时辰了,还没睡着。   桓崇郁睁眼开,干涩得很。   忽想起很久远的一件事,初初认得她的时候,要了她一面屏风。   到现在还收着,没摆出来。   桓崇郁吩咐道:“去把皇后从前送进宫的屏风找出来,摆朕眼前。”   盛福有些愣,立刻去了。   这东西着实有些久远……都是去年的事儿了。   幸好乾清宫里的人都灵醒,又是皇后娘娘的东西,收捡得仔细。略费了一番功夫,便找到了。   两个太监抬着箱子进来。   盛福问帝王:“皇上,摆您床尾这儿成吗?”   桓崇郁淡应一声。   盛福让人把屏风摆了起来。   帝王只要掀开帐子,一眼就能看到。   宫人放好屏风。   桓崇郁挥退了他们。   他枕着胳膊,垂眸遥看双面绣的屏风,脑子里忆起从前的雪昭,淡淡一笑,愈发的精神。   想去坤宁宫里找她。   一看外面夜色浓郁,就知她肯定已经睡了。   罢了。   今日已回了乾清宫,明儿再去坤宁宫,名正言顺。   桓崇郁阖眸入睡。   过了丑末。   一道黄色身影,夜入坤宁宫。   盛福见宫婢惊诧,低声道:“动静小些,别惊醒了皇后娘娘。去把偏殿收拾出来,皇上只过来小憩会儿。”   过不了多久,又要上早朝。   只能略休息一会子,也睡不了多沉。   宫婢忙快步去了。   一面嘀咕,这可不合规矩……皇上怎么能单独睡偏殿呢!一面欣喜,皇帝是真疼她们娘娘。   乌雪昭并没睡深。   外面的动静,还是吵醒了她。   夜深了,谁还会来她宫里呢?   乌雪昭披着衣服起来,秉烛开窗,遥遥看见月下一道明黄的影子。   她微惊地轻呼一声:“……皇上?”   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桓崇郁刚要进偏殿。   回头就看到主殿开了窗户,烛火映着她雪白的脸,眉如画,眼含情。   竟也没睡。   桓崇郁大步朝主殿过去。   一进去就让人关了窗,怕乌雪昭受凉,接过她手里的蜡烛,放到桌上,拉着她的手往床榻边走,皱眉问道:“到现在还没睡?”   乌雪昭解释道:“睡了,起来喝杯茶。”   伸手拉了拉,肩头要滑落的衣裳。   又微抿唇角,问道:“皇上怎么过来了?”   桓崇郁让她进被子,淡淡道:“朕睡不着。”   乌雪昭往里睡了睡,给皇帝腾位置。   示意皇帝也赶紧进来,趁早睡下,明儿好早起上朝。   太晚了。   桓崇郁没多折腾,吩咐人剪了烛芯,便躺在乌雪昭身闭眸边休息。   静谧的夜里。   乌雪昭听到一声近乎梦呓的淡语:“雪昭,朕想你想的睡不着。”   她再睁眸看去。   帝王已沉沉睡去。   这么快就睡了?   乌雪昭掐了掐功夫,皇上这才睡过来多久……一闭眼气息都均匀了。   大抵是累坏了。   乌雪昭有些心疼,伸手替皇帝拉了拉被子,免得枕边的他着凉。   桓崇郁的确累了,毫无感觉。   眉眼寡冷又安静。   有些说不出的……惹人疼。   乌雪昭有点儿想伸手摸一摸皇帝的眼睫,和高挺的鼻梁,到底还是作罢。   只将胳膊收进被子里,也闭眼睡了。   有皇帝陪在身边。   乌雪昭睡得也很安宁,这一觉,直接睡到了天大亮。   幸好太后和太妃都不要她过去请安,即便睡过了时辰,也无妨。   身侧的被子凉凉的,皇帝离去已久。   不过一想到他深夜还要过来。   心里是暖的。   乌雪昭吩咐灵月:“今儿抹点儿胭脂。”   灵月说:“娘娘今儿心情好呀。”   平常都是不涂胭脂的,描一描眉毛,抿一抿口脂就算仔细打扮了。   乌雪昭淡淡一笑。   很快镜中人,便有了十分的纯艳颜色。   晨起梳洗罢了。   乌雪昭见了六宫监局里的几个人,太后那边派人来了,也没旁的,不过送些滋补的药品。倒也是宫里常见的东西。   太后一连送了几日。   坤宁宫都照常收了。   接着太后打发来的嬷嬷,便问乌雪昭补品效果怎么样,笑着说:“太后眼前有一个大夫极擅长调气血,不如请来为娘娘把个平安脉?”   这是想打探乌雪昭的身子情况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