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 83 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   经过一个冬,荣姨奶奶住的屋子又破败了些。   虽有乌家庄子上的人为她修葺。   可在盛福看来,还是寒酸。   盛福回了乾清宫,和郑喜说:“那地儿简直不能住人,墙皮薄得像纸,再经一回冬,墙又要倒一回。”   说得夸张了些。   这院子乌家人过去,也要住。   但的确不如普通家宅那么结实。   郑喜心里捏了个主意,才去皇帝跟前回话,先简说了荣姨奶奶的状况,又道:“工部之前修缮宫殿,还剩了好多材料。”   太后惦记着用来重修仁寿宫,那点子材料却又不够,皇帝又不松口,材料还堆着没人敢动。   以帝王身份。   桓崇郁只要挥手赏了隔壁的皇庄给乌家,老太太就可以名正言顺住过去了。   但他并没这么吩咐郑喜。   郑喜也道:“老人家在宅子里住惯了的,倒不一定庄子、宅子越大,便越舒服。”   再有乌家家宅和庄子上,未免没有些他们不知道的人情世故。   赏皇庄下去,谁知道落到荣姨奶奶身上是什么结果。   不如替她把小院低调修缮了。   桓崇郁微微颔首,还吩咐说:“修院子的功夫,接她进宫陪陪皇后。”   郑喜道:“是。”   立刻退下去,接荣姨奶奶进宫了。   荣姨奶奶毕竟只是姨娘身份,宫里人接她时,很低调。   人到了坤宁宫,都没几个人瞧见。   连乌雪昭都不知道。   陡然在殿内听到姨奶奶的声音,还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放下针线出去看了一眼,才瞧见荣姨奶奶真的来了!   郑喜引着荣姨奶奶到乌雪昭跟前,说:“禀娘娘,皇上让人修缮姨奶奶的小院儿,姨奶奶没地方可落脚,奴婢就把人带进宫里,陪您一段日子。”   乌雪昭喜笑颜开,走到姨奶奶跟前。   荣姨奶奶看着台阶上的乌雪昭,扑通一下子跪下了。   照着宫人教的规矩,道:“民、民妇拜见皇后娘娘。”   乌雪昭忙把人搀扶起来,仔细端详。   荣姨奶奶穿了一身崭新的比甲。   头发梳得干干净净,后脑上一根金簪。   指甲缝都白了许多。   这都是宫里派去的嬷嬷,精心伺候过的。   郑喜把人送到,也就回去复命去了。   乌雪昭牵着姨奶奶进主殿。   荣姨奶奶虽今年开年就听说,雪昭姑娘要嫁去皇宫,却并不知道皇宫究竟是什么样子,这会儿亲眼见了,瞠目结舌,拘束地坐在圈椅上,两手端端正正放在膝上,嗫喏道:“娘娘……”   她紧张环视着宫殿里的陈设,小声地指着一只白玉瓶问:“是瓷的吗?”   灵溪过来上茶,笑着告诉荣姨奶奶:“是玉的。”   荣姨奶奶心口猛地一坠。   可不敢离白玉瓶太近,生怕碰碎了。   乌雪昭跟荣姨奶奶说:“您别紧张,随时有人看着,磕碰了也不怕。”   荣姨奶奶在宫里住了三日,才敢在主殿里随意走动。   灵月贴身伺候。   亲眼看到荣姨奶奶晚上在锦被里睡不着觉,告诉乌雪昭要去请太医。   乌雪昭本来也想让何太医为荣姨奶奶瞧瞧身子。   便召了何太医过来。   何太医给荣姨奶奶把了脉,说:“老太太常常劳作,身子很好,只是有些旧疾,要好好调理。”   开了药,也写下了调理的法子。   乌雪昭着人去煎。   荣姨奶奶起初不肯喝,嫌苦,还说:“我在庄子上什么都不用吃,到你这里来还要吃药。”   还是乌雪昭连哄带骗,姨奶奶才喝下去。   住到第二日。   乌雪昭说带荣姨奶奶去御花园里逛逛。   荣姨奶奶不敢去。   听说宫里还有太后、太妃,指不定也要去御花园里逛,更不敢去。   行走有行走的规矩。   跪有跪的规矩。   她年纪大了,学不来。   住了一段日子。   荣姨奶奶实在受不了,说要回庄子,在乌雪昭面前哀声叹气:“娘娘,宫里没有树、没有地,没佃农、没成群的小孩子,怪没意思的,比不得我那庄子。”   灵溪笑说:“姨奶奶说得对,庄子上是自在,奴婢偶尔回庄子上看爹娘,也觉得比在哪儿都舒服。”   但真要说住得舒服,那自然还是宫里好。   荣姨奶奶却不在乎宫里的东西,她怕拘束,也怕没有熟人的寂寞。   乌雪昭只好答应送荣姨奶奶回去。   但她想亲自送姨奶奶回庄子,当然只能偷偷去,还得皇上同意。   乌雪昭叫来郑喜,让他传话给皇帝。   不久后,桓崇郁直接亲自来了坤宁宫。   他已有段日子,白天没过来。   夜里来时,荣姨奶奶已经睡了。   说起来,荣姨奶奶还没亲眼见过皇帝。   今儿青天白日的,可算见到了。   她傻眼了,一句话也不会说,半晌才跪下行了礼,起来的时候,拉着乌雪昭,小声道:“这、这、这不是……”   这不是来庄子上给她送猎物,隔壁庄上郎君的吗!   怎么变成了皇帝!   乌雪昭抿唇一笑。   也没解释。   荣姨奶奶越发局促。   那日她差点还要请皇帝进她的小院子里用她做的饭。   给皇帝做饭……   厨房里的锅铲都得镶金才行吧。   一屋子三人坐着,一句话也没有。   荣姨奶奶见了皇帝,更是连水也不敢喝。   灵溪进来说:“娘娘,荣姨奶奶的东西收拾好了。”   乌雪昭看向皇帝。   桓崇郁起身牵着她,道:“朕和你一起去。”   乌雪昭才看到,皇帝连衣裳都换好了。   这是早做了准备。   等到午时,几辆马车才低调地出了宫。   桓崇郁和乌雪昭同乘。   路过京城繁华的街道,还有十王府门口……勾起了乌雪昭的回忆,她问道:“皇上,府里的东西都搬进宫了吗?”   桓崇郁拨了拨她耳边的头发,凝眸问道:“王府里有东西皇后放不下?”   什么放不下。   她不过随口一问而已。   偏皇帝这样一说,乌雪昭脑子里还有几件印象深刻的东西,她别开脸,看着帘外必馨斋的招牌,温声说:“您的刻刀、玉石,臣妾放不下。”   桓崇郁捏了捏她的小手指头。   垂眸,音调清清淡淡:“是么。”   乌雪昭正默然。   桓崇郁抱着她道:“那朕让郑喜把东西都搬进宫。”   车前坐着盛福,他都听进了心里。   惦记下了这事儿。   到了乌家庄上。   小别院翻修好了,里外焕然一新。   但并不奢华,只是住起来舒服。   好几辆马车停在别院外。   荣姨奶奶迫不及待下马车。   乌雪昭和桓崇郁没下车送姨奶奶,这就准备走了。   乌家庄子上的人,呼啦啦一下子不知道从哪来冒出来,全围到别院外面,七嘴八舌问道:“荣姨奶奶,您进皇宫了?跟我们说说,皇宫长什么样子,住的舒不舒服?”   还有小孩儿们,过来问皇宫里的御膳味道怎么样。   荣姨奶奶笑眯眯告诉庄子上的佃户:“皇宫里好着!什么都好。住得好,吃得好,一道点心要做五个时辰!比香油还香!要不是院里养了鸡崽子,我差点都舍不得回来。”   把庄上的佃户们勾得眼睛冒光。   乌雪昭淡笑吩咐马车回宫。   回去后,才发现自己的枕头底下,放着一对孩子戴的金镯子,和两双孩子穿的虎头鞋,一双红,一双蓝。   灵溪过来看了,说:“姨奶奶做的鞋,针脚真好。”   细密舒适。   料子虽一般,针脚上却不刮皮肤。   这也就是给自家孩子做,才会这样细致。   乌雪昭吩咐人把东西收起来。   夜间。   乌雪昭和皇帝一起就寝时,靠在他怀里,呢喃一句:“皇上,姨奶奶很疼臣妾呢。”   姨奶奶虽不认识字,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   但她有最朴素的爱和长辈的心意。   桓崇郁耐心听着她简短的一句倾诉。   摩挲着她的额角,淡笑一声。   虽是寻常一声笑。   一股浅浅的热息喷在她耳畔,暖入了心。   乌雪昭枕着皇帝的胳膊,入睡前说:“您也很疼臣妾。”   疼她的人。   现在可不少了。   荣姨奶奶都入宫了。   乌家的人,除了茵姐儿之外,还没有单独受皇后召见入宫的。   到底有些脸面上的问题。   除此之外,乌家人也还是盼着哪日能进宫看一看娘娘。   乌雪昭没让乌家人等多久,就召见了乌老夫人和荆氏,还有万老夫人。   乌老夫人和荆氏穿着命妇服饰,跪见了乌雪昭。   起来落座之后,感动而欣喜地说:“娘娘气色越发好了。”   乌雪昭的确越长越好,从前肤白如雪。   如今两颊,白里透红。   容色看起来比之前更艳了两分。   乌雪昭笑容和淡,问她们家里好不好。   乌老夫人笑道:“劳娘娘惦记,家里都好。”   荆氏也笑道:“只要娘娘好,臣妾们也都好,娘娘在宫里好好照顾自己,我们也放心。”   乌雪昭又问万老夫人身子如何。   万老夫人都没想到皇后会召见自己,受宠若惊似的,道:“谢娘娘挂心,臣妇很好。”   她之前还担心,锦元母亲的事,会传到皇后耳朵里,引起什么风波。   这会儿才彻底放下心了。   乌雪昭最后也没怎么拐弯抹角。   趁着乌老夫人和荆氏去给太妃们请安的时候,提点了万老夫人一句:“锦元表哥的婚事还没定吧?本宫瞧着,朱家的姑娘倒是很好,您要是有意,不妨去问一问。”   两家门第虽有差异。   但只是问问么,又不丢人。   万老夫人却愣了一下,嘴上虽应了,心里还惊讶着……万家从没想过高攀朱家。   乌老夫人和荆氏请了安回来。   恰逢皇帝也来了。   两人同坤宁宫里的奴婢们,给皇帝行大礼。   桓崇郁负手而行,唤她们平身。   藏在身后的手,似乎拿了什么东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