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看清楚其中的情形,袁守城顿时长大了嘴巴。而李世民则是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之间硝烟散去之后的大殿中,五位老将赫然屹立殿中,而面前的银色甲兵胸口则是不约而同的出现了一道深深的拳印。 每个拳印印入胸膛足足有半寸之深! 莫要小看这拳印,要知道这银色甲兵本就是用来测试肉身威力之用,其坚硬程度自然是远远高于几位将军目前所处在的层次。 一般来说,无论手段,只是肉身力量,炼气期阶段只要是在这甲兵上留下一丝的痕迹,那怎么也说不上一个弱字。 而此时几位老将面前的甲兵上,那拳印入骨,怎么也不是用留下痕迹来形容的。 能对甲兵造成这般杀伤的一般只有炼气化神期的修士才能凭借肉身力量做到。 这也是袁守城如此震惊的原因。 “难道这几位将军突破的不是炼精化气,而是炼气化神?”袁守城有些怀疑自我了。 “不对不对,这一定也是陛下那神格的作用的。单纯的炼气期,即便是那些有着先天优势的妖族,也不可能以肉身力量横跨这样的大境界!更何况几位将军都才是刚刚突破而已!”袁守城摇摇头,将刚刚的离谱猜测驱逐出脑海,随即又想到更加合理的可能。 别说,袁守城这猜测还真的沾点边。 不过他的这个想法对,也不对。 这几位老将之所以有这样的战力确实是和那神格脱不了干系。 那气运神格作为铸天庭核心秘术的一部分,可让人立地成天仙,金仙,这般的秘术又怎么可能是等闲。 哪怕是李世民再三简化,其神妙也绝非是一般的神通秘术可以比。 那种加速辅助修炼,不止是对修炼速度的加强,更是对这些老将自身的全面加强。 这样的增幅或许在法力这种外在掌控的力量上并不明显,但是对于自身的增幅还是肉眼可见的。 李世民自身其实也是在享受着这样的福利的。 他作为铸天庭的主修者,神庭之主。 其自身修炼是就无时无刻不享受着这样的增幅。 可以说铸天庭本事便是最为强大的气运神格,而这气运神格一直都在李世民的身上发挥着作用。 若非如此,当初的一个小小分身,哪怕有着造化之力的加持,又怎么可能以肉身与哪吒争长短,更是让他错把李世民的身体看成是与孙悟空一般无二是金刚不坏之身呢。 要知道,造化之力的表现形式其实还是以神通的形式更多些,若非本身的身体素质足够,哪吒又怎么会认错。 不过,这气运神格虽然神奇,但是其增幅还偏向于长久的发展,在每一个阶段的增幅还是有其上限的。 而简化版的神格就更是如此了。 所以,这几位老将肉身的表现虽然有神格的加持,但是与那上古食气法也是脱不了关系的。 这也是李世民为何露出会心微笑的原因。 那简化版的气运神格为他所造,他自然对其增幅也是有大概的了解的。 几位老将的肉身之力,气运神格的功劳估计也只有三成而已,剩下的七成还是要归功于上古食气法。 “倒是不愧这功法的品质,不出我所料,虽然在法力的增幅上并不令人满意,但是在肉身的加持上却可称得上的是同一级功法里最为顶尖的,在配合上那自带的秘术,以各种气息加持自身,走的是肉身无敌,横推一切的路子。”李世民在心中感叹着。 这功法哪怕没有气运神格的人修炼,在炼气期的境界,恐怕也是见人秒人的存在。 炼气期的法力,能放出多强的法术? 可是这肉身力量却是比法力持久太多。 同境界里,只要被修炼这功法的人抓住机会近身,若是没有专门修行防御的手段,只怕大多都是被一拳轰杀的结局。 “不过这样的风格倒是和巫族很像呀。”李世民突然想起了什么,皱起了眉头。 在今日之前,李世民和袁守城其实一直将这功法当成是人族中的前辈遗留的传承。 可是此时看到众人的表现,李世民却豁然想到了巫族。 没有办法,这拳拳到肉的风格实在是和巫族太过相像,容不得人不多想。 而这一想,倒是让李世民想起一个人。 蚩尤! 在前世,关于蚩尤的说法众说纷纭。 当然,是在神话上。 但是大多数的说法都指向了,蚩尤并非是单纯的人族。 蚩尤。 上古时代九黎部落联盟的领袖,也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首领,有兄弟八十一人个个本领非凡,骁勇善战。 张守节撰《史记正义》,引《龙鱼图》云:“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 《述异记》云:蚩尤“食铁石”,“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而云:“蚩尤兄弟八十人” 这样类似的记载有许多。 其中的描述,人身牛蹄,四目六手,头有角,吃铁石,兽身人语,铜头铁额。无论怎么看都与人族的形象大相径庭。 还有其余的记载,说蚩尤及其兄弟,身高十丈,呼吸之间飞沙走石。 这般的形容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更像是巫族一些。 但是在其定义中,却微微将其定义为人,也算是人族的一支。 这其实是很矛盾的。 而最合理的解释,那便是蚩尤这一系即是人族又是巫族! 没有人说过,一个人不能即是人族又是巫族。 上古时期,巫妖大战,两族没落,巫族大多隐于北俱芦洲之中。 但是已经不复当初的天地霸主之气象,苟延残喘而已。 那在其后,巫族难道便没有想过再崛起? 李世民觉得那是不可能的。 而当时天命在人族,巫族若是想要重新恢复当初的鼎盛,必然要通过人族来达到目的。 再想到前世的记载。 谷/span本和炎帝同属一个部落,因矛盾而离开炎帝自行发展,曾与炎帝大战,把炎帝击败。于是炎帝与黄帝一起联合来共抗敌手。最后后率领八十一个兄弟重组联军北上抵御黄帝部落。 《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依附杀蚩尤”。 《逸周书·尝麦解》:“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 《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其中第三种《山海经·大荒北经》中的记载其实最为符合各种神话中的核心。 也最适用与这方世界。 蚩尤曾经与黄帝作战,以求成为人族的领导之人。 这样的行为倒是颇有点借鸡生蛋的意思。 再结合那些关于其外貌的描写,他是巫族的可能性实在是不小。 那这上古食气法的来历就很有的说道了。 “这别是蚩尤一脉中的人传下来的功法吧,若是真的,那袁守城也认不出来就很合理了。”李世民的脑洞大开。 当然,这仅仅是他目前的猜测而已,无论如何,这功法好用便足够了。 管他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至于这般猜测,也只能是等日后去火云洞中向先代的人皇们问询了。 他也没有将这猜测告诉袁守城,从先前的谈话中,袁守城对蚩尤这个人物,明显是不了解的。 这番推测是依据前世所知的一些神话加上之前总结出的这方时间和前世的神话间的关联规律总结出来的。 袁守城若是问起倒是不好回答,李世民也不知要作何解释。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猜测,要么极为准确,要么便是大相庭径,还是要考证一下才好。 “陛下,军师,我们这力量算是什么层次的了?”这边李世民和袁守城都陷入了各自的思绪中。 站在中央的几位老将早已经等的不耐烦了。 尉迟恭最先开口向着袁守城和李世民的方向嚷嚷道。 之前法力的测试中,他便是最后一名,心中正不爽。 此时已经迫不及待在这力量的测试上找找场子。 在众人中,未修炼之前,便是以他力量为最大。 哪怕程咬金一身横肉,仅仅是比划力气,也在他之下。 李世民和袁守城听到他的话,都收起来了心中的心思。 李世民微笑不语,只是轻轻颔首向袁守城示意,让他去宣布结果。 袁守城此时脸上的震惊表情已经收敛,但是语气中还是忍不住的赞叹。 “几位将军虽然初入炼精化气的境界,但是这一身的力量,哪怕是炼气化神期的修士都要小心,着实是难得,只怕仅凭借肉身之力,便可斩其他同境界修士!”袁守城话说的真心实意。 几位老将闻言顿时都是喜不自胜。 只有尉迟恭还在喊着。 “军师,那这不行,你得分出来的个一二三来,我们这些人里,谁的力气最大啊!”尉迟恭跑到袁守城的身边,一张黑色的大脸几乎要贴上袁守城的脸。 一边大声说着,还一边眼神不断示意。 那意思简直是不能再明显。 袁守城把嫌弃埋在心底,不动声色的用不知何时掏出来的拂尘抵着尉迟恭的身体,将两人间的距离拉开。 “这力量的测试却是不像之前的法力测试那么精细,只是能够测出一个大概。几位将军一同修炼,修炼的功法相同,时间相同,用的天材地宝相同,力量上实在是相差无几,倒是不好判断。”袁守城打着哈哈说道。 尉迟恭闻言脸上顿时露出失望的神色。 “这怎么还看不出来了呢,军师,你再看看,看看那上面的拳印。”尉迟恭不死心的说道。 “呵呵,若是非要说的话……” 袁守城拉长了声音,尉迟恭眼中顿时闪烁起希望的光芒。 “那可能还是李靖将军更胜一筹。” 光芒熄灭了。 “咋又是李靖,唉,打仗比不过他,这修炼也差他一头。”尉迟恭不爽道。 “其实都是相差无几的。每个人与功法的契合度都不同,总有个高下之分,哪怕各种条件都一样,也还是免不了有些微的差距的。 不过是功法也是修炼身体的功法,这最早的一境界已经过了,身体强化之后,日后在修炼上应该便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了。”袁守城安慰道。 这是他依据上古食气法做出的判断,他只是认为李靖自身更加契合功法,所以才会在未将身体净化之前的境界有些小小的优势。 这样的猜测在其他人的身上其实是对的。 但是李世民却知晓,并非如此。 天资不同,功法的效果也会有细微的不同,这没错,但是也没道理李靖在法力和肉体两项上都能独占鳌头。 究其根本,其实还是在李世民为他们凝聚的气运神格上。 那简化的气运神格为了方便几位将军在凡人时候也能直接融入身体如臂指使,在凝练时候,李世民便动用了他们本身凝聚的气运。 而在几位老将中,李靖自身所带有的气运是最为强大的。虽然与其他人想必,在总量上并未高过太多。 但是多一点也是多。 这气运神格在他身上的效果,自然也会比其他的人稍好一点点。 也就是这一点点,才造成了李靖在两项测试中独占鳌头的情况。 而且这样的情况,在以后的境界中会体现的越来越明显,虽然不一定战力超出多少,但是比其他人稳稳高出一些是可以肯定的。 当然了,这种事情倒是不好直接告诉这些老将,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东西虽然是李靖自己的底蕴,但是其他人心中终究是会有些不平的。 这与是否忠心无关。 李世民也相信众人并不会嫉妒,但是实在是没有必要去埋一颗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