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各方反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山山脉。   一线天。   此地乃是从西北高原进入中原之地的重要通道之一。   除了此地,那便只能选择从狼国边界进入了。   但是那里沼泽遍布,不利于行军。   因此,西北齐鲁之地,想要进攻中原,只能选择从一线天经过。   而此刻,出了一线天向东五十里,正有一支大军在此驻扎。   不知数量几何,然而帐营遍地,数不胜数。   蚕窝于山林,黑森一片。   “大将军!”   一声嘹亮的声音响彻帐营,一个士兵急速奔跑。   他背着信鸽箱,里面有几只信鸽坐卧。   赫然便是斥候兵!   这斥候兵直奔正中的大帐,那帐前竖立一杆大旗,旗帜飘荡,一个“周”字在风中飘荡,大风里猎猎作响。   “报!”   斥候兵立刻在帐前跪地请示。   账内走出数人!   为首一个头戴金盔,剑眉星目,约莫四十有余,脸颊两边生着浓密的虬髯,双眸如勾,犀利异常。   “讲!”那双眸犀利的壮汉立刻道。   “报告大将军,敌军异动,已于两日前停止不前!”斥候兵立刻道。   那被换做大将军的壮汉厚手一挥,立刻道:   “拿行军图来!”   左右金甲护卫立刻撑开一张地图,壮汉仔细研究过后,忽然头颅豁然一抬,沉声道:   “传令大军,立刻东征武朝风北关!”   “是!”   左右金甲护卫立刻动身传令。   过会儿传令兵骑马大声呼喝声响彻山谷。   半天后大军如同蚂蚁,穿山越岭,有条不紊的涌向东方!   与此同时!   临近武朝西境五百里处。   一个山谷里,一支大军同样在此歇息。   半晌。   高空中扑腾来一只信鸽,被一只大手抓在手里。   取下信鸽足上的纸条后,信鸽被放入旁边的笼子里。   信纸被缓缓展开,只有数字:   兵分十万,速援风北!   大手的主人抬头望向风北关,眼眸深邃,忽然道:   “来人,传本帅军令,左右先锋军,后卫军,青龙、玄武、朱雀三旗军,立刻挥师风北关,责令日暮前抵达!”   此处距离风北关不过九十里(四十五公里),虽山路崎岖颇多,不利行军,然而日暮前也足够抵达。   “其余军立刻班师回府!”   这位自然便是武朝第二元帅,西境元帅府炎王赵景重!   “父亲,为何不继续西进,难道不去帮狼国了吗?”   这时,一个身穿银色铠甲的青年迅速奔来,满脸不解。   炎王赵景重一张坚毅的面庞如同刀刻斧凿,很有立体感,嘴唇略厚而苍白,面色有些黝黑。   但是无形中平添一股儒雅之气。   想来,年轻时是个绝代公子哥!   那唤父亲之声而来的银铠青年五官与他有几分相似,正是赵景重的大儿子赵羽,赵菲儿的兄长!   赵景重看了一眼自己儿子,道:   “为父这几日一直在配合纪相,如今收到纪相密令,自要撤军,我乃西境府主,不可擅离职守。”   “这……”赵羽有些惊讶。   他们兴师动众,日行几十里,一直到此,原本以为是去支援狼国,没想到只是在配合纪相!   赵景重道:“立刻收拾行装,传令大军,速速班师回府!”   “是,元帅!”   赵羽虽然不解,但是立刻奉命。   连父亲都要听纪相的,他一个小小的六品武将,还能说什么?   衡谷关。   东出衡谷关十里,便已经能够听到大沉江断崖处江水如同千斤巨石砸落的巨大声响。   有时甚至如同是惊雷。   此处也已经能够隐约看见宽阔的大沉江对岸。   此时,身型壮硕高大,眸光锐利的镇北王李通正在观察着对岸。   江岸浓雾弥漫,看得不是很清楚。   镇北王下令大军戒严,时刻注意敌军趁着浓雾偷渡过江,已经在江岸排兵,数万弓箭手已经备好弓箭对准大江。   江水滔滔,甚至有些浑浊了。   这几日下了些雨。   镇北王抬眸,看了看终日黑云的长空,鹰眸深邃,低语道:   “快要涨潮了。”   “元帅,班姑娘求见。”   身后跑来一个将士,恭敬汇报。   李通回首,淡淡颔首,道:   “让她先等着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