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 前去北境和谈,赎回俘虏的事情,终于是定下来了。 司马太公求到摄政王司马元头上,司马元自然是要做足表面功夫的。 况且即便是司马太公没有三番两次上门请求催促,摄政王也是打算亲自派人前去北境进行谈判的。 因为他有自己的谋划,借着谈判赎回俘兵之名,他也需要派人去做一些事情。 前去北境的人已经定下来了,是大理寺一个小小的主簿。 燕国的官员结构,很有意思的和武朝的大同小异,只有一些地方有细微的区别。 为何与武朝一样?这一点有些令人费解。 但若是了解第一代燕皇是什么野心,那也就不足为奇了。 武朝沿用的自然是中原皇朝沿袭下来的制度啊,燕国也跟着用此结构制度,其中是什么心思,岂非一目了然? 再论到前去北境谈判一事的人选,这个人选是司马元亲自定下来的,所以即便非议颇多,也没有人敢真正去反对,毕竟有谁的眼光比摄政王的要好呢? 当然没有人敢在这时候质疑。 若是在这紧要关头唱反调,岂不是在跟摄政王对着干,那有几个脑袋够砍呢? 那东厂不是吃素的,三餐顿顿都吃肉! 司马家族虽然有些怀疑此人的能力,但竟然是摄政王定下来的,那也不好说什么。 这几年司马家族发展的极好,其中最大的功劳得属司马元。 司马家族就是依靠着司马元的影响力,一步一步发展得更加壮大的! 如果说司马元还未成为摄政王之前,司马家族已经算是燕国顶尖的大家族了,那么司马元把持朝政成为摄政王之后,司马家族那是空前绝后的成为了燕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大世家! 风头都盖过了纳兰皇族啊! 那国舅那边的更无法相比! 可以说在司马家族众人的眼中,司马元就是他们最大的靠山! 毕竟这是一朝的摄政王,相当于是当朝皇帝给他们撑腰啊。 所以向来司马家族重大的事情都以摄政王马首是瞻,司马太公领头亲自站在摄政王身后,不管摄政王说什么司马家族都会无条件支持。 反过来他们也会得到应有的好处,就比如这一次司马青云出征武朝北境。 虽然司马青云兵败,陷在了北境,可是这跟摄政王有什么关系呢? 这场战争若是胜利,那些个好处有大半岂不是要涌入司马家族的口袋中吗? 而这个机会就是摄政王给他们争取的! 当初提出要联合攻打武朝的时候,满朝文武吵成一团,谁也想去捞这个好处! 他们司马家族还有一个很大的对手,但是在最后关头摄政王直接拍板,决定让司马青云统兵入武朝,攻打北境! 只是遗憾,司马青云兵败垂成啊! 但,这可不能怪摄政王啊! 这前去谈判赎回俘兵的人定下来了,司马家族也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只要能弄回一些人就好。 听说还有十万。 而深夜的摄政王府,也迎来了那个小小的大理寺主簿! 这位大理寺的主簿大人,是从七品官。 在这燕都之地,那是真的小啊。 而摄政王为何选中此人,也的确是令人困惑至极。 但既然此人是摄政王大人选中的,而且又出身大理寺,大理寺乃掌刑狱案件审理,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从七品主簿,那也肯定有一番不小的本事。 “微臣拜见摄政王大人!” 殿堂内,灯火辉煌。 那位不仅官小而且年轻至极的大理寺主簿却是生得面如冠玉,唇红齿白。 身穿一身青衣,头戴黑帽,腰悬配刀。 端的是身姿英武,威风凛凛! 跨入摄政王府上客殿,立刻便是恭敬拜见摄政王,嘴角露着一抹微笑。 摄政王看到这位主簿,立刻露出兄长般的慈爱,笑道: “小弟,这没外人,就别跟大哥这般客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