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帝国的最高礼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此一来,平民百姓如何取暖?”   太祖爷忍不住颤声问道,脑海之中陡然浮现出那副惨况!   虽然他早年间经受的苦难不知凡几,但自成为义军领袖起,便再未体会过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六部尚书亦是如此,面带期待却又有些惶恐地看向了皇长孙。   朱雄英看着众人,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冷酷地吐出了两句话。   “靠身体!靠命!”   “命好身体好,便能扛过这严冬酷寒;命不好身体差,便只有在冰天雪地间等死!”   只有等死!   这四个字,重若千钧!   压得一众大佬,快要喘不过气来!   众人面色涨红地互相看了看,似乎在互相求证,似乎在寻找反驳的理由,但最终还是尽皆摇了摇头!   皇长孙,是对的!   他们皆知每年严冬都有不少百姓冻死冻伤,但这是自古以来的惯例,所以无人在意,无人关心!   对于满朝文武而言,这是一张难以启齿的遮羞布!   只要不撕开,他们依旧可以歌功颂德,高唱四海承平,自夸君圣臣贤!   倘若这张遮羞布被撕开了,那下面却是无数冤魂,累累白骨!   但是,他们这些朝臣,又能如何呢?   因为,每年严冬,都是这么过得啊!   天地之力,凡人如何抗衡?   即便能够抗衡,那也是少数人的特权!   众人望向皇长孙,心中皆没来由地生出了愧疚之感。   堂堂朝廷重臣,竟不比一个八岁稚童关心民生,这实在是一件十分可笑的事情!   但六部尚书此刻却是笑不出来,甚至不敢发声!   今日,他们这些朝堂重臣的脸,可是被这个八岁稚童,硬生生地给抽肿了!   朱雄英长叹一声,正准备再加加火,最好将这无烟煤政策推广到天下,成为每年严冬的定制惯例,但御书房门却是突然“啪叽”一声,再次被人踹开了……踹开了……   太祖爷:“!!!”   六部尚书:“!!!”   朱雄英:“!!!”   众人只见,来人赫然是当朝太子,并且太子爷手中……还提着一根藤条!   太子爷:“???”   我尼玛啊!   六部尚书?   御前会议?   我是谁?   我在哪儿?   我刚刚做了什么?   见众人目光不善地望向自己,太子爷有些局促不安地笑了笑。   哈哈,好尴尬啊!   他扭头看向杜安道,恨不得拿手中的藤条抽死这个死太监!   下次传信,请传完整!   别他娘只传一半啊!   杜安道尴尬地摸了摸鼻子,不知该如何解释。   清楚皇长孙弱点的他,眼见事态有些无法控制,便命那个小宦官赶去东宫请出了太子爷,让他前来好好收拾收拾自己这个无法无天的儿子!   谁曾料想……这事情怎就变成现在这样了呢?   太祖爷面容铁青地怒视着爱子,没好气地怒喝道:“滚出去!把门带上!”   太子爷:“!!!”   老子才是正儿八经的太子啊!   你不让我这个太子留下来议事?   你让英儿参加什么御前会议?   太子爷很憋屈,很愤怒,却还是老老实实地立马转身离去,顺带还关上了门!   太祖爷狠狠瞪了杜安道一眼,示意爱孙接着往下讲。   “皇爷爷,诸位大人,你们看时间过了这么久,我们身体可有半分不适?”   众人这才惊觉,原来时间已经这么长了,急忙实诚地摇了摇头。   “事实胜于雄辩,这无烟煤利国利民,孙臣恳请皇爷爷为百姓着想,暂时停下兵戈生产,大力生产推行这无烟煤,孙臣愿无偿上交制作工艺,并亲自去工部监督制作,力求尽快将其推向民间,以救天下苦难百姓!”   工部尚书赵俊闻言先是一愣,随后急忙起身,心悦诚服地向皇长孙行了一礼,郑重其事地开口道:“赵俊,代天下万民,谢过殿下大恩!”   其余尚书见状,也有样学样,尽皆起身,向着皇长孙郑重行礼道:“李信(吏部尚书),代天下万民,谢过殿下大恩!”   “郭允道(户部尚书),代天下万民,谢过殿下大恩!”   “刘仲质(礼部尚书),代天下万民,谢过殿下大恩!”   “赵仁(兵部尚书),代天下万民,谢过殿下大恩!”   “王惠迪(刑部尚书),代天下万民,谢过殿下大恩!”   六部尚书自发起身,真诚致谢,这等惊天待遇,何人受过?   太祖爷神态动容地看着眼前这一幕,眼眸之中隐隐有水雾流转。   他朱元璋前半生坎坷曲折,做过乞丐,当过和尚,干过反贼,身份可以说是低贱到了尘埃里!   也正因为如此,即便他朱元璋扫灭群雄,夺得天下,也赢不来士林大夫的诚心尊重!   或许在他们眼中,一个身份卑贱的布衣莽夫,凭什么让天下士林敬重?   但是现在,自己的爱孙做到了,那便足矣!   这个小王八蛋,今日真是给朕长脸!   六部尚书起身致谢?   帝国的最高礼仪?   我尼玛啊!   朱雄英哪里见过这等场面,急忙侧开了身子,不敢堂而皇之地受其一拜。   开玩笑!   这他娘是六部尚书,执掌朝政大权的六个巨头!   现在的内阁就是个辅佐机构,六部才是真正受命天子的庞然大物!   这六个平均年龄超过五十岁的老头儿,哪一个丢出去不可以威慑群臣?   嗯,王惠迪可能不行,太会作死了!   “诸位大人切莫如此,雄英这也是闲的没事,这才捣鼓出了这么个玩意儿!”   “诸位大人日李万机,政务繁忙,一时疏忽也可以理解!”   朱雄英恬不知耻地开口道,甚至还露出了天真烂漫的笑容。   六位大佬闻言一愣,随即爆发了震天的笑声。   这位皇长孙,当真是有意思啊!   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并且不居功,不自傲!   面对自己等人的交口称赞,还不忘为自己等人开脱,给自己等人一个台阶下!   啧啧,聪颖无双,绝世妖孽!   直到此刻,众人才陡然记起了先前流传于京师的传闻。   须发皆白的郭允道憨厚地笑了笑,拍着胸脯大喝道:“长孙殿下,日后若有人再敢污蔑你‘与民争利’、‘仗势欺人’,请一定来找老夫,老夫定要教教他怎么做人!”   “还有老夫!”   “老夫也算一个!”   “加上老夫……”   六部尚书一一含笑开口,看向朱雄英的目光之中充满了柔和。   朱某人几乎不用打开天眼,便能确定六个大佬对自己的好感值定然不低于七十!   我尼玛啊!   这是要发啊!   六部尚书的人情,就这么轻易得到了?   今日,难道是我朱某人的幸运日?   但朱雄英并未被狂喜冲昏头脑,急忙望向默不吭声的太祖爷,焦急开口道:“皇爷爷,那您看孙臣的建议?”   六部尚书也齐刷刷扭头望去,等待着皇上拍板决定。   太祖爷含笑点了点头,当场下令道:“安道,拟诏,着工部即刻生产无烟煤,六部百司全力配合,尽快生产无烟煤以供百姓取暖之用,将其著为令!”   “皇上圣明!”   众人心悦诚服地高喝道,一时之间,皆大欢喜!   著为令!   此三字一出,朱雄英彻底放下心来。   这意思很简单,就是将生产无烟煤定为严冬定制,世代沿袭!   “吱呀”一声,房门打开,六部尚书鱼贯而出。   瞧见蹲在门口生闷气的太子爷,六位大佬纷纷上前道贺,整得太子爷一脸懵逼。   郭允道却是为老不尊,玩儿心大起,突然出言调笑道:“殿下,您可是为我大明贡献不少啊!”   “是极是极!殿下之功,青史留名!”   “理当如此啊!殿下真君子也!”   众人调笑一阵,就在太子爷快要发飙之时,急忙转身开溜,惹得太子爷、杜安道等人哭笑不得。   太子爷急忙走进御书房,却见爷孙二人气氛融洽地闲聊着,甚至自家爱子还大摇大摆地跟自家父皇一同坐在了龙椅之上!   太子爷:“???”   我是谁?   我在哪儿?   我要干什么?   一时之间,太子爷看着手中的藤条,不由开始怀疑起了人生!   【作者题外话】:为家国大义!   朱某人还是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