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早朝。 太祖爷满脸愁容地走了进来,正在为近日三省爆发的旱灾而忧心忡忡。 岂料老爷子屁股刚刚坐上了龙椅,户部尚书徐铎便毅然决然地出列上奏道:“启禀皇上,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大旱,赤地千里,民饿死如饥!” “大蝗漫天,飞蝗蔽日,声如雷,食尽稼,群飞蔽天,旬日不息,食草木牛马毛皆尽,赤地如焚,饿殍枕道,人自相食……” 满朝文武:“!!!” 太祖爷:“!!!” 不是三省大旱吗? 怎会突然变成蝗灾了? 当地官员是干什么吃的? 一语出,众人惊,就连老爷子都有些慌了手脚。 大明连年天灾不断,旱灾蝗灾等天灾更是层出不穷,隔三差五就会发生,但是远远没有到达到这等可怕的地步啊! 大蝗漫天,人自相食! 食什么东西? 易子相食! 食人肉! 那些三省灾区之地的灾民,竟已经快要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了! 满朝文武头皮发麻地看着徐铎,而后尽皆双膝一软,跪在了地上。 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大旱,这个消息众人如何不知?皇上如何不知? 按照以往的惯例,久旱必有蝗灾,当地官员自有相应措施应对,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那怎么还会爆发出如此惊天大灾? 而且徐铎这个该死的蠢货,得到消息竟然不加以隐瞒,未与他人通气,反倒是堂而皇之地当朝捅了出来! 他这是什么意思? 他是这是要整死所有人啊! 徐铎,你这个蠢货,当真该死啊! 无数道锐利的目光射向户部尚书徐铎那道消瘦的身影,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 但徐铎自己却是有苦难言,只得苦涩无比地摇了摇头。 昨夜收到八百里加急密报之后,徐铎就知道大难临头了! 那些该死的蠢货,根本就未曾作出任何预防蝗灾措施,以致于爆发出了这等惊天大灾! 替他们瞒下去? 瞒不住的! 他徐铎身为户部尚书,别人可以对这蝗灾漠不关心,别人可以欺上瞒下,但是他徐铎,不行啊! 一旦此事被人捅破,上达天听,那第一个死的人,就是他这位户部尚书,而后才是那些欺上瞒下试图逃脱罪责的蠢货! 既然如此,那不如自己捅破此事,发动整个大明朝野之力救灾救民,还有一丝弥补的机会! 砰的一声巨响,一道暴怒的声音传来。 “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三省大旱,赤地千里,百姓易子相食,朕到现在才得知此事?你们想做什么?” “呵,好得很!真是好得很啊!你们这些该死的蠢货,倒是真有一手‘欺上瞒下’的好本事啊!” 太祖爷暴怒不已地怒吼道,整个人气得浑身颤抖。 这些朝臣,当真该死啊! 眼下二十万大军正在征伐辽东,为大明开疆拓土,粮草辎重万万不容有失! 而神器甘薯正在大力推广种植,数月之后便可为大明生产出足量的粮食! 加之卫所屯田制正在顺利推行,在稳固朝廷统治的同时,种粮屯粮! 似乎熬过这段艰苦的时光,等到甘薯成熟之后,大明帝国将不会再为粮食发愁,百姓们也能吃上一顿饱饭了! 就在自己以为大明一片欣欣向荣之时,却是万万没想到,突然爆发出了这等惊天丑闻! 三省大旱,赤地千里,大蝗漫天,饿殍枕道,百姓易子相食! 一想起那等惨况,朱元璋就觉得自己心肝儿都在发颤! 因为,他曾经亲身经历过这等惨绝人寰的惊天大灾,而且还是很多次! 那种无粮可食,甚至连野菜都找不到,整个人饿到发狂的感觉,幼年的朱重八可谓是深有体会! “怎么办?啊?那漫天大蝗如何解决?告诉朕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太祖爷拍着案桌疯狂嘶吼道,心中的怒火已然攀升到了巅峰! 蝗灾已经成型,预防措施已经无用了! 群臣见状哪里还敢开口,死死地低下头颅,根本不敢吭声! 若是预防措施,还能好好跟你吹一吹! 但是他娘的都已经形成如此之大的规模了,还怎么治? 拿命治? 蝗虫所过之处,寸草不生,赤地如焚,别说治理了,看着都吓人! 太祖爷见无人应声,气得剧烈咳嗽了起来,而后冷声下令道:“六部百司,即刻调动邻近州府粮食,开仓赈灾,全力以赴!” “着宋讷为赈灾钦差大臣,即刻赶赴三省灾区,主持救灾一事!” “着毛镶为钦差特使,即刻赶去三省之地,给朕一层层地查下去,揪出那些欺上瞒下的狗东西,无论是谁,全部砍喽!” “还有你们这些该死的蠢货……朕当真恨不得将尔等拉出去廷杖致死!” 闻听此言,满朝文武吓得肝胆俱裂,面无血色,只得将头埋得更低了,大气都不敢出! “罢了,暂且把头留给你们全力赈灾,此事过后,朕再与尔等清算!” 将奏折一把扔在了群臣头上,太祖爷径直起身准备离去,他害怕继续留在这儿,会忍不住下令将这些狗东西全部拖出去砍了! 正当此时,一小宦官匆匆跑了进来,对杜安道低语了几句。 后者面露惊喜之色,当即开口进言道:“启禀皇上,长孙殿下回来了,他说有灭蝗之策!” 灭蝗之策? 闻听此言,老爷子身子一个激灵,急忙开口喝道:“快宣!” 虽然灭蝗之策历代皆有,那是经历无数伤痛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 但是如今大蝗漫天,蝗灾已经成型,已经不是可以提前预防之事了。 即便太祖爷一时之间都拿不出一个好的主意,无奈之下只能下令动员朝野全力赈灾,先保住灾民再说。 群臣闻言豁然抬头,目光炽热地看向殿外! 若那位长孙殿下真有灭蝗之策,这无异于救了自己等人的性命啊! 谁都没有想到,当朝野上下都因遮天蔽日的飞蝗束手无策之时,不过十三四岁的皇长孙却是提出有灭蝗之策! 这位浑身充满了神秘,屡次进献社稷神器的大明皇长孙,能否再次创造奇迹,救灾民于水火? 众人只见,皇长孙手持一盘菜品,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大殿,嘴里还时不时发出“嘎嘣”的刺耳声音,一副津津有味的模样。 眼见爱孙如此轻佻,太祖爷顿时大失所望,但心中有带着一丝希冀,于是率先开口问道:“英儿,可真有灭蝗之策?” 群臣亦是抬头,眼睛都不眨一下地盯着这道稚嫩身影,整个人紧张到了极致。 皇长孙闻言先是一愣,而后嚼了嚼口中之物,含糊不清地回答道:“有啊!肯定有啊!不就是飞蝗吗?怕什么?” 听闻此言,众人顿时大喜,就连老爷子都喜上眉梢,急忙追问道:“朕的好圣孙,计将安出?” “吃啊!我手里不是端着一盘吗?鸡肉味,嘎嘣脆!” 太祖爷:“???” 满朝文武:“???” 【作者题外话】:爆炒蚂蚱真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