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 刘凤给女儿碗里夹了个鸡腿。 “多吃点!” 叶静没有答话,迅速爬拉了两口,就把筷子放下了。 “吃饱了,爸,妈,我走了。” “你这孩子,吃这么快干什么。” 刘凤抱怨了一声,但还是起身帮着去拿外套。 女儿的车已经等在楼下了。 叶静每天都是专车接送,架子比老头子都要大。 “我上次跟你说的,建委张叔叔的儿子,你抽时间跟他见一面?” 刘凤边给女儿穿衣,边询问。但等来的是,“嘭”的一声,关门的声音。 ——————— “你看看!你看看!每次说到这种事情,都是不耐烦。” 刘凤向老伴抱怨到。 叶副厂长也在穿衣,他也要去上班了。 “前两天,老孙找我说,他有个远房的侄子,刚从日本留学回来。问我,看看是否给咱闺女介绍一下。” 顺着老伴的话,叶厂长随口说了两句闲话。 “那你怎么没有提起?” 刘凤最关心的就是女儿的婚事了。 在春城,女孩子,24,5岁结婚的不少了。她现在不干别的,就是不停的张罗,但女儿看都不看。 刘凤既自豪,又担心。 女儿这几年的发展速度,让人眼花缭乱,即使在家里,地位也超过了工作快四十年的老伴。 叶静这个年龄的孩子,普遍才参加工作而已,哪怕比她大十岁的孩子,发展最好的不过是个科长。 这在国家特一类大型企业,林晶圆副总的女儿面前,完全不够格。 就是那些孩子的父母,在她面前都不够格了。 女儿超常速的发展,终于带来了后果,婚事没有了着落。 “你懂什么?”老叶边穿鞋,边数落老伴。“国外回来的,我哪敢给姑娘介绍?” 他不自觉就压低了声音。“上个月,保卫处的孙处长跟我说,暗中保卫咱闺女的人,少说有一个班。” 孙处长是保卫处处长,就是这行出身。 “保卫她干什么?”刘凤差点跳了起来。 “小点声。”老叶穿完鞋,站了起来,但声音还是压得低低的。 “静静是晶圆公司的技术总负责人。她的价值,比我重要多了。这个晶圆厂,去年推进的时候,来了多少人?光院士就有多少,你知道吗?” 叶厂长对此非常自豪。家里三个孩子,就小女儿最出息。 “消息你也不要外传,她的婚事,随缘吧。” “嘭”的一声,门又被关上了,屋里只剩下刘凤一个人。 ————————— “掉头,去南站。” 叶静在车走到宽平大桥的时候,改了主意。去九台前,她想跟李指挥和严亮先碰一下。 “你怎么来了。” 严亮和李指挥都在,他们正在开个小会,叶静直接就闯了进来。 桌上乱七八糟的堆了一堆进度表,严亮逐渐转向管理方面的工作,对这些很是擅长了。 “我现在去九台跟小成见面,走之前跟你们碰一下,看需不需我带什么过去。” “你走以后,这边谁负责配合我们?” “我让小孙配合你们吧。” 孙楠是她的秘书。 “你们的进度怎么样?” 叶静看着桌上一桌子的进度表,来了兴趣。 自从一号工程解散之后,林晶圆内部,又秘密成立了个二号工程指挥部。其目标,就是以193纳米光刻机为核心的,微米,130纳米生产线。 这是个为期3年的项目。一大批新设备,新工艺,都将投入使用。 “精密光机那边打了保票,春光机所的光刻机,今年肯定可以完工。林秘书还是很给力的。” 严亮回答了叶静的疑问。精密光机的副总,林天鹏是他们的老熟人,成永兴的前秘书。 “那沉积设备呢?” ————————— 很快的,重点设备的进度,被几个人过了一遍。 “现在就是这样,最近买进口设备,容易了很多。有些关键设备,我们也借机会,多进口了几台。国内设备的研发,基本上还是可控,尤其是我们光电自研的部分。” 在严亮等人的嘴里,精密光机,奉天光仪等,还是大家心目里的光电系。 从纸面上看来,二号工程的进度还是比较顺利的,几个人都是心情轻松。二号工程只要成功,林晶圆将成为半导体行业的领军者,一如全彩液晶。 不知不觉间,光电系的上上下下,已经养成了成功者思维,强者思维,遇事只争第一。 光电系各企业,不论LED,还是LCD,产品都是独步全球,领先世界。 只有林晶圆,这个投资最大的企业,反而一直在别人屁股后面苦苦追赶,只能靠些小聪明,噱头,去唬人。 这让白学成们很是难受。 大家在全彩,挣垄断的钱挣习惯了,来到林晶圆,都有些不适应。 什么时候,居然沦落到要看别人的眼色了? 顾客什么时候,变成上帝了? 林晶圆在解决了良品率的问题之后,本想喘口气。因为国内对微米芯片的市场需求,还是非常旺盛的。 林晶圆的价格就是高点,也不愁客户。但很快就出来搅局者。 一批跨国企业,纷纷宣布在中国落地微米,甚至微米晶圆厂的独资,以及合资建厂计划。 不论是白学成,还是严亮等人,对此都十分恼火。 林晶圆的收入预期,甚至发展步调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二号工程,得到了从上到下的一致支持。当然了,还是老传统,二号工程在前导阶段,秘而不宣。 二号工程,从项目的名称,就能看出大家对它的看重。 零号工程是全彩,一号工程是林晶圆。 ————————— “这些问题,你带给小成,看他那边有什么想法没有。” 130纳米工艺,涉及了大量的新工艺,新方法,例如铜连接,高级CMP(STICMP、PSP、W-CMP)等。每一步都有相当的难度。 每当遇到了问题,大家还是习惯性的寻找快捷方式。 那就是问! “行,我马上就走,看能不能跟他吃顿午饭。” 叶静站起来,就要往外走。 九台基地很大。在没有手机的时代,错过了饭点,找人很费劲。 “等一下,你把这个拿给他,问一下这几个单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成永兴上两批给的答案里,有些单词,大家居然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 成永兴前世在国外生活,偶尔看到的新闻,也都是英文为主。很多单词,看到了英文,但不知道中文的翻译是什么。 例如,FinFET是什么的缩写,他就不清楚。同样的,看着奇怪的单词,众人都是一头雾水,只能再反过来问他。 球就这样踢来踢去。 有些东西,成永兴在得到新线索之后,能想起来。更多的只有大家一起猜了,纸条就这样传来传去。 “对了,你顺便跟他说一下,还有什么想法,一次全拿出来吧,别这样藏着掖着的。” 严亮在后面补了一句。他亲身参与了二号工程的总体设计,对其中的难度,感同身受。 他对挤牙膏式的提供信息,有些烦了。 很多东西,要是不问,成永兴根本就不会主动提供。 在成永兴全知全能的光环下,没有人会认为,他是真想不起来,或者是忘了。大家只能认为,他每次给信息的时候,总是有所保留。 “要不这话你自己去说?中午我们一起去找他?” 叶静撇了严亮一样,后者立刻退了回去。“我看你是有点得意忘形了!” 严亮低着头,一句都没有反驳。 ————————— 看着屋里的两个年轻人吵架,李浩广觉得有些话是时候了。 “小叶啊,你能不能替我代句话给小成,他要是真的知道些什么,早拿出来一天,我们就早获益一天,而且也没有必要,付出如此大的代价了。” 他自从加入林晶圆,就一直带人在奋斗。其中的辛苦难以言表。 但很多时候,他最后都会发现,许多问题的答案,原来早就有了。 “李校长,这话不适合我说,如果您想说,您自己找他,他很尊敬您的。”对待李指挥,叶静就没有办法硬顶了。 “我们这些同学,只能是相信他。他如果想说,肯定会说的。如果不想说,肯定有充足的理由。信任都是相互的。” 叶静也是实话实说。 “那行吧,我以后找个机会跟他聊聊。总这样自欺欺人,也不是办法。不过他的同班同学里,有跟你们观点接近的吗?我的意思是说,知道他特殊能力的。” 李浩广在半导体行业,沉浸了大半辈子。这些歪歪扭扭的狗爬子字体,蕴含的信息,完全不是这个时代应有的。 “不清楚,我们两个,实际跟他们不算熟悉。” 这次是严亮在回答。 “不过我觉得,他们肯定也是起疑的。但谁也没追着问,因为成永兴肯定不会承认。这也就是您问,其他人,我们都不会承认的。” “真是不明白,把好好的一件事情,搞得别别扭扭。”李浩广抱怨了一句。 叶静都走到门口了,又折返了回来。“李校长,成永兴这样做,肯定有他的道理,肯定有他的理由!” 叶静觉得必须要替老同学辩护一下。“成永兴手里已经没有晶圆的股票了,帮我们是人情,不帮是义务。”成永兴手里的林晶圆股票,早就转给基础基金了。 “如果真算起来,他的个人资产,恐怕连我和严亮都不如吧。他要是没有难言的苦衷,我是不相信的。再去指责他什么,我觉得实在是有些过分了!” “他什么也没留?” 李浩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还有个宇航公司,那里也许还有些资产吧。但是那点钱,恐怕连我们都不如了。” 严亮和叶静,都是童子军的主力成员,手里有光电的原始股。光电分拆之后,就成了一大票公司的股东。这些年的位高权重,加上分到的期权,股权等,身价已过十亿大关。 叶静偶尔也会思考着一个问题。 有了这么多钱以后,接下来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是更多的钱吗? 当然,事情的起因,就是成永兴的以身作则。 成永兴昏倒前的那篇演讲,《背叛》的影响,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反而随着听众们的成长,视角和身份的不同,慢慢有了不同的理解和含义。 背叛的真正原因,是责任。 ————————— 叶静转身离去,再不走,午饭就赶不上了。 “你知道那个宇航公司是做什么的吗?” 身后传来了询问声。宇航这个名字,一看就很奇怪啊。 “不知道!”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叶静也想知道呢。 宇航公司的起名,所有人都不理解。 成永兴是真准备离开这个宇宙,这个世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