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二十九维空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94年3月,Linux正式版本发布。   ————————   春节后很快就开学了,校园里充满了喧嚣。   随着科研条件的改善,成果也就不断涌现。迎接返校师生的,就是大批论文被发表的消息。   也不是所有人都在庆祝,物理系研究生们就处于愁云惨淡之中。他们一回来就被安排了难度极高的任务。   “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进展?”   王文芳教授把苦大仇深的年轻人,聚在一起。   “进展根本谈不上,这两周只是把弦理论大概过了一遍,建立了点概念而已。”   面对大量的数学公式,众人脑袋都大了一圈。   弦理论是以数学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涉及的生冷高阶数学知识无数。   举个例子,全体自然数之和1+2+3+4+...,一直加到无穷大,它的结果居然是个负数,-1/12。这能有人信吗?   作为物理根源的终极理论,弦理论所需的数学能力令人望而生畏。这也是弦理论最后逐渐没落的真实原因。   物理是从实验中发展出来的学科。弦理论显然违背了这个共识。   弦理论刚走进校园的时候,搞粒子物理,场论,凝聚态的物理学家们,干脆拒绝以物理课的名义教授弦理论。要教可以,这是门数学课,不是物理课!。   ————————   “这里的维度也太多了吧?”   弦理论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超多维度。弦理论刚出现的时候,为了使光子能量公式平衡,居然提出了25维概念。   多维空间,对搞物理的人来说,不算什么新鲜事。例如,广义相对论就是个四维空间。在此基础上,德国数学物理学家西奥多·卡鲁扎又添加了个第五维,改写后的方程可以把“电磁力”和“引力”统一在同一个方程中。   但无论如何,25维有些太过分了。   好在超弦理论提出了超空间概念。超弦理论的弦除了在普通空间的D维方向上振动以外,还在超空间的格拉斯曼数坐标的方向上振动。   每个正常纬度,都会存在自己的格拉斯曼数伴生维度(空间)。空间总维度也就从25维降低为9维。   但9个普通空间的维度,在超空间里就是27维!再加上额外的时间维度,超弦理论的实际维度,已经达到了28维之多。   在新接触弦理论人的眼里,它纯粹就是一堆无法自圆其说的理论大杂烩。   “不多。这篇论文就提到了11维空间的概念。”   几本论文的复印件被扔到了桌子上。弦理论与超重力场论的关系论文里,就提到了11维概念。   M理论也是11维概念。它包括了正常的9维空间,一个时间维度,还有个附加维。算超空间的话,有效维度达到了29维!   “为什么要去研究纯理论方面的东西?这些理论不要谈统一别人,连它自己都分裂了。”   几个数学基础不是太好的学生,对此任务十分不满。   一个超弦理论就已经很难了,现在居然有了5个版本!   成永兴拍拍屁股走了,留下一大堆未解之谜。尤其是他对科幻电影剪辑版的坚持,甚至成了专业人员之间的笑柄。   科幻电影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天马行空,出人意料。如果电影里的东西都要较真,除了科幻片,还有玄幻,神怪,武侠片呢。那些东西是不是也要拿出来研究一番呢?   干脆让导演系学生发表物理论文算了,还省着大家绕弯子。   “不能完全算是猜想。科学不相信偶然!   弦理论能够解释一些事情,肯定有它的原因。这几篇文章你们好好看看。我觉得小成说的有道理,骰子有6个面。”   王教授一个多月来也把弦理论通读了一遍,有了些心得。   已经有多位物理学家发现,看起来相异的理论可以透过两种分别称为S对偶和T对偶的数学变换所统合。   ————————   “我们怀疑,他把课题留给我们,是因为他根本搞不定这些复杂的计算公式。”   看到又有新信息出现,大家只能是不断吐槽。   最近是每碰一次会,就多出堆东西要读。物理专业的研究生实在是太难了啊。   不过他们算猜对了。弦理论所涉及到的数学知识,的确超出了成永兴的水平和能力。这次他可不敢再犯曲率公式的错误了,抢先发表成果要紧。   几篇论文倒无所谓,但占领行业制高点,掌握话语权,至关重要。一段时间里,再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这个想法一旦能够证明,成果将会是突破性的。而且小成的思路从来没有错过,你们要有点信心!”   王教授不断给有畏难情绪的年轻人打气。   成永兴虽然跟她上了不到一年的基础物理,而且还屡屡逃课,但人前人后,王文芳始终拿他当做得意弟子看待。   这名弟子出世以来,除了在感情上屡屡受挫以外,基本上无往而不利。   随着光电事业规模以及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关注成永兴的人和机构也是越来越多。   这个时代,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但凡有人能做出点成果,都会引来无数人为他总结,希望可以找到些能复制的成功经验。   这个时代,嘴炮大师横行。气功大师,点子大王,不绝于耳。   在这群所谓的能人里,成永兴显得极为异类。其他人在被宣传的时候,往往也就是走下坡路的时候。   成永兴虽然不写论文了,但他的影响仍然在逐日扩大。在有心人眼里,通过几个基金的放大作用,他出成果的速度实际上是更快了。   ————————   “好吧。我们再研究研究。怕就怕,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啥也得不到。”   弦理论里涉及到的诸多反常识性数学理论,也让众人产生不小抵触心理。搞物理的,一般都相信眼见为实。弦理论不但看不到,而且跟常识还相违背。   但形势比人强。既然反抗不了,只有尝试着学会享受了。   “放心!就算最终什么成果也没有,也保证你们不会后悔就是了。”   王教授倒是大包大揽,大派利是。   “怎么说?”   “至少你们的分配,没有问题了。”   理科专业的分配始终是老大难。此时虽说是计划分配,但分配的结果都很差。学生及家长们,只能是各显神通,自寻出路,就是研究生也不例外。   “是有什么好消息吗?”   屋里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1994年,光电将敞开招收物理专业毕业生。我们有多少,他们就要多少。光电的待遇就不用多说了吧。”   工大学生在光电系的发展,有目共睹。不论是全彩还是多彩,当权者都是自己人。见面直接称呼老师,一点毛病没有。全彩准备去美国建新生产线,出国工作机会也是大把。   一步天堂,一步地狱!   ————————   “真的假的?可他们搞为什么要物理专业的学生?”   好消息来得太突然,有人将信将疑。   “你到底是不是物理专业的人啊?凭什么我们就不能去搞半导体?半导体跟物理专业,有区别的课程一共才有几门?”   兹事体大,不得不争!   不过他倒是说到了点子上。   半导体专业,直到大三,与物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相同。林大的半导体系,干脆就是从物理系分出去的。   ————————   一切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竞争。   台积电的不断成功,跟他们具有硕士学历的员工超过八成,有很大关系。这个不可想象的高学历比例,把台积电送上了代工行业的龙头宝座。   随着林晶圆与多彩大举进军半导体产业,全彩曾经面临的人才短缺现象,在晶圆产业上也出现了。   晶圆产业对人才需求的深度和广度,是前所未有的。   以国内的人才底蕴,人才存量,去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晶圆厂的普通操作员,都要求至少本科起步!   可国内连这点都做不到。   从下游的芯片设计,再到上游的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材料,这是整整一个行业在起飞!   半导体产业的跳跃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员,以十万为单位。   为此,光电不仅仅是对物理专业,同时也向化学,数学等理科专业全面敞开了大门。   中国各大学的专业设置,并不跟着市场而改变。几十年下来,十几万,几十万名理科学生,就这样沉淀了下来。   在此时的中国,找上千名半导体专业毕业生,找不到,但找十几万物理专业的,一点压力都没有!   存量不谈,就是新增量,不论理科大学,工科大学还是综合大学,物理专业都是必备。   ————————   “小成说起来也是我们物理专业的人啊!”   有人一拍大腿。博士后学习,也是学习。   “是啊!”   “对啊!”   屁股决定脑袋,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   “说什么也要给自己人捧一下场!”   “什么叫捧场?本来弦理论就是对的。我们只是把它证明出来。”   再不合理的东西,现在都是合理的!   “对,对!”   一时间,会议室里的气氛大好。   ————————   工大学子基本功还是过硬的。在心态转变之后,曾经的天堑迅速变成了坦途。   在很多课题研究中,事情能否成功,往往取决于坚持。   而能否坚持,取决于信念。   信则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