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28年,晋国历史上最令人称道的一代霸主晋文公薨,享年71岁。世子姬欢顺利继位,史称晋襄公。 晋襄公姬欢,出生年月不详,卒于公元前621年,在他短暂的8年在位期间,承续了父亲晋文公所创立的晋国霸业,是晋国历史上又一位响当当的国君,史称文襄霸业。 晋襄公生母为逼姞,来自于逼国,这里要讲讲姞姓。这是一个远古姓氏,据说黄帝曾经赐封过12个基本姓氏,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嬛、依,其中之一便是姞姓,是一个体现母系社会特征的古姓,也是上古八大姓之一(姬、姜、姒、嬴、妘、妫、姚、姞)。 晋文公的九位夫人都很贤惠,本来逼姞在夫人排位中排在第四名,但由于其子姬欢被立为世子,所以排在本第二位晋文公夫人杜祈主动让位给她,这也算是与晋文公相关的一段佳话了。 刚即位的晋襄公,坐拥一大笔晋文公留下的君主遗产,这便是一个军力超强、经济发达、政治清明、疆域辽阔、人才济济、威望无上的中原霸主。 能够继承这样遗产的晋襄公是幸运的,晋襄公的治国理政已全面由晋国的先辈们帮他夯实了基础。他是一个聪明人,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晋国这个超级大国的国君。 史料记载,晋襄公“垂拱而治”,什么意思?就相当于后来西汉初年的“萧规曹随”。 这是一个很有名的典故,西汉政治家曹参,在接替萧何当上了西汉的第二任相国后,给自己定下的规矩便是治国理政的一切都按原来的那样去做,而原来的那样,就是完全遵守萧何制定的那一套。 晋襄公的“垂拱而治”,就是完全按照父亲晋文公在世时的那一套去治国理政,所用的法律规章、选人用人、军事外交和经济政策等等,一切的一切,就照搬照抄。 因为晋襄公很清楚,父亲晋文公为晋国所做的一切,都是被实践证明了完全符合这个时候晋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的。 再加上晋襄公本人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他不象父亲那样睚眦必报,也不象父亲那样手腕强硬,更不需要象父亲那样患得患失,他就安心做好他的国君,而晋国,自然有着一大批忠君爱国的仁人志士帮他治理。 这一大批忠君爱国的仁人志士,我们这里再提一提,因为这些人都将与晋襄公一起,演绎着晋国的璀璨春秋故事。 首先当然是晋国十卿。中军帅佐先轸、郤溱;上军帅佐狐毛、狐偃;下军帅佐栾枝、胥臣;新上军帅佐赵衰、箕郑;新下军帅佐胥婴、先都。 这些牛人组成了晋国执政的高级领导班子,当然,这些牛人我们在讲晋文公的故事中已经全面介绍过了。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象箕郑、胥婴、先都等人,是晋文公在去年时刚提拔的,其用意便是重用了一批世子的人,而这个世子便是如今的晋襄公。 晋文公文韬武略,在他掌舵晋国的最后两年里,他已经考虑到了为自己的儿子晋襄公执政作好人事上的铺垫。 接下来便是上大夫、大夫级别的,当时晋国比较有名的主要有荀林父、屠岸击、先蔑,这三人都曾经是晋军三行将。还有贾佗、魏犨、郤步扬、韩简、梁繇靡、家仆徒、孙伯纠等老一批晋文公时代的人材,而此时士会、郤缺、赵盾、先且居、狐射姑等人也均出道。 这些牛人,我们都会一个个讲到他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