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登阙谒帝! (求月票、订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位大儒的质问,众人紧紧盯视下。   李白大袖一摆,金甲天兵虚影缓缓隐没,诸般异象尽敛。   恍若无人般,怀抱玉壶,仰头畅饮,酒液汩汨而流。   “哈哈哈哈……”   “痛快!”   全然一副手刃宵小,心怀大畅的模样。   众人于阵阵长笑之中,见他疏狂之态,哪怕他刚刚做了“大逆”之事,却也无人生得起厌恶来。   反为其风流气度所倾,暗自钦佩,甚至羡慕不已。   甚至有人暗暗动摇,如此风流人物,怎会是宵小之辈?   莫非那鲍刺史还真的做了什么天怒人怨之事?   已经有人怀疑地看向鲍信。   李孟阳和范缜正在查看他的状态,看样子,应该是还活着。   刚才那人的手段,只不过是断其立命之路,不至于伤其性命。   不过是愤懑攻心之下,才昏了过去。   这白麓岩上,上千文人名士,就这么呆呆地看着一个人开怀痛饮。   似乎忘了一般,无人催促,也无人干扰。   直到李白似乎喝得心满意足了,仰天打了一个响亮的酒嗝。   才转过头来,有些狭长的的眼角斜睨,带着迷离醉意,哈哈一笑:   “方寸山中一闲人,李白,特来替天行道。”   “谁有不服,白就在此地,不妨上来一会!”   “方寸山?”   在场之人,有几人都心中一动,不约而同地看江舟。   神秀、燕小五等人,此时也用古怪的神色看着他。   燕小五重重吞了吞口水,小声道:“喂,这家伙是你同门?”   江舟正处于一种十分奇异的状态。   他的精神意志,似乎站立于那浩瀚无边的长河之上。   人却还是清醒地站在原地。   此时他已经将上百华丽篇章镌刻于浩然长河之中。   但他总还觉得缺了些什么。   这是一种冥冥中的感应,说不清,道不明。   所以他在思考。   闻言分心随口道:   “家师圣贯天地,宙合百家,斜月三星,小能藏方寸之间,大能囊括宇宙诸天,”   “究竟有多少门人弟子,我也不清楚。”   “这位太白师兄,持师门信物来寻我,要与我一道来赴这诗会,我也想不到,他竟会做如此之事。”   刺杀刺史,更是毁其立命之道,这可不是件小事。   江舟是万万不可能担下罪名的。   但他又不想完全置身事外。   毕竟“李白”这样一个马甲,威慑力可不小。   正是用来加强“方寸山”名声和威慑的时候。   所以在来时他便用自己的身份带李白进入诗会,此时也没有隐藏“两人”间的关系。   不过,关系可以有,却不能牵扯太深,否则以后掰扯起来可不好说。   燕小五啧啧称奇:“啧啧,我现在对你的师门是越来越好奇了,拔了萝卜种辣椒,一茬比一茬辣,怎么从里面出来的人一个比一个变态?”   可不是吗?   先是一个楚留香,众目睽睽,重兵把守之下,把平蛮将军元千山给盗了,屁事没有。   元千山不仅没抓到人,还把自己闹了个灰头土脸。   现在又来一个李白,更加变态,竟然一个人斗败了在座上千名士俊杰。   燕小五从来没有想过,文人念的那些酸诗也能那么让人热血沸腾。   一口酒,一篇诗,来一个败一个,如同战阵之上的无敌将军,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斩一双。   现在更是在两位大儒的手下,将一个即将立命的刺史给“斩”喽!   燕小五刚才都差点想尖叫一声:牛逼——!   还有他自己,也是个高深莫测的。   每次都以为是他的底限,可下一次又总能做出点惊破人眼球的事来,完全看不到极限。   燕小五越来越怀疑,他写的那本《群雄录》里描写的人,该不会就是方寸山门人自己左手跟右手打着玩吧?   一旁的神秀也不禁暗叹。   难怪江居士对入大梵寺全然不动心,这方寸山能出江居士还有那位李居士这样的人,又岂是寻常?   即便是仙门圣地,如此人物也是百年难出。   在场之人,都因李白口中的方寸山纷纷寻思议论起来。   原黯、商容两位大儒也是暗自思索,结果自然是什么都想不到。   商容不由抬头怒道:“你将鲍刺史说得如此罪大恶极,你倒是说说,他到底犯了哪般大罪?小小孺子,竟下此毒手!”   原黯也道:“李白,老夫看你也非是奸邪小人,若有何冤屈,休妨当众说出来?”   “若是鲍刺史当真有过,我等非也不是不分是非黑白之人,老夫当为你二人调解一二,”   “可若是无理取闹,那便莫怪我等真的要替天行道了!”   他现在依然认为二人间是有误会。   对于鲍信、李白,都是出于爱才之心,不愿二人“自相残杀”。   哪怕李白已经犯下“大错”,他也仍想竭力调解,保下这块良才美玉。   “哈哈哈哈……”   李白发出狂笑之声。   “是非黑白?”   另一边,江舟忽然睁眼。   他一心二用,状态极妙。   便和平时本体与幻梦身左右互搏,于实战打斗间勇猛精进一般。   本体在这里思考,遍搜前贤文章道理。   李白在那边狂笑痛饮,嬉笑怒骂。   两相激荡,竟真让他摩出了灵光的火花。   他在浩然长河之上,与众圣诸子问对,所谓“清平之道”,仅靠那些华词美章,还不够,远远不够。   李白忽然长笑骤歇,朗声道:   “好!既然尔等想看,那便看看吧,白今日便让天下人来评一个是非黑白!”   众人心中莫名一突:这小子又要搞事!还是大事!   只听李白漫声吟道:   “吾有三剑,铭刻浩然,可耀日月,唯愿万世清平。”   众人闻言还是一头雾水,原黯、商容两位大儒却已经变色,立刻醒悟。   “他是要立言!”   “他竟然还未立言?!”   两人一人一句,都表达出难以言喻的惊骇。   竟然还未立言,就能在他们二人面前逞威!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众人惊疑之间,只见李白忽然神色一变,从意气风发,变得郁气重重。   随着其漫吟出口,一股悲天悯人之意,无声无息地蔓延开来,令人不由自主,心随之动,变得忧郁沉重起来。   “凤凰衔下紫泥诏,月下称觞登金阙……”   这下不仅是原、商二人,稍有才学之人都神色剧震。   难道他想……   “唳——!”   只听一声清越悠扬的清唳之声响起,令人几疑是世间最美好的的叫声。   一只七彩斑斓的神鸟自九天之上探下身来,挥动双翅,拽着长长的华丽翎尾,口衔一卷书卷,降临凡尘……   “神鸟……”   “传说中的神鸟凤凰……”   “紫泥诏……”   “他想登阙谒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