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第 57 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颜之琢的秘密?   姜定蓉承认,有那么一瞬间,她是有一丝好奇的。   但是很快这份好奇就消失。颜之琢是一个多么冷静理智的人。他不会在平日告诉她的话,那么必然有着他的理由。趁着他醉酒时知道的,未必是她该知道的。   姜定蓉只是含笑说道:“颜相醉了,不如我让我的副将送颜相回去?”   颜之琢手托着腮,丝毫不意外她的拒绝。   果然,想要告诉她的,她并不在意。   “有劳。”他只是垂下眸,安静地应了一声。   姜定蓉安排了石兰和富饶,还添了两个亲兵,扶着颜之琢回到他的马车,一路亮着灯笼,将人从楚王府送回颜府。   颜之琢全程都很安静,马车外整个王都都陷入了夜晚中的沉寂,只有他这一盏灯,亮了一路。   回到颜府,院中小厮紧张地扶着他,他只是甩开人的手,回到书房。   点了灯。   他将砚台和墨锭放在桌案上。   而后又挽起袖子,吩咐小厮接了水来,自己亲手慢慢洗着砚台。   “主子,这种事还是小的来做吧。”他小厮在一侧看着从未做过这些的颜相,就这么生疏而笨拙的洗着砚台,有些紧张。   颜之琢手指擦过砚台,垂着眸。   “她的东西,我自己来。”   小厮愣住了,没想出来主子口中的她,是谁。   砚台清洗过后擦净了水,颜之琢摆放在桌案上,直接将自己原本用的收了起来。   至于墨锭他没有拆,就放在砚台上。   不一样。墨锭用一点少一点,和砚台不同。   颜之琢本就有些醉酒,这么动了一番,坐在那儿一手撑着桌案,一手扶着额头。   她来王都了,陛下和皇后有意为她找一个夫婿,想要将她留在王都。   他们选择了一个他根本看不上的人。陛下甚至问过他的意思。他当时说,此子弱小了些,配不上北楚少主。   可看来,陛下要的就是配不上。   他睫毛煽动了下。   有些不好办,却也不是完全办不到。   让他想一想得怎么做。   才能让他那个小未婚妻重新回来。   颜之琢慢慢合上眼。   不着急,他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送走了颜之琢,姜定蓉才算是真的安定下来。   赶紧洗漱了倒头就睡。   累死了。   陛下让颜之琢准备的接风宴,还有两天时间。   姜定蓉在府上休息了一天,又派人去接了廖先生来。   廖先生有两年不见了,人年纪上去了,又多了些操劳,看着比当初时要苍老点。   在王都,廖先生总是了解最多的那个,然后将不少的消息传递给北楚。主要是为了让远离王都的楚王和少主,知道最近的王都动向,又或者说,知道一些局势,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应对任何突发事宜。   也因此,廖先生关心的事情多,难免有些操心伤神。   一到堂厅落座,廖先生就先闭着眼休息了片刻。姜定蓉让人去厨房将准备好的养生汤端来,同时又叫了她手下一个手脚伶俐的小兵,替廖先生按了按头。   廖先生按头按得舒服了,眉宇也松开了,过了片刻,给姜定蓉拱手,递上了纸条。   “先生先用些汤,若是觉着坐不住,旁边西房备得有床榻,先生可以先去休息片刻。”   姜定蓉说完,廖先生却是摇了摇头,用口型比划着不用。   他就坐在这儿,少主有话想问,也方便。   姜定蓉这才垂眸看了眼小纸条。   嗯。有些事情早先廖先生就派人传递回北楚,她和父亲都知道的,大约就是东境之乱了。   东境从两三年前起,就多少有些问题。这两年听说是逐渐降低往王都运送的粮食,东境守臣给陛下的理由是,缺水缺地,粮食产量锐减,东境自己都不够吃,难以给王都供给。   这理由敷衍的姜定蓉都想笑。   东境雨水充足,两年三熟,且地势宽旷,东境人口并不算很多,粮食从来都是最丰收且富余的。   不说其他,就连天干缺水的北楚,她都能派人修水渠,想办法将稻田处理好。不说富余,起码在楚地自给自足也刚好。   东境果然有了不一样的心思。   从缺少给王都上供的粮食数量来看,东境储备着十分大量的粮食。   私屯粮食,大量到足以支撑一支军队的粮食。   这可不是一个小事。   姜定蓉揉着额角,想到当初父亲也提过,东境若是有所异动,北楚救援时间上来说就不占优势。   而拥有持续作战能力军队的,只有楚军,和宁军。   姜定蓉手指弹了弹纸张,折叠收起,翻看下一张。   而后表情有些微妙。   这是一幅画像,一个年轻男子的画像。   上面还有文字。说是这位是皇后娘家侄儿,年二十,读书十余载,会作诗,懂民生,这几年考试成绩都十分优越,已经连中两元,目的是今年拿下三元及第。   他算得上是皇后娘家唯一争气的后辈。   后面备注了一句,此子崇拜颜相,想成为第二个颜相。   姜定蓉看到这里,啧了一声。   皇后想要给她瞎牵线的人,若是单看这些,倒是算得上一个优秀之人。但是越是这样的人,姜定蓉就越清楚的知道,皇后的这个侄儿,若是要靠近她,定然是怀抱什么目的。   想成为第二个颜相?呵。   颜相本人她都不考虑,还考虑一个拙劣的模仿者?   “先生有心了。不过这个人不用在意。”   姜定蓉随手将此人的画像放到一侧去。   廖先生正在吃汤,闻言抬了抬眉毛,低头继续吃。   还剩下一张小纸条。   姜定蓉翻开之后,笑容浅了些。   说是二皇子英王府上的一位门客,在昨日夜中悄悄去了五皇子慎王府上。   这位门客,姜定蓉只能想得到是姜召禄了。   当初中了蛇毒之后,姜召禄一直留在二皇子身边,这两三年并未回去北楚。也因此,给他算账都不好算,一直让她那位‘重病’的表叔继续重病着,等他们一个了结。   姜召禄不单单是在姜弘光身边,怎么还打算另谋他主了吗?   不过也无妨了。   毕竟她现在多少也是从廖先生这里,知道了五皇子姜涵光的一些事情,再加上之前两人的心照不宣,姜涵光对她来说,也算不上威胁。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些零散琐碎的小事,姜定蓉飞速浏览过后,大概记住了,等廖先生食用完毕,又纸笔交谈了一番。   廖先生慢腾腾在纸上写下一句话。   ‘明日少主于王庭之中,需看清陛下的态度。’   姜定蓉接过纸条一看,颔首。   “先生所言,正是我想。”   明儿是她来到王都的第五天,是陛下给她准备的接风宴,同样,也是关于她身份的一个定义。   顿了顿,廖先生又写了一笔。   ‘昨日宁将军满城找人,与忠勇侯起了冲突。’   姜定蓉眨了眨眼。   哦。   宁楚珩和叶小戌起冲突了?   所以昨儿下午在小宅外敲门的,果然是宁楚珩?   姜定蓉不由得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她跑得快。   这若是让宁楚珩在小宅里将她再次抓个正着,不说太多,到底在春娘子小可面前丢脸了。   廖先生举着这张纸,又在姜定蓉的眼跟前晃了晃。   姜定蓉轻咳了声。   “嗯,我知晓了。宁将军与忠勇侯关系不睦。”   何止是不睦。当初叶小戌还总是问她,可不可杀了宁楚珩。   现在叶小戌对他应该没有杀心了。   廖先生不会说话,也因此,目光更能表达一些情绪。   姜定蓉感觉自己被廖先生嘲笑了。   她摸摸鼻尖,招手让人来。   “给先生添汤。”   专门让厨房给炖的养身汤,喝着汤就别看她笑话了吧。   廖先生年纪也大了,在外庭转了一圈,看着这翻新过后的王府,总是感慨万千,走在外头也没有纸笔,就用手比划。   姜定蓉看得认真。   廖先生说,他在这儿住了大半辈子了,小时候跟在老王爷身后跑,长大了照顾小王爷,没想到有一天,居然和小少主一起逛王府。   廖先生不爱比划手上动作,他更爱用书写的方式来和人沟通。   也因此,专门为着廖先生学手语的人不多,其中就有姜定蓉。   她是从小就学的,也是为了和廖先生沟通,只是太久没用,且她手语学得不多,只能看个大概。   就算是这么一个大概,也足以让她理解廖先生的想法。   一想也是。   王都的楚王府对她来说只有十二岁时短暂住过的那么些时间。但是对廖先生来说,就是过去的一辈子。   廖先生顿了顿,手上比划的力道重了不少。   姜定蓉的笑意淡了些。   廖先生说,二皇子放的那一场火,烧了许多。重新修建的,根本没有过去的味道。   “先生放心,二殿下欠王府的,我定然会让二殿下还回来的。”   姜定蓉想着,二殿下不就是想着登大位吗?还是趁早别想了吧,她肯定是要想尽办法给他使绊子的。   廖先生颔首,又给她比划了下手上动作。   姜定蓉盯着慢慢看,看明白了。   这是在告诉她,不要只提防二皇子,对五殿下也要留心。   到底没有纸笔,交谈并不算很畅快,且廖先生转了一圈,到底是人年纪大了,面露疲惫,姜定蓉给他准备了厢房,派人送他先去休息。   前脚刚送廖先生去休息,她人还在外庭,踱着步,外头门房的小士兵跑过来说是礼部的人来了。   姜定蓉啧了一声:“……请人进来。”   她就不能得一丝空闲。   外堂准备好接待客人,姜定蓉坐在主位,抿了口茶,门口小士兵领进来的文臣跨过门槛,进来后直接对着姜定蓉躬身。   “少主。”   姜定蓉定睛一看,这好像是前天大早上拉着她要去逛朱雀坊的那位。   “之前招待不周,来,坐。”   姜定蓉笑吟吟招呼这清秀文臣落了座,故意问他:“不知大人回去之后,是怎么告状的?”   那文臣茶水杯都没有端起来,听着姜定蓉这句话,手都抖了抖,放下茶杯,无奈拱手:“少主说笑了,下官不过是如是告知上峰,少主府上有事,先回去罢了。”   姜定蓉轻笑。   “哦,那多谢大人了。”   那文臣似乎不怎么敢看姜定蓉,垂着眸直接说起正事。   “下官今日拜访,是前来告知少主,明日王庭之中,陛下为少主准备了接风宴。”   这个消息姜定蓉已经知道了,但是不妨碍她客气一番。   “陛下厚爱,为了我专门准备这些,大人们也费心了。”   “少主客气,为少主接风洗尘,本就是理所应当。”   那文臣顿了顿,又说道:“下官来告诉少主的,不只是此事。而是依照陛下吩咐,明日会依照礼制,派一品大臣前来相迎,应有皇子或宗室陪同。”   姜定蓉一想,一品大臣这不就是颜之琢吗?皇子无外乎二皇子英王或者五皇子慎王,至于宗室就更不用在意了,谁来都一样。   颜相昨儿来过,就是为了给她说这个吧。   而后含笑道:“多谢告知,姜某心中有数了。”   这还真是弄得大张旗鼓。   让一个国相来接她,这么正式,难道陛下会直接给她当场授封?   姜定蓉只这么想了想,就觉着不太可能。   陛下能拖着她这么久,就不会这么轻易授封。   那她就不用去思考这些表面上的礼待了。   都是虚的。   哪怕给她超出的待遇,拿不到授封,全是虚假。   希望陛下别真的只打算用一套礼待来打发她。   送走那文臣,姜定蓉想了想,明儿到底还是得稍微注意些,衣着让石兰去操心,自己在想,左右带谁。   石兰算一个,富饶算一个,就带他们二人,也可。   姜定蓉回到书房,翻出父亲临走前交给她的几分述职信。   而后大概照着父亲的写法,写了自己的述职信。   若是陛下当真打算晾着她,她就只好用述职信来告诉陛下,她是正经做事的,在边疆打了几年仗,陛下每次在信中对她都是称呼值得信赖的臣子。   臣子有述职,也总该能拿到她相应的授封吧。   述职信写了三份,姜定蓉晾干墨迹装好,想了想,只选择了其中一份压在镇纸下。   唔,且看明日了。   次日清晨,姜定蓉还记得今儿要入王庭,起得还算早。   今日虽然名义上是接风宴,但是身为国相的颜之琢都要来接她的话,那么八成就是要同时宴请百官了。   若是再加上皇后,众命妇,说是接风宴,恐怕规模小不了,是正式的场合。   姜定蓉身着一身黑裙,外穿金丝护心软甲,又让石兰多拿了一件金丝绣花的上襦。   若是在陛下这边,她穿护心软甲,若是去见皇后,她穿绣花衣裙。   同时,富饶递过来一柄长剑。   姜定蓉接过来时笑了笑:“这把剑进不了王庭。”   说罢,她还是顺手悬长剑于腰上。   “进不进去都无妨,重要的是,让大家看见我们少主佩剑的英气!”富饶笑呵呵地。   姜定蓉想着的确是这么一个理儿。   那就配着吧。   辰时末,姜定蓉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一切准备就绪,领着石兰和富饶出了内院。   才走了几步,外头门房的小士兵跑了进来,停在拱门外。   “少主!外面来人了,说是前来接少主入王庭。”   姜定蓉嗯了一声。   “颜相来得倒是早。走吧,去和颜相打个招呼。”   那小士兵一愣,对着姜定蓉大步迈去的方向后知后觉补了一句。   “少主,来的不是颜相啊!”   今日楚王府开了正门。   姜定蓉大步而来,走出正门,扬着满脸的笑容,正打算跟颜之琢打个招呼,却发现正门外,停着长长的车马队。   正门外台阶下,停着一辆华盖马车,而门口一左一右,两个骑着高头大马的人面色都不太好,一个低头把玩着自己手指,另一个男人面无表情盯着门口的石狮。   听见来人脚步声,男人顺势抬眸,双手随意一拱,尚未抬头口中已经惯性称呼。   “宁某奉命,前来迎接楚——”   下一刻,男人抬起头时,骑在马背上的他与刚走出正门的姜定蓉四目相对。   声音戛然而止。   姜定蓉瞳孔一缩。   说好的来的是颜之琢呢?   怎么是他?   不是,陛下在想什么,让一个将军来接另一个将军?   不怕他们半路打起来吗?   姜定蓉也说不好那么一瞬间自己在想什么,只是移不开眼神。   她眼睁睁看着男人的眼神几经变化,从起初的毫无温度,到盯着她的眼眸,都快要冒出火光。   最后,一切全部沉寂。   他一双眼眸幽暗无光,目光落在姜定蓉身上许久,而后男人嘴角勾了勾,是一个让人心惊胆战的危险微笑。   “前来迎接……楚少主。”   作者有话要说:宁楚珩:呵。   对不住宝贝们,计划失误,喝了药鬼知道怎么这么困睡了大半天,头不舒服还好,主要是胸腔难受,呼吸的时候会疼,状态不佳真的写不动了呜呜呜,今天没有双更了我错了呜呜呜。   我喝药睡一觉看明天能不能好点,好点的话补上~   总之就是,欠你们加更一章!   谢谢宝贝的雷和营养液呀,贴贴。   红包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