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消息要传到并州路上再快也要七八天,这座还未被京城风暴席卷的边城,到处透着休战时的祥和。 莫含章知道这具身子撑不了多久,但没想会坏到她根本无法出门,冷风一吹就能病上数日,越发宽大的衣袍空荡荡的套在身上,清瘦的脸庞带着病态的苍白,若不是见她眼神有光,大约会觉得人已经死了。 “先生,先生,你看我带了什么来!”萧伏玉兴冲冲的从屋外冲进来,他手中举着块打了霜的柿饼甜滋滋道:“今天我和晋南兄出门碰到位热情的老乡,硬是要拿柿饼给我们吃。” 虽说并州城的日子比之前好过些,但像柿饼这种当零嘴的小食却很难得,萧伏玉得了柿饼后高兴了好半天。 “咳咳咳。”门缝里吹进的冷风激的莫含章忍不住咳嗽起来,她扶着桌角,眼角挣出浅红。 萧伏玉慌忙将门阖紧,手足无措道:“你还好吧?” 莫含章屏气摇头,嗓子痒的她不敢开口说话,生怕喷出口血吓到萧伏玉。 “先生你这病从入冬开始一直反复,若是...若是实在扛不住并州苦寒,我就让人开出条道将你送回京城养着。”萧伏玉明知道莫含章活不了多久,却依旧自欺欺人的认为只要莫含章回到京城就能得救。 “跟我...跟我在这里不值当。”他说这话时低下头,往日憨憨的神彩一应全无,就连说话也不敢太大声:“今天是想请你上街逛逛。” 按照并州的旧历,每逢初一十五就会有大集会,鞑靼人来后,城中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哪里会有什么心情初一十五的集会。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们打退几波鞑靼人后,城中渐渐地安稳起来,尤其战线推前,商人到来,百姓们的生活逐步恢复。 所以等入冬第一场雪停后,百姓们就涌上街头,自发的组织起初一十五的集会。 萧伏玉捏着手中的柿饼,心情纠结,前段时间温娴告诉他若是喜欢就要说出来,哪怕得到一个不想得到的答案也总比傻傻的什么不去做强。 所以他想问问莫老狐狸。 “回京?目前还不能。”莫含章摇头,她以为是萧伏玉想家了,于是缓了语气道:“等战争结束了我们就回去,不过今日可以陪你出去走走。” 对待萧伏玉她总是有十足的耐心和十足的忍耐。 “先生...”萧伏玉见她神色恹恹,想说算了不要出去吹风,但一转眼看到莫含章披好了斗篷,话就卡在嘴里说不出去。 军营扎在城北曾今的焦土上,那里离主街很近,士兵们轮流着出去放风,他们管这种放风的方式叫做下操,意思是结束操练。 并州苦寒,雪多风大,神奇的是出了太阳屋外就会被晒的暖烘烘,下操的兵丁捧着粗瓷碗蹲在街边晒太阳,晒暖和了就翻个面。 擦火铳的和互相捉虱子的全很随便,不在乎任何人的眼神。 莫含章揣着手,边走边听半路半路凑热闹的康晋南槽道:“就殿下你们来的时候,吃的那顿接风宴上的烤全羊,是我爹打肿脸充胖子废了大口舌借的!” “借...借的?”萧伏玉大为震惊,不过想想也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哼。”康晋南甩着鞭子插进腰间,他依旧一身墨绿色圆领袍,不过这身袍子洗久了开始有些泛白。 “哎?”萧伏玉注意到康晋南高高挽起的袖口,上面吧被人用针线缝出一个奇怪的突然:“晋南兄,你这袖子上的图案很独特啊?” 康晋南举起胳膊,独将那高挽的袖子展示给众人看,他得意道:“这是喵咪图案,怎么样有没有很可爱!” “是猫咪?”萧伏玉伸手让那块图案展开,他喊莫含章一起看,满脸懵道:“真的是猫咪吗?” 用平绣针法绣成的猫头,两个耳朵一大一小,胡子也...曲里拐弯,唯一能认出猫咪的眼睛,两个黑黝黝的竖瞳。 【哈哈哈哈,这不是卡通猫咪吗?】系统近日心情好,像是找到乐子道【我猜这是温娴干的,幸好她没有绣叮当猫,否则你们绝对认不出来。】 “先生,这猫可爱吧!”康晋南扬起下巴一副求夸张的样子。 “可爱。”莫含章想起前段时间温娴时不时向她打听康晋南时的样子,于是昧着良心夸道:“绣的很有心思。” “那是。”康晋南依旧高调的挽着他的袖子,一路上惹得路人频频回头。 城中集会上人群熙攘,卖的东西不多,大部分是自家有的,但人们依旧带着十足的热情,似乎这场集赶下来,他们就能驱散战争的阴影。 “哎!那里居然有卖猫崽的!”听了康晋南一路的可爱猫咪,他见到真猫眼睛都快看直了。 一窝黄白相间的小猫缩在卖猫人的一团破布里,张着小嘴虚弱地叫着。 “这猫儿怎么卖?”康晋南立马蹲下,他记得温娴说过她喜欢猫咪。 卖猫人是个年龄很大的婆婆,花白的头发包裹在围巾里,橘皮似的手松散的扒拉住乱动的小猫,伸出根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