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胡亥听完后,心里微微琢磨,这才意识到,作为皇帝,会遇到的问题,其实也就这么几个而已。 既然在座的五位,都已经揣摩到了自己现在因为什么样的事情而困惑。 那必定,也是已经想好了相应的说辞。 嬴胡亥很直白的问道:“而今天下已经平定,大秦文治武功,都已经堪称无敌。 有人觉得,现在是向着外边开疆扩土的绝好机会。 可是,也有人认为,现在我们完全没必要开疆扩土。 现在除了我大秦之外的地方,全部都是蛮夷之地。 完全不值得我大秦耗费人力物力,,去把这些地方攻占下来。” “朕现在,正是为了这样的事情,而感到心烦意乱。” 其中一个博士站起身来,向着嬴胡亥微微拱手之后,方才不慌不忙的说道: “论及过往,我华夏一族的疆土,无外乎于,便是黄河流域。 土地,也不过是千里之距。 方圆数千里之外,都不知其为何处。 然而,自神话时代,上古七十二帝王开疆扩土,我华夏一族,方才占据了如此庞大的一片疆域。 北,可抵无尽冰原,甚至都已经有人到了另外一片大地上生活。 南,则抵达南海。 若是算上天南之地的中南半岛的话。 那么,也就更加广阔了。 如果没有历代帝王趁着我民族部落强盛的时候,向着外边开疆扩土。 那么,我华夏一族,何来如此大的一片疆域? 或许,说神话时代的七十二帝王,太过于遥远了。 那我们尚且可以说说,我们秦人先祖,当年受封于此处疆土,北边有北戎,西边有西戎,南边有蜀国和巴国,都对我秦国虎视眈眈。 戎王之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便是义渠。 我秦人先祖披坚执锐,亲冒矢石,方才让戎人臣服我大秦。 如此一来,我大秦的疆土,也就从栎阳,向着西边广大的地域延伸了过去。 时间慢慢往后走,我大秦这才强大起来。 那么,如果我秦人先祖,不冒着流血牺牲的危险,进攻戎人,攻灭其城池,杀戮其豪杰的话。 那我大秦而今安在乎?” 听着这人一番长篇大论,嬴胡亥也就听出来了,这一位是赞同自己开疆扩土的。 而且名言开疆扩土,乃是生死攸关之大事。 绝非单纯的开疆扩土而已。 若是一个民族想要千秋万世,长存古今,不把潜在的强敌率先消灭。 那强敌一旦发展起来,就会成为这个民族致命的威胁。 然而,还不等嬴胡亥说话表态,另外一个博士就站起身来,先是向着嬴胡亥拱了拱手,随后才说道: “先生所言,有些言过其实了。” 那人也不立刻反驳,而是安静的等待着这人说自己的观点。 这也算是有风度之人了。 “华夏先祖,并非是完全以兵戈锐利,谋取疆域的,相反! 华夏先祖,是以礼法约束天下人。 是那些其他部落的人,看到了跟着我们华夏先祖的人,能够过上安稳的日子,这才自愿纳土归顺。 何来之攻灭他国,而谋取疆土的说法?” “你怕是读书读傻了吧?” 那博士冷不丁的回了一句。 这人面色怒红:“放肆,你怎么敢羞辱我?” “羞辱你了吗?我只不过是陈述一个事实而已!” 博士颇为不屑的看了一眼这人后,接着说道:“天下之间,六国余孽叛乱的时候。 他们那边的臣民们,难道不知道我大秦关中的百姓们,过着的是什么样的好日子? 可是,你看这些人举国归顺了吗? 还不是陛下亲自率领我大秦的勇士,奋力拼杀多年之后,方才令这些人臣服我大秦。 你试试看,若我大秦没有大炮的威慑,横浦关上的野人们会下来投降吗?” 嬴胡亥很赞同这人的说法。 真理,确实是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你这分明就是强词夺理!” 另外那人冷哼一声说道:“这些谋逆的人,自然需要以大军镇压。 可是,你难不成是忘记了,自从天下战乱开始以后,无数的百姓们,都开始向着关中涌入,为什么? 这还不是因为在我关中,他们可以得到很好的庇护。 可以在这里繁衍子孙,无须担心自己会不会睁开眼,就被乱兵砍死。 我大秦富饶,天下之人自然归顺。 若是我大秦凋敝,天下之人又怎么可能会归顺呢?” 嬴胡亥不动声色,但是却也觉得此人说的有几分道理。 户部自从成立之后,就安顿了许多从关外大范围迁移到关中的百姓。 这一点,也是不争的事实。 只不过…… 嬴胡亥方才想到了某种可能。 第一个站起来支持他的博士,就忍不住笑道: “关外叛乱频发,列国纷争,处处都在死人,处处都有兵荒。 而我关中,自然也就变成了天下最为安全的地方。 天下之民,趋利避害,乃是本性,也就朝着关中跑进来了。” “单纯一句趋利避害,乃是本性,就能忽略了我大秦吏治的功劳不成?” 后一个博士显然不服气。 嬴胡亥也不知道这些博士之间,是不是有着私人恩怨。 大秦的吏治,在一开始的时候,不能说多好,但是自从锦衣卫和东厂设置起来后。 大秦的吏治一直都还是很不错的。 尤其是教育的推广。 入学的孩子,都可以从官府领取到一定的补贴。 否则的话,就算是大秦这片土地上,也没有多少家庭,可以让一个半大小子什么事都不干,整天往学堂里边跑。 所以,这里所谓的吏治的功劳,嬴胡亥倒也是承认。 只不过,如果忽略了关东之地战乱频发的根本原因。 那这些土地上的百姓,又怎么可能就这样离开自己世代居住的地方? “若是函谷关以东,没有那么多可怕的战事,你看看这些原本不是我关中的百姓,是否还愿意前往关中来安家落户?” 第一个博士轻哼一声:“更况且,我们现在争论的问题,并非是吏治不好,而是侧重于海外开疆扩土,对于现阶段的我大秦而言,是否有必要,或者是强制推行。” 被这人这么提醒了一下后,第二个博士脸上露出一抹不好意思的神态来。 “诸位先生本就可以畅所欲言,如果因为你们说话,或者是作出假设,就要问罪的话。 那这以后谁还敢说真话?” 嬴胡亥完全就是看人热闹不嫌事大。 “陛下圣明!” 五人齐齐拱手说道。 须臾时间之后,争论又开始了。 不一样的是,此前没说话的那三个博士,也一并参与到了争论中来。 于是,五个人的论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