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喜眼泪掉下来的更快了,他嘴唇蠕动了一下,想说什么话,却发现嘴巴里全是苦涩的味道,什么样安慰的话语,到了最边上,也没有办法以一种平和的,安慰人的口吻说出来。 “嗤嗤嗤……” 房门外传来了很多人脚踩踏在雪地上的声音。 杨端和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杨喜的心一下子就悬了起来,他抖手抖脚的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可他听到了杨端和平稳的呼吸声以后,下意识的松了一口气。 他站起身来,胸腔里憋着怒火,却小心的控制着自己的脚步声,走过屏风,又轻巧的把房门露出一个缝隙,健壮的身体却像是一只小泥鳅一样,顺着房门裂开的缝隙钻了出去。 看着院落中沾满了的将校们,杨喜脸色映衬得看着众人,他压低声音: “你们最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将军让你们戍守各自的岗位,你们来这里做什么?” 说完这话,看着众人脸上露出的悲怆,杨喜又恶声道: “这是我爹,就算是真的死在这里,也是我这个做儿子的抬棺材,还轮不到你们擅离职守来抬棺材!” “咵嗒!” 有人跪了下来。 于是,更多本应该在军中戍守的将领们,也跪了下来。 “陛下下诏,让东陵侯召平来执掌大军,老将军可以回家了!” “我们……都是来送老将军的!” “今日,是老将军北归的日子!” “我等深受老将军恩泽,不送一送老将军,我们心里不安!” “……” 看着这些军中老人。 杨喜也只觉得鼻尖发酸,皇帝终究还是没有忘记了杨端和啊! “嘎吱——” 房门开了。 杨端和披着一个宽大的熊皮大衣,站在房门口。 他的身体本来是非常魁梧的,可是现在看起来,却像是一个干瘪的骷髅架子,镶嵌在门框中一样。 “老兄弟们,当年灭楚国的时候,我们走的是巴蜀水路。 今日之天下虽乱,可我大秦终究是最强。 你们就在军中等等,或许来年,我们依旧可以在战场上并肩作战!” 数十个杀人如麻的秦国中级将官哭声一片。 杨端和只是笑着向众人拱手,杨喜一扯衣袍,在众人面前跪了下来,向着众人拱手拜道: “杨喜代家父拜谢诸位袍泽相送之情!明年春暖花开,战场之上,我们依旧并肩杀敌!” 锦衣卫南镇抚使司马欣捏了捏自己的鼻尖,回头见了下身边的诸多锦衣卫,眼圈有些发红。 待的所有人都从院落中退出来以后。 他这才领着圣旨去见杨端和。 看着司马欣如此郑重的架势,杨端和很激动,知道是皇帝的圣旨来了,他方才躺下,又挣扎着要起身行礼。 “老将军,皇帝有口谕,老将军乃是国之肱骨,历经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先帝四朝老臣,无需行礼。 老将军安静的听着就好。” 杨端和感受着虚弱无力的身体,无奈的点了点头。 身为一个将军的尊严,方才自己站起身来,推开门,和老兄弟们做了最后的诀别,就已经耗尽了他身体所有的力量了。 司马欣缓缓展开圣旨,轻声念道:“受命于天皇帝,敕令册封杨端和为忠武侯,加封食邑五千户,传三代。 朕听闻老将军病体沉疴,依旧为国奋不顾身。 今特此召老将军会咸阳安心养病。 老将军为大秦之国柱脊梁,万万不可有所闪失。 特此令锦衣卫护送,钦此。” 杨端和半闭着眼睛:“老臣谢恩!” 两汉浑浊的老泪,从眼角边上往下滚落。 杨喜赶紧跪在地上,双手接过圣旨。 司马欣低声道:“老将军,关中的水泥路,已经过了武关,我们现在启程,纵便天降大雪,三两日也就可以抵达咸阳城了。 你乘坐着车辇,里边都带着火炉,道路也是平整的,就跟在房子里移动是一样的。” “让杨喜留在军中。” 杨端和忽而说道。 杨喜急切的看着司马欣,眼神已经近乎于恳求。 司马欣眼角动了动,看着杨端和,柔声说道:“陛下不准备和楚国开战,楚国又哪里敢于和我大秦开战呢? 杨喜虽说是你的女婿,不是亲儿子。 可是呀,这女婿娶了你的女儿做嫡妻,那就已经和亲儿子没什么区别了。 老将军,就让杨喜在车马前侍奉吧。 等到了关中,你还有六个女婿来侍奉你,这就是福气啊!” 杨端和仰面看着屋顶的瓦片,沉默了一会儿,才蠕动了一下嘴唇: “好。” 没有儿子,是杨端和自己心中永远的痛苦。 他并非是那种非常顽固的人,认为自己没有儿子,就断绝了家族的血脉。 他的鲜血,在女儿的身体中流淌着。 女儿身体中的鲜血,又会在外孙的身体中流淌着。 但是,他需要一个儿子来继承他的勇武和志向。 而不是一个儿子来继承他的家业。 七个女儿,七个女婿。 最大的女婿,其实早就已经在一统六国的战争中战死了。 二女婿,也在北伐匈奴的战争中战死了。 匈奴人把二女婿的头悬挂在大纛上,以此来羞辱杨端和。 蒙恬大怒,下令把整整一个三万人的匈奴部落,不分老幼妇孺,全部斩首。 那一日,河套平原上血流成河。 黄河水都被鲜血染红。 尚在襁褓中的婴儿、老迈难以走路的老人,全部被斩首。 大秦战神蒙恬之所以可以让匈奴人那么胆寒,更大的程度在于杀戮建立起来的威信。 军中将士之所以为如此拥戴蒙恬。 也正是因为谁敢羞辱勇士们的遗体,蒙恬就会化身为复仇之神。 但凡是活着的生灵,一个都不会留下。 杨端和又叹了一口气,他觉得自己征战一生,亏欠别人的太多了。 尤其是七个女儿,有六个人都做了寡妇。 可惜,这些事情。 司马欣这个锦衣卫南镇抚使居然都不知道。 杨端和觉得,如果自己现在能使出力气的话,一定会给司马欣吃嘴巴子的。 十五从军征。 有数不清的战友倒在他身边。 再后来,成为了将军以后。 就有无数的亲兵,帮他当过刀子和冷箭。 如果不是那些早就已经变成白骨的人,杨端和觉得,自己或许不可能活到现在。 活着的人,是背负着死去人的希望前行的。 杨端和看了看杨喜,缓缓的闭上了眼睛,他心里在想,自己要不要劝说这个好孩子,不要上战场了? 只是,这话自己能说得出口吗? ps:前往西域之前,秦国各大战区,都需要做一个合适的交代,这真不是水,否则的话,后边开战,你们会觉得很奇怪,这些人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