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半年,齐头并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静沉吟了好一会儿,方点了点头道,“不知掌柜,对人选可有安排?”   嗯?赵玉闻言挑了挑眉,表情饶有兴致的看着她,“你,可是有其他想法?”   说实话,一开始赵玉让沈静自己挑选几个帮手,指的就是她从府衙那边新招进来的人。   这批人一共五人,都是从赵玉年后从府衙那边招来的。   这五人年纪有大有小,整体年纪都在二十岁左右。   赵玉应招时,对五人的未来安排不同。   所以眼下在铺子里,五人负责的事物自然也不同。   这其中,有三个处事较为活泛的人,赵玉是想将他们提拔为新的管事,跟在汪威江等人身后,待时机成熟,在安排去各个县郡。   余下两人,性格相对内敛,稳重。   赵玉的本意,是想让沈静培养这两人,并将人培养出来后,就放在夜庭郡。   待到将来,赵玉肯定不会被困在这样一个夜庭郡。   所以,铺子中心需要转移,而和她一起转移的,自然也有沈静等核心几人。   她也是想着趁此机会,沈静几人也不忙碌,赶紧将后备人手提前培养出来。   起码,不能再出现下一次沈静离开,蛋糕坊还需要她出手才能维稳的情况。   但听着沈静这话,赵玉心思一动,莫非?对方还有其他人选?   没让赵玉等太久,沈静便开口解释,“倒不是有其他人选,只是新来之人,我本不熟。便想着,问一下掌柜意见。”   “嗯,确实有人选安排,”赵玉点头,跟着说道,“不过,这两人也不是一定的,一切,都要以你的想法为主。   毕竟他们可是蛋糕坊未来的管事,处事能力,要你说的才准。”   这也是赵玉另一个比较优秀的品质,那就是适当的放手。   对于沈静,她是信任的。   这样信任的前提,也是赵玉自信有能力摆平沈静有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何况,她的未来所图甚大,不可能完全放在蛋糕坊这种一间或者几间铺子上,斤斤计较这些,完全会阻碍她的发展。   沈静不知赵玉心中所想,只听赵玉如此严明并信任自己后,她的表情越发恭敬,   “掌柜言重,小人定不负掌柜器重。”   “嗯,这件事交给你,我很放心,”赵玉摆摆手,表情闲适,“你赶路许久,先回去休息吧,   店铺的事情不急,等休息好了过来上工也不迟。”   反正大体的事情,也都被赵玉安排其他人办的七七八八。   余下的几件,也非急事。   沈静闻言,也不矫情,“是,小人告退,掌柜保重。”   随后,合手收紧,转身离开。   吱嘎—嘭———   房门被关上,也将夕阳余晖挡在门外。   赵玉坐在椅子上,哼着小曲点燃了一旁的蜡烛。   擦—兹拉——   微弱的暖黄色光亮将桌边一圈照亮。   赵玉一手拎起烛台,小心的凑到眼前,细细的打量着自己刚刚挑出来的未来安排。   五月、六月、八月、九月……   找到了!   赵玉眼神一亮,从一众纸页中抽出写着九月的纸张。   纸张上的内容简单,只有一个荆州。   这是赵玉拟订的,宋典要去荆州的安排。   当然,此时的宋典还不知确切的日期,赵玉也没有安排对方去荆州时,需要干的一些事。   唔,趁着现在规划规划,赵玉心说反正只是计划,在未出发之前都能修改,而且她刚刚和沈静说的那些话,给了自己极大的启发,可不要趁着现在记下来。   刷刷刷———   在烛光的照耀下,赵玉手持毛笔,奋笔疾书。   ………   咕—咕咕—咕咕咕——   晨光熹微,伴随着窗外的鸡鸣声,沈静揉着眼睛,从床上爬起。   套上店铺的特质衣服,沈静借着昨晚备好的清水简单洗漱,神清气爽的出了门。   “沈管事,早上好。”   “早上好,早上好,”   “沈管事今儿可早,”   “哈哈,早去早回……”   沈静刚一出房门,耳边接连不断的响起招呼声。   自从搬到新家已有数月,沈静也凭借自己的实力和住在巷子周围的人家都搞好了关系。   以至于她每次离家去铺子,都会收到邻里的热切关心。   沈静又不是高冷的,且她也想融入新的环境和生活,双方一拍即合,相处的十分不错。   沈静笑呵呵的同巷子里的人家招呼。   “沈管事,去蛋糕坊啊,今儿可早嘞。”   一站巷口门口的中年妇人手提着水桶和她打着招呼。   “是啊,家中无事,早些过去也好,倒是周婶,今日起的也早,可是昨日周叔归家?”   沈静对着妇人点了点头,又指了指妇人手中的水桶,“里边装的是鱼吧。”   妇人的丈夫最喜吃鱼,每次做工回来,第二天必然是要吃鱼的。   沈静在这里住了几个月,对这些小事也是知晓的。   “是嘞是嘞,你周叔喜欢吃那些鲜鱼,可不要赶早才能买。”   妇人眯了眯眼,脸上笑着仿佛挂了花一般。   “嘿,周叔可享福了,有周婶这么能干的贤内助。”   沈静实时恭维两句,直将妇人夸的脸色羞红。   妇人不好意思的啐了一声,跟着连连摆手,“可不耽误你了,我也该回去做饭了。”   这是见说不过要跑。   沈静心里有数,觉得这周婶还真是脸皮薄,她那两句,放在其它婶子身上怕是一点用都没有。   “周婶快忙去吧,有事就招呼一声。”   “欸,你也是,小姑娘家家的一个人住,可要注意安全。”   “嘿,放心,有周围这些大爷大娘,那些小偷小摸都不敢来的,我可不怕!”   沈静话音刚落,就像是相应她说的话一般,巷子周围其它人纷纷回应起来,   “对,闺女这话说得对,谁敢来咱们榕树巷,我老孙头头一个不放过他……”   “就是就是,还得算上我们家两口子。”   “……”   沈静听着,笑弯了眼,心中对此更是感激不已。   她沈静,也是幸运,无论到哪都会碰到好人!   既如此她就要更努力生活了。   徒步绕过幽深的巷子口,沈静眼前视线一亮,热闹喧嚣的大街呈现在她眼中。   吱—吱吱———   此时,南面已入七月,周遭暑气正浓。   沈静耳边伴着蝉鸣虫响,面色平静的走在大街之上。   “热乎乎的煎饼嘞,煎饼,五文钱两张,便宜脆又香……”   “灌肠,灌肠,一根三文,两根五文,不好吃不要钱……”   “新鲜的果子,刚摘的嘞,便宜卖便宜卖了……”   “掌柜的,你这里的茶叶蛋如何卖?”   沈静脚步一顿,停在一处卖茶叶蛋的摊铺跟前。   摊贩是一位瞧着不算大的年轻人,脸嫩的紧。   但那双眼睛,却灵泛的很。   见沈静问,忙不迭的掀开茶叶蛋的盖子,同时不忘拎起笊篱来回搅拌打捞,“家里的鸡蛋,只收个手工费,两文钱一个,客观若是买上三个,就算您五文钱。”   哦?听起来倒是便宜。   要知道,这茶叶蛋的配料可是有茶叶等一系列调味料的。   虽说方子是从小吃铺传出来的卖的,但现下就是去小吃铺买调味料回来自己做,为了不亏本,也得要三文钱。   这两文钱,“不会是坏蛋吧。”   沈静忍不住给出某个猜测,同时她这话,也将年轻人吓得不轻。   年轻人连连摆手,“可不是可不是,这蛋,都是好的。”   “那为何如此便宜?”沈静不为所动,“你要知道,其他人卖,可都是三文钱一个,五文钱两个的。”   这才是茶叶蛋的正常加码,哪怕普通的生鸡蛋卖起来还不到一文钱一个,但谁还不算上手工费?零零总总加起来,三文钱也是这些摊贩的底价。   赵玉看着这位年轻人,心说怕不是个傻的,或者是第一次出来摆摊,没打听明白?   不然哪里能卖两文钱一个得罪一条街的同行。   被沈静认定有些傻的年轻人可不傻。   只见他听懂沈静的话后,立马用笊篱捞起几个茶叶蛋递到沈静跟前,   “客人您瞧,我家鸡蛋,比旁人的要小上那么几分。   嘿嘿,这不,两文钱一个,算一算,五文钱三个也正常。”   年轻人一脸憨笑,倒弄的沈静有些尴尬。   原来是她猜错了。   当即不好意思的道了歉,随后又掏出十文钱买了六个茶叶蛋。   “你怎么买这种小鸡蛋卖?”   沈静好奇,从年轻人捞出来的鸡蛋来看,确实要比平常的小上那么一圈。   年轻人没说,而是先看了眼周围摊贩,跟着小声道,“嗨呀,这不是图便宜。   这些鸡蛋虽小,却没坏,但买来要比寻常鸡蛋便宜一倍,到时候煮一煮卖出去,也是个进账。”   自从李氏在赵玉的建议下,使小吃铺开辟出新的买卖,卖上这种类似于普通人都能做出来的各种小吃的调味包后,整个夜庭郡的小吃业都有了蓬勃发展。   炒田螺,茶叶蛋,炸串,酱肉丝……   只要是小吃铺摆出来的,都风靡一时。   更有甚者,靠着这些小吃铺的调味料和自己的努力,卖吃食让家里富裕起来。   而这其中,像茶叶蛋这种制作简单,又没有难度的小吃,可是极受一些商贩欢迎。   年轻人家贫,又没有足够的本钱,自然竞争不过那些人。   所以,他将目标放在这些卖不出去的小鸡蛋上。   这样一来,不仅自己做的独家生意,还能一靠便宜数量多来取胜其他人。   可不是一条发财路子。   沈静是谁,干了快一年的店铺管事,大事小情几乎一人之上,数人之下。   年轻人含糊过去的信息,她一猜便明了。   明了的同时,她也感慨,聪明人到底不少。   瞧瞧,这不就是借着这股风发财的。   沈静拎着茶叶蛋,路上又买了三个巴掌大的小肉饼,一边吃着一边心满意足的回了蛋糕坊。   蛋糕坊此时尚未开张。   沈静进来时,几个来的稍早的伙计正忙着打理今日要卖的糕点。   尤其是一款名为千层蛋糕的长条形糕点,是蛋糕坊最近新推出的品种,口感甜美,颇受一众老少妇人喜欢。   “沈管事早,”   “沈管事,早上好”   ……   沈静点着头,绕过大堂来到后院的休息室。   将剩下的几个茶叶蛋和肉饼吃干净,她洗洗手,收拾妥当后回了前院大堂。   “沈管事,陈管事昨日说的人送原料来了。”   刚到大堂,就听到有伙计汇报工作。   沈静摆摆手,只一句“交给我来”将人打发走。   “对了,杨管事呢?还没来?”   忽然想起没有在大堂看到杨佩君,沈静随口问起了身边的伙计。   “杨管事,好像是去了炸鸡店那边,”伙计想了想,嘴里只说出了个大概。   毕竟她来的晚,过来后就开始忙,至于杨管事,还真没怎么注意到。   只是偶尔听到一嘴,说是去隔壁炸鸡店了。   但到底去没去,伙计也说不出来个所以然。   沈静算是听懂了,摆摆手让伙计离开,而她自己,则转身去了门口。   她可没忘,昨天陈辅汉说的那户新定的卖家,今天送过了。   因为价钱都是谈好的,沈静出来也不是走了一个过场。   让伙计出来两个人将东西搬到后院厨房。   沈静拎着账本和这位新定的卖家结了帐。   “您看看,共一百五十五文,没错吧。”   摊开账本,沈静将刚算出来的那一页指给对方。   卖家是为瞧着很老实的中年汉子。   神态有些拘谨的看了眼账本后就胡乱点了点头,“没错没错,是这些。”   沈静……   “嗯,在这里签字,这个字据就能拿走了。   有什么问题,可以拿着字据来这里找我。”   沈静耐心的将接下来的流程走完,又让对方亲自算了遍递给他的银钱,都确认无误后,才放对方离开。   呼,还真累!   合上账本,沈静吸了口气,转身就要进蛋糕坊。   “沈管事,管事,有人找。”   “谁找我?”   沈静扭头,看向自己身后传出声音的方向。   “是萧掌柜,人还在隔壁炸鸡店等着,掌柜让我喊你过去。”   杨佩君从炸鸡店出来,一阵风似的跑到沈静身边,话不带喘的一口气说出来。   沈静听完,忙点了点头,“将这个账本送回铺子,我去瞧瞧。”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